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生态工程
  • 水生态工程
  • 水生态工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水生态工程

115 九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蔡守华 著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6

一姗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蔡守华 著
  • 出版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8474670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0页
  • 字数 43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水利建设已进人生态水利时代,水利工作者肩负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责任。《水生态工程》系统介绍了水生态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生物类群与常见水生生物、水生态环境、生物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种群与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河流治理生态工程、湖泊及湿地治理生态工程、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水利水电生态工程和农业水土生态工程等。
《水生态工程》题材新颖生动,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和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一、生态学的定义
二、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生态工程的产生及基本理念
一、生态工程的产生
二、生态工程的基本理念
三、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的区别
四、生态工程的应用

第三节水生态工程的性质与基本内容
一、水生态工程的性质
二、水生态工程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生物类群与常见水生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命名及分类等级
一、地球上的生物
二、生物的命名
三、生物的分界与分类等级

第二节生物的分类与检索
一、五界分类系统中的各类生物
二、水生生物的生态学分类
三、生物的检索

第三节常见水生生物
一、常见大型水生植物
二、常见大型底栖动物
三、常见淡水鱼类
参考文献

第三章水生态环境
第一节天然水体的成分与分类
一、天然水体的成分
二、天然水体的分类

第二节水污染与水质指标
一、主要的水环境污染物及其危害
二、主要水质指标
三、地表水水域功能分类及水质标准

第三节水体自净能力与水环境容量
一、水体白净能力
二、影响水自体自净的因素
三、水环境容纳量

第四节生态需水量
一、生态需水量概念的提出
二、河流基本生态需水量的确定
参考文献

第四章生物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第一节生态因子的概念与作用规律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
二、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
三、最小因子法则和耐受性法则
四、生态幅

第二节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二、温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三、水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四、大气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五、土壤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第三节生物的生态适应及对环境的影响
一、生物的生态适应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五章种群与群落生态学
第一节生物种群特征及动态
一、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二、种群的增长
三、种群的数量变动
四、生态对策

第二节种群关系
一、种内关系
二、种间关系
三、生态位

第三节群落的组成、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一、群落的概念与组成
二、群落的结构
三、物种多样性的测度及价值

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一、演替和演替顶极的概念
二、演替的种类
三、演替的制约因素

第五节生态入侵
一、生态入侵的概念及途径
二、生态入侵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三、凤眼莲入侵的治理
四、喜旱莲子草入侵的治理
参考文献

第六章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与类型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
一、生物生产
二、能量流动
三、物质循环
四、信息传递

第三节生态平衡及其核心原理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
二、自生与自我调节原理
三、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原理
四、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原理
五、物质输入输出动态平衡原理
六、共生原理

第四节退化生态系统及生态恢复
一、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成因
二、生态恢复的基本原理
三、生态恢复技术体系

第五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一、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出
二、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的概念与类型
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四、案例——泗洪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参考文献

第七章河流治理生态工程
第一节河流的类型
一、按照平面形态分类
二、按照所在地区分类

第二节河流生态系统
一、河流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和结构
二、河流生态系统的特征
三、河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四、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

第三节生态河道内涵与构建原则
一、生态河道的内涵
二、生态河道的特征
三、生态河道设计的原则

第四节生态河道河槽形态与结构设计
一、生态河道横断面形态及结构设计
二、生态河道平面形态及结构设计
三、生态河道纵断面形态及结构设计
四、河道内栖息地设计
第五节生态护坡与缓冲带设计
一、植被护坡设计
二、生态型硬质护坡设计
三、土壤生物工程护坡设计
四、缓冲带设计

第六节河流生态修复方法
一、河流生态修复的物理方法
二、河流生态修复的化学方法
三、河流生态修复的生物方法

第七节河流健康评价
一、河流健康的概念
二、河流健康的评价指标
……
第八章污水处理生态工程
第九章水利水电生态工程
第十一章农业水土生态工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