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AutoCAD2006中文版实用教程
  •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AutoCAD2006中文版实用教程
  •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AutoCAD2006中文版实用教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AutoCAD2006中文版实用教程

5 1.7折 29 九品

仅1件

辽宁营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雨松、刘娜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30

上书时间2024-06-18

二月二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雨松、刘娜 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2591250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4页
【内容简介】
本教程根据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以AutoCAD软件应用为主旨构建教程体系。主要讲AutoCAD2006中文版的操作环境及基础、基本绘图命令、基本编辑命令、图案填充、辅助工具的使用、绘图环境的设置、文字与表格、尺寸的标注、图形的输出、三维实体的建模及上机操作指导等,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全面掌握软件功能的同时,更能灵活快捷地应用软件进行工程制图,更好地为实际工作服务。
本教程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信息量大,特色鲜明,对AutoCAD2006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讲解,在讲解基本知识点后,精心设计了“小实例”呼应前面的知识点和操作,章后所提出的思考题主要是为了理解基本概念和方法,练习题难度适中,读者可以轻松上机进行实际操作。
在教程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平台)绘图员级技能考试的要求,并将其中的主要内容融入到书中,以满足绘图员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
本教程按60—80学时编写。既可作为高职高专课程的教材,又可作为AutoCAD技能培训教材,亦可供成人教育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和参考。
【目录】
第1章AutoCAD2006中文版操作环境1
1.1概述1
1.1.1AutoCAD发展概况1
1.1.2AutoCAD2006对系统的要求1
1.1.3AutoCAD2006新增的功能1
1.2启动AutoCAD20063
1.3AutoCAD2006工作界面介绍4
1.3.1标题栏5
1.3.2菜单栏5
1.3.3工具栏6
1.3.4绘图窗口7
1.3.5光标菜单7
1.3.6命令提示窗口7
1.3.7滚动条9
1.3.8状态栏9
1.3.9图纸集管理器9
1.3.10工具选项板10
1.4设置常用工具栏10
1.4.1打开常用工具栏10
1.4.2创建工具栏11
1.5文件操作命令13
1.5.1创建新的图形文件13
1.5.2打开图形文件15
1.5.3保存图形文件15
1.5.4输入图形文件16
1.5.5输出图形文件16
1.5.6关闭图形文件17
思考题17

第2章AutoCAD2006操作基础18
2.1命令的类型、启用方式与鼠标的使用18
2.1.1命令的类型18
2.1.2命令的启用方式18
2.1.3鼠标的使用19
2.1.4设置系统变量19
2.2撤消、重复与取消命令20
2.2.1撤消与重复命令20
2.2.2取消已执行命令20
2.3AutoCAD中文版设计中心20
2.3.1打开AutoCAD设计中心20
2.3.2浏览及使用图形21
2.4使用帮助和教程22
思考题23

第3章基本绘图命令24
3.1绘制点24
3.1.1设置点样式24
3.1.2绘制点24
3.1.3绘制等分点24
3.2绘制直线26
3.2.1使用鼠标绘制直线26
3.2.2通过输入点的坐标绘制直线27
3.2.3使用动态输入功能画直线28
3.3绘制圆与圆弧29
3.3.1绘制圆29
3.3.2绘制圆弧31
3.4绘制射线与参照线32
3.4.1绘制射线32
3.4.2绘制参照线32
3.5绘制矩形与正多边形33
3.5.1绘制矩形33
3.5.2绘制正多边形35
3.6绘制椭圆与椭圆弧36
3.6.1绘制椭圆36
3.6.2绘制椭圆弧37
3.7绘制圆环38
3.8绘制样条曲线38
3.9绘制多线39
3.9.1绘制多线39
3.9.2设置多线样式40
3.10绘制多段线43
3.11修订云线45
3.12徒手绘图46
思考题47
练习题47

第4章基本编辑命令49
4.1选择对象49
4.1.1选择对象的方式49
4.1.2选择全部对象51
4.1.3快速选择对象51
4.1.4取消选择52
4.1.5设置选择方式52
4.2复制对象52
4.2.1偏移对象53
4.2.2镜像对象54
4.2.3复制对象55
4.2.4阵列56
4.3调整对象58
4.3.1移动对象58
4.3.2旋转对象59
4.3.3对齐对象60
4.3.4拉长对象61
4.3.5拉伸对象62
4.3.6缩放对象63
4.4编辑对象65
4.4.1修剪对象65
4.4.2延伸对象68
4.4.3打断对象69
4.4.4合并对象70
4.4.5分解对象71
4.4.6删除对象72
4.4.7倒圆角72
4.4.8倒直角74
4.5使用夹点编辑对象76
4.5.1利用夹点移动或复制对象76
4.5.2利用夹点拉伸对象77
4.5.3利用夹点旋转对象78
4.5.4利用夹点镜像对象78
4.5.5利用夹点缩放对象79
4.6编辑多段线80
4.7编辑样条曲线82
4.8编辑多线84
4.8.1十字形编辑工具84
4.8.2T字形编辑工具86
4.8.3直角编辑工具87
4.8.4打断编辑工具87
思考题88
练习题88

第5章图案填充91
5.1图案填充命令91
5.1.1选择图案填充区域91
5.1.2选择图案样式94
5.1.3孤岛的控制95
5.1.4选择图案的角度与比例97
5.1.5渐变色填充97
5.2编辑图案填充99
5.3创建二维填充100
5.4图案填充的分解101
思考题101
练习题102

第6章辅助工具的使用103
6.1动态输入103
6.1.1动态输入的设置103
6.1.2指针输入和坐标输入104
6.2栅格、捕捉和正交105
6.2.1栅格105
6.2.2捕捉106
6.2.3正交模式107
6.3对象捕捉107
6.3.1调整靶区大小108
6.3.2临时对象捕捉方式108
6.3.3自动对象捕捉方式109
6.4自动追踪110
6.4.1极轴追踪110
6.4.2对象捕捉追踪111
6.5显示控制112
6.5.1缩放图形112
6.5.2平移图形115
6.5.3重画115
6.5.4重生成115
6.5.5鸟瞰视图115
6.6查询图形信息117
6.6.1时间查询117
6.6.2距离查询118
6.6.3坐标查询118
6.6.4面积查询118
6.6.5质量特性查询119
思考题120

第7章绘图环境的设置121
7.1图形界限121
7.2图形单位122
7.3颜色123
7.4线型124
7.5线宽125
7.6图层126
7.6.1创建图层127
7.6.2设置“图层”的颜色、线型和线宽128
7.6.3控制图层显示状态129
7.6.4设置当前图层130
7.6.5删除指定的图层131
7.6.6重新设置图层的名称131
7.7设置非连续线型的外观132
7.7.1设置全局线型的比例因子133
7.7.2改变当前对象的线型比例因子133
思考题135
练习题135

第8章文字与表格136
8.1文字样式的设置136
8.1.1创建文字样式136
8.1.2修改文字样式138
8.1.3重命名文字样式138
8.1.4选择文字样式138
8.2单行文字139
8.2.1创建单行文字139
8.2.2输入特殊字符141
8.3多行文字142
8.3.1创建多行文字142
8.3.2使用文字格式工具栏143
8.3.3输入特殊字符145
8.3.4输入分数与公差145
8.4文字修改146
8.4.1修改单行文字146
8.4.2修改多行文字147
8.5文字查找检查148
8.5.1文字查找、替换148
8.5.2文字拼写检查148
8.6表格应用149
8.6.1设置表格样式命令149
8.6.2创建新的表格样式150
8.7创建表格152
8.8编辑表格153
8.8.1编辑表格的特性153
8.8.2编辑表格的文字内容154
8.8.3编辑表格中的行与列155
思考题156
练习题157

第9章块及外部参照158
9.1创建图块158
9.1.1定义图块158
9.1.2写块160
9.1.3插入块161
9.1.4分解图块162
9.2图块的属性162
9.2.1创建与应用图块属性162
9.2.2编辑图块属性164
9.2.3修改图块属性值166
9.2.4块属性管理器166
9.3动态块167
9.3.1启用“块编辑器”命令167
9.3.2启用部分移动和旋转块168
9.3.3启用部分拉伸命令170
9.4外部参照171
9.4.1引用外部参照171
9.4.2更新外部引用文件172
9.4.3转化外部引用文件的内容为当前图样的一部分173
9.4.4外部引用文件的编辑175
思考题176
练习题176

第10章尺寸标注177
10.1尺寸标注概述177
10.1.1尺寸标注的组成177
10.1.2尺寸标注规则178
10.1.3尺寸标注图标位置178
10.1.4尺寸标注的类型178
10.2尺寸标注样式设置179
10.2.1创建尺寸样式179
10.2.2控制尺寸线和尺寸界线180
10.2.3控制符号和箭头183
10.2.4控制标注文字外观和位置184
10.2.5调整箭头、标注文字及尺寸线间的位置关系186
10.2.6设置文字的主单位188
10.2.7设置不同单位尺寸间的换算格式及精度190
10.2.8设置尺寸公差191
10.3尺寸标注192
10.3.1线性尺寸标注192
10.3.2对齐标注194
10.3.3坐标标注195
10.3.4弧长标注196
10.3.5角度标注196
10.3.6标注半径尺寸198
10.3.7标注直径尺寸199
10.3.8圆心标记200
10.3.9折弯标注201
10.3.10连续标注201
10.3.11基线标注202
10.3.12快速标注203
10.3.13引线标注205
10.3.14形位公差标注207
10.4尺寸编辑210
10.4.1编辑标注文字210
10.4.2编辑标注211
10.4.3尺寸文本位置修改212
10.4.4尺寸变量替换213
10.4.5更新标注213
思考题214
练习题214

第11章图形输出216
11.1打印设备的配置216
11.1.1打印有关术语和概念216
11.1.2设置打印机或绘图仪217
11.1.3设置打印样式219
11.2图形输出221
11.2.1页面设置221
11.2.2图形输出224
思考题224
练习题225

第12章三维实体建模226
12.1三维坐标系226
12.1.1世界坐标系226
12.1.2用户坐标系227
12.2三维图形的类型231
12.2.1线框模型231
12.2.2表面模型231
12.2.3实体模型232
12.3三维观察232
12.3.1设置视点232
12.3.2标准视点观察233
12.3.3三维动态观察器233
12.3.4多视口观察234
12.4基本实体的绘制235
12.4.1长方体235
12.4.2球体237
12.4.3圆柱体237
12.4.4圆锥体239
12.4.5楔形体240
12.4.6圆环体240
12.5二维图形转换成三维立体模型241
12.5.1创建面域241
12.5.2编辑面域242
12.5.3通过拉伸二维图形绘制三维实体244
12.5.4通过旋转二维图形绘制三维实体246
12.5.5与实体有关的系统变量248
12.6三维实体的编辑248
12.6.1并集249
12.6.2差集249
12.6.3交集250
12.6.4剖切实体250
12.6.5切割实体252
12.6.6干涉实体252
12.6.7三维阵列254
12.6.8三维镜像255
12.6.9三维旋转256
12.6.10三维实体对齐257
12.6.11三维倒直角258
12.6.12三维倒圆角259
12.6.13抽壳260
12.6.14压印260
12.7三维图形消隐、着色与渲染261
12.7.1消隐261
12.7.2着色262
12.7.3渲染262
思考题270
练习题270

第13章上机操作指导272
13.1实验1绘制平面图形272
13.2实验2绘制组合体三视图276
13.3实验3绘制零件图279
13.4实验4绘制三维图形284
练习题289
附录AutoCAD2006命令一览表291
参考文献30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