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增补版)
  • 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增补版)
  • 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增补版)
  • 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增补版)
  • 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增补版)
  • 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增补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增补版)

26 7.4折 35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钧 编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5

转转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许钧 编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1
  • 版次 1
  • ISBN 9787544714846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6页
  • 字数 27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关《红与黑》汉译的讨论是中国译坛范围很广、影响深远的一次翻译大讨论,涉及了直译与意译、形似与神似、艺术与科学、忠实与创造、借鉴与超越等文学翻译界长期以来所关注的一些基本问题,不仅得到包括多位《红与黑》译者在内的翻译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和反应,也引起国内外学术界、文学界、出版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普通读者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
这场大讨论是中国翻译批?理论界所倡导的健康、科学而客观的文学翻译批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一次开创良好文学译批评风气、对中国文学翻译出版事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影响的活动。
《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增订版)》包括论文、散文、书信等各种体裁,出白赵瑞蕻、许渊冲、郝运、罗新璋、郭宏安等《红与黑》译者,还有王子野、方平、施康强、许钧、马振骋、罗国林、袁筱一等翻译家、批评家,以及热爱文学的普通读者之手,全面展现了文学翻译中各种思想观点的交流和碰撞,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为澄清文学翻译的基本问题、探索文学翻译的成功之路提供了有益参考。
【目录】
历史将给予充分的肯定
——代再版序
《红与黑》汉译的理论与实践
——代引言
上编讨论
红烧头尾
四代人译《红与黑》
“译”者“臆”也?
从编辑角度漫谈文学翻译
——兼评许译《红与黑》译者前言
从《红与黑》谈起
斯当达与维璃叶
译音常是约定俗成
关于《红与黑》中译本的对谈
关于《红与黑》汉译的通信(一)
——许钧致许渊冲
关于《红与黑》汉译的?信(二)
——许渊冲致许钧
关于《红与黑》汉译的通信(三)
——许钧致郝运
关于《红与黑》汉译的通信(四)
——郝运致许钧
关于《红与黑》汉译的通信(五)
——许钧致郭宏安
关于《红与黑》汉译的通信(六)
——罗新璋致许钧
关于《红与黑》汉译的通信(七)
——罗新璋致许渊冲
“应该加进去的东西
翻译杂感
文字翻译与文学翻译
——读方平《翻译杂感》后的杂感
法国牛排,还是带血的好
《红与黑》汉译读者意见征询
——《红与黑》汉译读者意见综述
关于《红与黑》汉译的基本看法
我对文学翻译的几点看法
文学翻译之我见
对《红与黑》汉译的看法
妙译来自“得意忘形”
下编专论
附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