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四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四版)

10 4.0折 25 九品

仅1件

上海松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放 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9

装帧平装

货号1-17K

上书时间2021-04-0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内有个别圆珠笔划线。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高放 主编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9
  • ISBN 9787300067131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9页
  • 字数 449千字
【内容简介】
1989年到1991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各国发生剧变后,许多人纷纷提出:为什么世界社会主义会发生空前的大挫折?苏联东欧的剧变是否只是由于领导人推行右倾错误路线所造成的?罗马尼亚共产党直到最后还坚决反对实行多党制和市场经济,为什么也遭到覆灭,而且失败得更悲惨?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主要弊端何在?如何才能改革成功?从苏联东欧剧变中究竟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如何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全面成功?苏联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了哪些新变化?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要作哪些新调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前景将是什么样?对这些新问题,我们都力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左”防右,在课堂上作出新的讲解和回答。

  本教材构建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以理论演进为主线的结构体你,在翔实而丰富的新内容中,蕴涵着作者提出的视角独特的新观点。对许多重要问题的分析是大胆的和鲜明的,对我们时代发展方向的感觉是敏锐的;它力图本着马克思主义固有的深思精神去解决人们久已关心的一些根本理论问题。有些章节和有些论点应当说是精彩的。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自1990年7月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在16年的时间里又先后出版了修订本、第三版,第四版,总销量近40万册。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放主持编写,是目前国内最为权威、销量最好的硕士研究生通用教材之一,第三版还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根据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国际形式的变化,高教授组织一些青年教师重新确定了第四版的框架体例。与上一版相比,第四版中修改了一些不确切的提法和史料、删节了过时的篇幅,并根据一些最新显示的资料增添了新内容,补充了新观点,增加了新的注释。“第四版”不仅是针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这门全国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点而设计的教材,也是高放等学者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多年研究的心得体会,同样适合对此问题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高放,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家。我国国际共运史专业第一个博士生导师,国际共运史专业的第一个教授。著有教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该书已经再版3次,总销量已近40万册,围绕本书,高放老师主持编写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

    一 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三 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形态

  第二节 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一 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 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实践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是非功过

    一 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因素

    二 空想社会主义的消极成分

    三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一 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 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三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 《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

  第五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下半叶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新总结

    二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

第二章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列宁主义关于俄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社会主义可能在不发达的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

    二 列宁对俄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定型和是非

    一 列宁去世后的党内斗争及争论

    二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成就

    三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点和弊病

  第三节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

    一 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十六国的发展

    二 东欧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新特点、新探索

    三 苏联强行推广自己的模式

    四 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也未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

  第四节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其历史教训

    一 战后苏联三次丧失改革机遇,促使苏联模式凝固化

    二 苏联东欧剧变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

    三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第三章  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

    二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开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第二节 越南、老挝的社会主义革新与开放

    一 在革新开放道路上快速前进的越南

    二 继续迈向社会主义老挝革新开放事业

  第三节 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一 朝鲜式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二 在改革开放道路上稳步前进的古巴

第四章  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各类社会主义政党的新变化与新探索

第五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终论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内有个别圆珠笔划线。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