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笔记(典藏本 16开精装 全102册 原箱装 共4箱)
本書所收筆記以宋朝人所撰為限,與宋朝同時的遼、西夏、金等少數民族政權所屬作者之筆記不收。本書收錄斷限,凡五代入宋以後有筆記者,則連帶收其入宋前的筆記。宋亡以前有筆記者,連帶收其入元後的筆記。
¥
4600
3.8折
¥
12000
全新
仅1件
作者戴建国 傅璇琮 主编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71101916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2000元
上书时间2020-06-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一】主编简介
戴建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1953 年生,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导,历史文献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之《宋史》修订主持人。曾任上海师大古籍研究所所长、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学术成果有《宋代法制初探》《宋代刑法史研究》《唐宋变革时期的法律与社会》《庆元条法事类》点校),《文献通考》点校主持人之一,获教育部第七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并多次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
傅璇琮
历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编审,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副组长,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央文史馆馆员。2008 年 3 月起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清华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傅璇琮先生先后出版了一系列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导夫先路的著作,以及在古籍整理领域的重要成果,扶持和培养了一大批古代文学研究的生力军,长期从事唐宋文学研究及古典文献整理工作,在海内外学术界有着广泛和崇高的学术声誉。 2016年1月23日去世。
【二】编纂说明
《全宋笔记》编纂说明
宋人筆記是宋代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數量龐大。據初步統計,現存宋人筆記約有五百餘種,內容幾乎涉及宋代社會的各個領域,具有重要的史料和文化價值。
目前學術界和出版界已對一批主要的宋代史籍和詩文進行了整理,出版有《全宋文》、《全宋詩》、《全宋詞》。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學術界和出版界日漸重視對宋人筆記的整理工作,如中華書局編輯出版的《唐宋史料筆記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宋元筆記叢書》等。但迄今為止,尚無一部系統整理過的收羅齊全的宋人筆記總匯。因此,對現存所有宋人筆記進行系統整理,編輯出版一部《全宋筆記》,是一項很有價值的學術活動。《全宋筆記》整理出版後,連同《全宋文》、《全宋詩》等,宋代經整理的文獻資料基本上能呈現出一個完整的概貌,這對於發掘和發揮這批文獻的價值,方便學術研究,保存祖國文化遺產,弘揚祖國優秀文化,無疑有着積極意義。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在程應鏐等老一輩學者的率領下,曾經整理出版過《宋史》、《續資治通鑒長編》、《文獻通考》等大型宋代史籍。多年來在宋代古籍整理方面積纍了一定的資料和經驗。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在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支持下,我們曾開展過用計算機對宋人筆記進行系統檢索的科研嘗試工作。經過多次討論和論證,我們將工作重點放在了宋人筆記整理方向上。我們選了二十種宋人筆記進行試點,以《宋人筆記集成》為名申請立項,獲得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的資助。在整理此二十種宋人筆記基礎上,我們將整理範圍進一步擴大到所有現存宋人筆記,製定了全面承擔《全宋筆記》校點整理的工作計劃,對現存五百種宋人筆記進系統整理,計劃分十編出版,每編收録五十種左右宋人筆記。我們打算用五六年時間完成這項富有意義的工作。
我們的工作從一開始就得到了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的指導和大力支持。我們的計劃和試點工作也得到了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領導的關心和肯定。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給予了熱心的支持和幫助,向我們提出了不少指導性的建議。上海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華東師大圖書館、上海師大圖書館等單位為我們的工作提供了極大方便。此外,我們的整理工作還借鑒利用了不少學者的成果。大象出版社在日益市埸化的出版形勢下,從整理國故,傳承文化遺產出發,毅然挑起了出版《全宋筆記》的重擔,解決了我們的後顧之憂。在此,我們謹向來自各方面的支持和關心表示誠摯的謝意。
關於本書的編纂體例,特作如下說明:
有關“筆記”的涵義,學界看法不一,我們取以下之說:筆記乃隨筆記事而非刻意著作之文。本書所收者,以宋人著述的筆記專集為限,未成專集的,散見的單條筆記不在整理之列。筆記敘事雖或有所側重,然其內部並無嚴密體系,各條記事互不相關表現了其信筆劄録,敘事紛雜的特性。故凡題材專一,體系結構緊密的專集,雖亦有逐條敘事者,則已非隨筆之屬,如專門的詩話、語錄、譜錄類的茶經、畫譜、名臣言行錄、官箴等,不在收錄之列。
宋人已有把當世筆記分類彙編成册者,如《類苑》之類。後人亦有《宋稗類鈔》、《宋人軼事彙編》等,此種書籍亦不收錄,但可從中輯佚,以補現存版本之缺。
本書所收筆記以宋朝人所撰為限,與宋朝同時的遼、西夏、金等少數民族政權所屬作者之筆記不收。本書收錄斷限,凡五代入宋以後有筆記者,則連帶收其入宋前的筆記。宋亡以前有筆記者,連帶收其入元後的筆記。
本書按作者世次分編出版,原書不存而由他書輯得者,則編入末編。
本書編次,原則上以作者生年先後為準;不知生年的,則參以科舉及第之年;未曾登第的,參以入仕之年;以上皆無考者,則以卒年為準;佚名或無生卒爵里可考者,依筆記反映的與作者同時人的生活年代依次排列。然完全依作者的世次排列,會導致每册書篇幅大小不一。故按出版要求,對作者的排序作適當調整,
以求得每册書篇幅相對均等。
每部筆記均由整理者撰寫一篇有學術價值的點校說明,內容包括作者小傳 ( 凡正史有傳者,則略言之)、成書經過、內容評價、版本情況及源流、所用底本及校勘概況等等。
本書的編纂宗旨在於為學術界提供一套收羅齊全,便於查找和使用的宋人筆記資料。故全書不作繁瑣校勘,以是非校為主。筆劃小誤顯係誤刻、誤抄者,徑改之,不出校。其他錯訛,據版本或他書校正,并附簡明校勘記。所用工作底本以常見的通行本為主,以有價值的本子參校。
本書采用繁體字豎排,新式標點。原書有標目者,仍沿其舊;無標目者,不再擬定。段落文字過長者,據內容酌情分段。各書視具體情況編製目錄,列於書首。如屬殘佚之書,則廣加搜羅逸文,盡可能從類書或他書中輯佚,補錄於書末,并注明出處。
古籍整理工作是一項嚴肅而慎重的學術事業,任重而道遠,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對學界有所補益。同時,我們也真誠地企盼學界同仁和讀者對我們工作中的錯誤和不足之處提出寶貴意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