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杂症辨证施治备要
  • 中医杂症辨证施治备要
  • 中医杂症辨证施治备要
  • 中医杂症辨证施治备要
  • 中医杂症辨证施治备要
  • 中医杂症辨证施治备要
  • 中医杂症辨证施治备要
  • 中医杂症辨证施治备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杂症辨证施治备要

52 九品

仅1件

四川南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连和 编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590

上书时间2024-05-14

涌泉书海

四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连和 编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11-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0030888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1页
  • 字数 11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三章,主要论述了中医病机理论、气血功能、津液功能以及各类杂病的辨证施治、理法方药,再谈经络的生理治则,中风之真伪半身不遂篇,外感六淫、内伤杂病治则约两百余种。全文须序而谈,既可作为初学中医的基础必修课,又可供中医师临床参考补佐之用。
【作者简介】
    刘连和,1954年2月生于北京,为北京市已故名老中医张宇石嫡传弟子。1973年春正式拜师,后一直跟随先师研习医术并参与临床实践,直至1997年先师作古。酷爱祖国医学,深受先师熏陶。在张老指导下。系统学习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必读》、《医学入门》、《医学心悟》、《温病条辨》、《濒湖脉学》、《四诊扶微》、《汤头歌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时病论》、《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证治准绳》、《医宗金鉴》、《傅青主女科》、《妇人良方》、《女科万金方》、《产科备要》、《血证论》、《幼幼集成》等多部古籍专著,获益匪浅。临床经验丰富,以儿科、妇科及杂病见长,尤其是在治疗小儿肺炎、小儿厌食症。小儿春夏秋季腹泻、小儿多动症、小儿春秋季手足口病等各种小儿季节性疾病时有独到之处。在痛经、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的诊治上亦具有独到见解。对痛风、过敏性皮炎、丹毒、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坐骨神经痛及风寒湿痹引起的各种疼痛疗效独特。
【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 气血津液

  第一节 论气

   一 气的含义

   二 气的生成

   三 气的功能

   四 气的分类

   五 脏腑与气的关系

   六 气的病变与治则方药

  第二节 论血

   一 血的含义

   二 血的生成

   三 血的功能

   四 脏腑与血的关系

   五 血的病变与治则方药

  第三节 论津液

   一 津液的含义

   二 津液的生成与代谢

   三 津液的功能

   四 脏腑与津液的关系

   五 津液的病变与治则方药

 第二章 诊断

  第一节 望色

  第二节 闻声

  第三节 辨舌

  第四节 察脉

  第五节 察小儿指纹

 第三章 证治

  第一节 八纲证治

   一 何谓八纲

   二 表里辨治

   三 寒热辨治

   四 虚实辨治

   五 阴阳辨治

  第二节 气血证治

   一 气滞血瘀证

   二 气血两虚证

   三 气虚失血证

   四 气随血脱证

   五 王清任活血方剂浅析

  第三节 脏腑证治

   一 心气虚证

   二 心阳虚证

   三 心阴虚(心血虚)证

   四 肺气虚证

   五 脾气虚证

   六 脾虚气陷

   七 脾阳虚证

   八 脾胃气滞

   九 肝郁气滞

   十 肾气不固

   十一 肾阴虚证

   十二 肾阳虚证

   十三 心肾阳虚

   十四 肺肾气虚(肾不纳气)

   十五 脾肾阳虚

   十六 肝胆湿热(附:肝炎方)

   十七 痰气瘀互结(梅核气、癔瘕、瘿瘤)

 第四章 附论

  第一节 论六淫

   一 六淫特性

   二 六淫病变及证治

  第二节 论经络

  第三节 论病机

  第四节 论医者习业

  第五节 论七方

  第六节 论诸痛

  第七节 论血属阴

临床篇

 第五章 中风

  第一节 中风病辨治

   一 中腑证

   二 中脏证

   三 中血脉证

   四 中经络证

  第二节 中风二辨

   一 辨左右

   二 辨真伪

 第六章 痰饮

  第一节 五痰

   一 寒痰

   二 热痰

   三 湿痰

   四 燥痰

   五 风痰

  第二节 四饮

   一 痰饮

   二 悬饮

   三 溢饮

   四 支饮

 第七章 血证

  第一节 三衄

   一 鼻衄

   二 齿衄

   三 茎衄

  第二节 尿血

   一 热结膀胱

   二 虚火灼烁

  第三节 吐血

   一 气血亏虚

   二 胃中积热

   三 肝火犯胃

   四 阴虚火旺

  第四节 便血

   一 肠道湿热

   二 脾胃虚寒

 第八章 积聚

  一 痰瘀互结

  二 食瘀互结

  三 正虚不化

 第九章 消渴

  一 上消

  二 中消

  三 下消

  四 三消均俱

 第十章 霍乱

  一 寒霍乱

  二 热霍乱

  三 干霍乱

  四 湿霍乱

 第十一章 泄泻

  一 肠垢泄

  二 鹜溏泄

  三 滑脱泄

  四 濡泄

  五 湿热泄

 第十二章 咳嗽

  一 咳

  二 嗽

 第十三章 遗精

  一 阴虚遗精

  二 湿热遗精

  三 肾虚梦滑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