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与庄子
  • 红楼梦与庄子
  • 红楼梦与庄子
  • 红楼梦与庄子
  • 红楼梦与庄子
  • 红楼梦与庄子
  • 红楼梦与庄子
  • 红楼梦与庄子
  • 红楼梦与庄子
  • 红楼梦与庄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红楼梦与庄子

125 八五品

仅1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建华 著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

版次1

印刷时间2011-04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34

上书时间2023-06-20

壹石书斋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扉页缺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建华 著
  •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4
  • 版次 1
  • ISBN 9787560171562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3页
  • 字数 166千字
【内容简介】
  《红楼梦与庄子》研究很有意义和必要,“因为这一问题涉及作品的哲学思想,以及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属于文本研究范畴。长期以来,考证成了红学中心,红学成了考据学。要么研究家世、要么研究版本,而《红楼梦》本身的研究,反而退居次要地位。近年来,甚至演变到个别红学家对文本研究表现出轻蔑态度,这显然失于偏颇。《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作品,而文本研究原是一切文学作品研究的基本要求。我们今天不仅要把失落了的文本研究找回,而且还要逐步走人更为深层、更为内在的文本研究。”
【作者简介】
  张建华,女,1975年3月,甘肃省武成市人。1995年中专毕业参加工作,业余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新闻作品约10万字。先后从事文秘、记者、编辑工作,并小有斩获。2003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语言文字专业,次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兰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2007年毕业后在陕西榆林学院中文系任教,先后讲授现代汉语、大学语文等课程。现为榆林学院中文系讲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数篇,专业方面主攻古代文学元明清段相关内容,酷爱《红楼梦》,然而研究层次颇浅,尚属红学宫墙外之路人,学术及其它诸方面仍需不懈努力以填补自身的空白。
【目录】
草原和《红楼梦》——代自序
引言 当代红学文本研究之隙简析

第一章 双峰并峙:曹雪芹与庄子

第一节 庄子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第二节 曹雪芹与庄子

第二章 后来居上:营雪芹对庄子的承继与突破

第一节 庄子与中国禅宗的交融与互附

第二节 曹雪芹对庄子的承继与突破

第三章 红楼庄影:庄在“红楼”第一层

第一节 庄子在《红楼梦》中的直接现身

第二节 庄子与《红楼梦》的精神联结

第四章 殊途同归:庄子寓言和《红楼梦》的大寓言意味

第一节 《庄子》寓言的意蕴与哲学思考

第二节 《红楼梦》的大寓言意味

第五章 旁枝斜逸:庄子、《长生殿》、《桃花扇》与《红楼梦》之间的姻缘

第一节 清初文坛的感伤气息与“幻”“空”诸象

第二节 《长生殿》与《红楼梦》的比较

第三节 《桃花扇》与《红楼梦》的比较

第六章 山重水复:《庄子》的视角变换及《红楼梦》的视域整合

第一节 《庄子》的多重视角对庄子哲学“一与多”的阐释

第二节 《红楼梦》的集大成之功

第七章 纵横开阖:石头崇拜的前因后果

第八章 不识庐山:《庄子》和《红楼梦》的阅读和接受

参考文献

附录:

《庄子》的视角转换及《红楼梦》的视域整合

《红楼梦》和庄子——试论《红楼梦》的大寓言意味

读《红楼研究小史稿》及《续稿》与“自传派”再商榷——再论《红楼梦》自传的不可能

《红楼梦》后四十回和维纳斯的断臂——从《红楼梦》作品本体及学界反映看高续

大观园,一个悲剧的舞台——试论大观园的大舞台定位及悲悯性

善气世回芳淑景——现代视阈下《醒世姻缘传》的“环保意识”

《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初探

一样戏剧两样情——凉州贤孝和陕北道情比较研究

如何写作毕业论文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扉页缺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