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的解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梦的解析

可开发票,如图所示,如实描述.品相9成新左右,并且每天都在持续上新,三点之前的订单都会当天发出

7.4 1.9折 38 九品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出版社远方出版社

ISBN9787555508205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9787555508205

上书时间2024-06-26

壹本书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的《梦的解析》已被视为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份和三大理论支柱之一,是了解精神分析学说和潜意识理论的必读书。
读懂了梦,就读懂了自己,人类自我认识的里程碑。
用知识去理解情感、欲望,用科学揭示人类心灵的奥秘。
本书不仅为正常人了解潜意识活动打开了一条通道,而且更重要的是为精神病患者奉上了一把开启心扉的钥匙。
《梦的解析》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论》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列为“导致人类产生三大思想革命的书”。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一个犹太人家庭,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恋母情结”,“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等概念,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精神分析学始终坚持将性(爱)本能视为人类一切行为的主要动机,从上世纪以来就一直在学术界以及社会上颇具争议。因此,弗洛伊德一生毁誉参半,很难评判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人认为他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也有人将他视为“欺世盗名的江湖骗子”、“变态色情狂”。
2000年,英国BBC将弗洛伊德与爱因斯坦、笛卡尔、牛顿、达尔文、康德、马克思、黑格尔、马克斯韦尔、阿奎那评选为千年来的十大伟人。

目录
德语第一版(序)
德语第二版(序)
第一章  梦学综述(1900年以前)
第一节  梦与清醒状态的关系
第二节  梦的素材:梦中记忆
第三节  梦的刺激和来源
第四节  梦中的道德感
第五节  各派理论和梦的功能
第二章  梦的解析方法:一个梦例的分析
第三章  梦是欲望的满足
第四章  梦的改装
第五章  造梦素材及其来源
第一节  梦中的近期琐事和无关紧要的材料
第二节  梦的来源——儿时经历入梦
第三节  梦的来源——躯体刺激入梦
第四节  典型梦
第六章  造梦机制
第一节  凝缩机制
第二节  移置作用
第三节  逻辑关系的表达方式
第四节  表现力的考虑
第五节  几个案例:梦中的语言和数字
第六节  荒诞梦:梦中的理性活动
第七节  梦中的情绪
第八节  润饰作用
第七章  梦过程的心理学
第一节  梦的遗忘
第二节  回溯
第三节  欲望的满足
第四节  潜意识、意识、哪个更真?

内容摘要
 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的《梦的解析》被公认为“20世纪最富创见的、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出版于1899年,是弗洛伊德的成名代表作。在这本书中,弗洛伊德根据病人的梦的临床研究,结合个人有关梦的自我分析,对梦的实质、释梦的方法、梦的伪装、
梦的素材和来源、梦的工作以及梦的过程和心理等与梦有关问题,做了抽丝剥茧的阐述。精辟理性的病理分析不仅为了解正常人的潜意识活动打开了一条通道,更重要的是为精神病患者奉上了一把开启心扉的钥匙。
作为“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16部巨著之一,“本书读起来并不像一些畅销书那样痛快淋漓,它不同于快餐,只解决温饱;它需要品茗,因为很有营养”(菲尼克斯语)。

精彩内容
 亚里士多德对梦活动的一些特征很了解。例如,他知道睡眠中感觉到的轻微刺激可以在梦中引起强烈的反应(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有微微的热感,梦境就会出现一场大火,而他正在大火中穿行,浑身灼热难忍)。由此,亚里士多德凭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推断,医生轻易就可以从病人的梦中发现变化的第一信号的线索,预知病人的身体开始发生病变,但此时病变症状轻微,所以在白天不易觉察。
我们知道,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古代学者并不将梦看作是人的精神产物,而认为梦源于神灵的启迪。
从梦学发展史上看,那时已有截然相反的对抗倾向存在,并且自始至终影响着历史上的每个阶段对梦活动的看法。古代人还将梦区分为真梦和假梦,前者的价值在于传递警示或预知未来,后者则带有欺骗性,空穴来风,误导做梦者或者将其引向毁灭。
继罗马哲学家麦克罗比斯和罗马占卜师阿尔特米多鲁斯之后,格鲁佩对梦的分类进行重新分类:“梦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只限于当前或过去的影响,但不涉及未来。这一类梦包括失眠时的浅梦,它直接产生
一个特定想象或其对立面——比如饥饿或饱足;幻想——虚构在幻想中延伸——如噩梦或梦魇。第二类梦则与未来有关。这类梦包含:一是在梦中得到直接预言(神谕);二是将来某些大事件的预演(梦幻);三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梦(梦兆),需要解读。”格鲁佩的这一理论持续了几个世纪。
科学尚未问世以前,古代人对梦的非科学性理解,无疑与他们对宇宙的总体理解相吻合。他们习惯地认为:宇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被投射到外界,精神领域才具有现实性。这可以解释早上清醒状态下回忆起的梦时进行的思考,因为此时回忆昨夜的梦,仿佛是发生在另一个世界的事,就像做梦人刚刚从另一个世界回来,这与其他心理活动都有显著的不同。
顺便提一句,如果认为梦的超自然理论在当代没有追随者,那就错了,它直到如今仍有大量拥护者。
因为那些虔诚的、坚持神秘主义的学者及神学学者有充分的理由在那些没有被科学解释的领域,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奉若神明,甚至一些头脑清醒、对故弄玄虚嗤之以鼻的人也想用梦的不可解释性作为他们对超人类精神力量的信仰基石。
某些哲学流派(比如谢林派)对梦抱有高度推崇的态度,认为梦才是“真”,公开支持古代流行的“梦具有神圣性的清晰反映”理论高调鼓呼。从古至今,关于梦是否具有预言未来的力量的辩论,一直都在激
烈地争论不休。
因此,要在解梦学领域书写一部有力度的科学认识史,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因为在这些认识中,虽然某些方面价值非凡,但我们没有看到在明确的方向上有什么长足进展,形成一套基础以供后续研究者能继续研究,得以构建真正基础的验证还没有出现。
每个研究者在处理梦的问题时,都必须从零开始。如
果要我提供一个概括,按照作者的顺序,把他们每个人的观点——列述出来,我无法做到。
关于梦的文献十分庞杂散乱,无法一手掌握,并且这些文献中还牵涉到别的学科,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但我会牢牢掌握一个原则,不要遗漏根本性事实,不要在阐述中遗漏重要观点,因此,恳请读者放我一马,不要苛求。
从古至今,学者们的讨论大部分倾向于把睡眠和梦联系起来作为同一主题研究,而且还喜欢把精神病理状态的其他与梦类似的状态比如幻觉、幻视等,也
联系在一起。现在这一倾向发生了改变,我注意到,在最新的研究中,另一种倾向已经出现——梦被单独分离出来,学者们更多地把梦领域的具体问题当作研究对象。
P2-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