•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中)
  •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中)
  •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中)
  •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中)
  •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中)

25 九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契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3-10

版次5

装帧精装

货号600

上书时间2022-12-1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冯契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83-10
  • 版次 5
  • ISBN 9787208016026
  • 定价 14.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7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在自40年代开始半个多世纪的思想跋涉中,冯契既历经了西方的智慧之路,又沉潜于中国的智慧长河,而对人类认识史的这种沉思与反省,又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及时代问题的关注。他以始于智慧又终于智慧的长期沉思,为中国当代哲学留下了一个创造性的体系。本书是哲学界公认的研究中国古代哲学逻辑发展的扛鼎之作。
【作者简介】
  冯契,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曾任上海哲学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辩证逻辑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名誉主任。1915年出生于浙江诸暨。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抗战爆发后,曾赴延安,并辗转山西、河北等地,参加抗日工作。1939年前往西南联大复学,1941年毕业。1941年至1944年在清华研究院读研究生期间,曾从学于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等。离开西南联大后,曾任教于云南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并在《哲学评论》、《时与文》、《展望》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与杂文。50年代初,开始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并先后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主编《哲学大词典》、《中国近代哲学史》;个人的哲学著作是10卷本的《冯契文集》。
【目录】
绪论
第一节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
一、把握哲学历史发展的根据
二、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结合
三、运用科学的比较法
四、站在发展的高级阶段回顾历史
第二节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一、从近代哲学革命回顾传统哲学
二、哲学史上的认识论问题
三、在逻辑学和自然观上的特点
四、在考察人的自由问题上的特点
五、形成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原因

第一篇先秦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第一节原始的阴阳说与五行说
第二节“古今”、“礼法”之争与“天人”之辩的开始
第二章儒、墨、道、法诸子的兴起
笫—节孔子的仁智统—学说
一、保守的政治态度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
二、仁与忠恕之道
三、认识论与伦理学的统一
四、“敬鬼神而远之”与“畏天命”
笫二节墨子以及儒墨之争——经验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一、平民的哲学家
二、“兼爱”与功利主义
三、“名实”之辩的开始
四、“非命”与“天志”
笫三节《老子》:“反者道之动”——辩证法否定原理的提出
一、“礼法”之争中的否定态度和复古主张
二、“天人”之辩上的“无为”
三、“名实”之辩上的“无名”
四、辩证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四节《孙子兵法》以及法家之初起
第三章百家争鸣的高潮
第一节《管子》和黄老之学
一、法家和黄老之学的合流
二、在哲学上对《老子》的改造
三、《管子》为“法”提供了哲学基础
第四章先秦哲学的总结阶段
第一篇小结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