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地环境理论与实践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山地环境理论与实践

133.3 6.7折 198 全新

库存3件

山东潍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钟祥浩、刘淑珍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2

百文斋書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钟祥浩、刘淑珍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1
  • 版次 1
  • ISBN 9787030423535
  • 定价 1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52页
  • 字数 10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是山地大国,起伏度小于200m的丘陵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2%,起伏度大于200m的山地面积占55.2%。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山地资源过度开发带来的山地环境与生态问题日趋突出,山地环境保护与退化生态建设成为当今山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山地环境理论与实践》系统地总结了作者近三十年来在山地环境与生态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涉及如下方面:①山地研究历史进程和近代山地科学研究进展;②山地科学分类体系框架、中国山地分类和山地环境学理论;③特殊环境下的生态过程特征;④山地生态退化与生态建设;⑤高原山地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⑥山地环境与发展。
【目录】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国内外山地研究历史进程综述
第一节山地研究历史简述
第二节山地研究历史进程评述
参考文献
第二章近30年来中国山地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一节《山地学报》(原《山地研究》)创刊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山地综合性研究概述
第三节中国山地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山地科学体系构建
第一节山地系统复杂性与特殊性
第二节人一山关系地域系统复杂性
第三节山地科学体系
参考文献
第四章山地环境学研究
第一节山地环境研究发展趋势与前沿领域
第二节山地环境系统研究新框架
第三节山地环境学研究对象、理论与重点领域
参考文献
第五章山地分类
第一节山地概念
第二节中国山地分类
第三节中国山地类型划分指标体系
第四节中国山地分类体系与命名
第五节基于GIS的中国山地大尺度分类
参考文献
第六章山地环境动力系统
第一节山地环境动力系统概述
第二节山地构造动力系统
第三节山地外营力系统
第四节山地重力动力系统
参考文献

第二篇特殊环境下的生态过程特征
第七章金沙江干热河谷环境特征与生态退化
第一节金沙江干热河谷环境特质与生态系统演化
第二节干热河谷元谋土地荒漠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第三节干热河谷土地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节干热河谷生态退化及恢复与重建途径
第五节干热河谷元谋盆地冲沟沟头形态学特征
第六节干热河谷元谋盆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对冲沟侵蚀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八章高山山地环境与生态
第一节横断山环境特征及其资源、生态效应
第二节横断山东缘中段地区垂直自然带
第三节贡嘎山垂直自然带
第四节贡嘎山暗针叶林带自然与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特征
第五节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的科学意义及其应用前景
第六节山与地的
第七节贡嘎山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化与生态效应
第八节贡嘎山地貌特征及地貌发育史
参考文献
第九章高原高寒山地环境与生态效应
第一节青藏高原地质环境的演变与生态系统的形成
第二节青藏高原地貌环境特征与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
第三节青藏高原气候环境的复杂性与生态系统的分布
第四节青藏高原土壤环境与生态系统
第五节西藏高原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环境灾害成因分析
第六节西藏高原洛扎冰湖溃决危险度评价
第七节高原山区的一种特殊灾害生态现象
参考文献
第十章高原高寒山地冻融作用与冻融侵蚀
第一节寒冷环境土壤侵蚀类型
第二节西藏高原土壤侵蚀类型
第三节西藏高原土壤侵蚀评价体系及监测方法
第四节界定西藏冻融侵蚀区分布的一种新方法
第五节我国冻融侵蚀调查与评价方法
第六节我国土壤冻融侵蚀现状及防治对策
第七节我国水土流失调查评价方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第三篇山地生态退化与生态建设
第十一章中国山地生态系统
第一节山地生态系统的地域分异
第二节山地生态系统分区
第三节山地生态系统类型及生物多样性
第四节山地退化森林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长江上游生态退化与对策
第一节生态环境特点
第二节生态退化现状与特点
第三节退化生态恢复与重建原理与对策
第四节退化生态恢复重建途径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与生态效应
第一节川江流域地貌环境特征与林业生态评价
第二节生态经济分区与防护林体系分类及其功能定位
第三节江岸带防护林布局与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节森林植被变化对洪水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森林植被变化对削洪减灾功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篇高原山地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第十四章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技术路线与方法
第二节与
第三节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趋势
第四节土地沙漠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五节失特点与趋势
第六节植被状况与变化趋势
第七节
第八节农村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生态安全战略
第一节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特点
第二节西藏高原生态安全战略
第三节西藏高原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分区
第四节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西藏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生态功能区划的原理、原则与流程
第三节环境敏感性评
第四节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第五节生态功能区划
第六节分评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第一节生态安全屏障内涵
第二节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必要性
第三节生态安全屏障构建原理与基本思路
第四节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分区与功能定位
第五节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第六节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布局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中国山地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第一节构建中国山地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性
第二节中国山地生态安全屏障的宏观构架
第三节开展中国山地生态安全屏障亚区保护与建设研究的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五篇山地环境与发展
第十九章山地环境与农牧业发展
第一节西藏“三农”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
第二节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探讨
第三节西藏高原草地退化沙化
第四节西藏高原北部草地退化驱动力系统分析
第五节基于ETM十影像的高寒草地退化评价模型
第六节西藏高原草地退化及防治对策
第七节基于山地农业地貌特点的陡坡耕地退耕对策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研究
第一节主体功能区划技术流程与方法
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第三节生态系统保护程度
第四节国土空间开发支撑条件
第五节西藏主体功能区划方案
第六节西藏小城镇体系发展思路及其空间分布和功能分类
第七节西藏高原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演变与优化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青藏高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高原生态安全面临的压力与问题
第二节高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第三节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彩色图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