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代移动通信/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第三代移动通信/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

20 5.3折 38 全新

库存3件

山东潍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玉艳、方莉 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30

百文斋書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玉艳、方莉 著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1
  • 版次 1
  • ISBN 9787115214102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4页
  • 字数 5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第三代移动通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和系统原理。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用到的基础理论和主要技术,WCDMA网络结构与接口协议、空中接口各层原理和WCDMA系统主要工作过程,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物理层原理和采用的关键技术,HSPA网络结构及工作原理,cdma20001x和cdma20001xEV-DO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LTE的系统结构、空中接口各层原理和采用的关键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 1
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化 1
1.1.1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 1
1.1.2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3
1.1.3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进程 5
1.2 第三代移动通信频谱分配 9
1.3 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 10
1.4 第三代移动通信演进 11
1.4.1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演进路径 11
1.4.2 IMT-Advanced 14
小结 16
练习题 17

第2章 3G关键技术 18
2.1 移动通信信道 18
2.1.1 无线电波的传播 19
2.1.2 接收信号的4种效应 19
2.1.3 接收信号的3类损耗 21
2.1.4 移动通信中的噪声和干扰 21
2.1.5 移动通信信道的物理模型 22
2.2 扩频通信系统 22
2.2.1 多址接入技术 23
2.2.2 扩频通信系统 24
2.2.3 信道化码和扰码 28
2.2.4 扩频通信技术 37
2.2.5 各种蜂窝系统容量比较 41
2.3 数字调制技术 43
2.3.1 数字调制的概念 43
2.3.2 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 43
2.3.3 数字调制的分类 43
2.3.4 基本调制方法性能分析 44
2.3.5 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46
2.4 信源编码技术 51
2.4.1 信源编码概述 51
2.4.2 语音编码 52
2.4.3 数字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 52
2.4.4 语音压缩编码原理 54
2.4.5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语音编码 56
2.4.6 图像压缩编码 57
2.5 信道编码技术 57
2.5.1 信道编码的定义 58
2.5.2 信道编码分类 58
2.5.3 几种典型的信道编码 58
2.6 功率控制技术 62
2.6.1 功率控制的意义 62
2.6.2 功率控制的分类 63
2.7 发送接收技术 65
2.7.1 多用户信号检测技术 65
2.7.2 分集技术 69
2.7.3 Rake接收机 74
2.7.4 智能天线技术 75
2.8 蜂窝组网技术 77
2.8.1 区群中的小区数目 77
2.8.2 同频(信道)小区的距离 78
2.8.3 小区分裂技术 78
2.8.4 扇区划分技术 79
小结 80
练习题 81

第3章 WCDMA移动通信系统 83
3.1 概述 83
3.1.1 WCDMA网络的演进 83
3.1.2 WCDMA网络的特点 84
3.2 WCDMA网络结构与接口 86
3.2.1 UMTS系统结构 86
3.2.2 UMTS网元和接口功能 87
3.2.3 基于R99、R4、R5/R6的核心网结构 90
3.2.4 IP多媒体子系统 98
3.3 UTRAN接口协议结构 103
3.3.1 UTRAN接口协议模型 103
3.3.2 Iu接口 109
3.3.3 Iub接口 114
3.3.4 Iur接口 117
3.4 WCDMA空中接口 118
3.4.1 Uu接口协议结构 118
3.4.2 物理层 120
3.4.3 数据链路层 131
3.4.4 无线资源控制层 135
3.5 WCDMA网络中的编号计划 139
3.5.1 UMTS网络的服务区域划分 139
3.5.2 WCDMA网络中的编号计划 139
小结 143
练习题 145

第4章 WCDMA系统主要工作过程 146
4.1 WCDMA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 146
4.1.1 小区的系统信息广播 146
4.1.2 网络选择及小区选择和重选 151
4.1.3 随机接入过程 157
4.1.4 寻呼过程 159
4.1.5 RRC连接建立过程 160
4.1.6 RAB的建立 164
4.2 WCDMA系统中的切换 166
4.2.1 切换 166
4.2.2 软切换/更软切换 168
4.2.3 压缩模式 175
4.2.4 载频间切换 177
4.2.5 系统间切换 179
4.3 WCDMA系统安全 181
4.3.1 鉴权过程 183
4.3.2 信令和业务数据的加密 186
4.3.3 数据完整性保护 187
4.4 WCDMA系统中呼叫的建立过程 189
4.4.1 电路域呼叫过程 189
4.4.2 分组域呼叫过程 194
小结 197
练习题 199

第5章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 200
5.1 概述 200
5.2 TD-SCDMA空中接口 202
5.2.1 TD-SCDMA空中接口协议结构 202
5.2.2 TD-SCDMA物理层 204
5.2.3 TD-SCDMA物理信道 209
5.2.4 传输信道编码和复用 210
5.2.5 扩频与调制 212
5.2.6 TD-SCDMA系统的码分配 213
5.2.7 N频点技术 214
5.3 TD-SCDMA系统物理层主要工作过程 214
5.3.1 小区搜索 215
5.3.2 上行同步 215
5.3.3 随机接入过程 216
5.4 TD-SCDMA系统关键技术 218
5.4.1 联合检测技术 218
5.4.2 接力切换 219
5.4.3 动态信道分配 220
5.4.4 软件无线电 221
小结 222
练习题 223

第6章 HSPA网络技术 224
6.1 概述 224
6.2 HSPA网络结构 228
6.2.1 引入HSPA对R99/R4版本无线网络结构的影响 228
6.2.2 HSPA的用户协议结构 232
6.3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234
6.3.1 HSDPA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234
6.3.2 HSDPA的物理层 237
6.3.3 HSDPA的MAC子层结构 244
6.4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246
6.4.1 HSUPA关键技术 246
6.4.2 物理层信道结构的变化 248
6.4.3 HSUPA的MAC子层结构 253
6.5 TD-SCDMA系统中的HSPA技术 256
6.5.1 TD-HSDPA 256
6.5.2 TD-HSUPA 259
6.6 HSPA技术演进(HSPA+) 261
小结 263
练习题 264

第7章 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 265
7.1 概述 265
7.1.1 cdma2000简介 265
7.1.2 cdma20001x特点 266
7.1.3 cdma2000网络的演进 267
7.2 cdma20001x网络 268
7.2.1 cdma20001x网络结构 268
7.2.2 IP技术在cdma20001x中的应用 274
7.2.3 cdma20001x空中接口 276
7.2.4 系统状态及状态转移 281
7.2.5 移动台呼叫流程 289
7.3 cdma20001xEV-DO 292
7.3.1 cdma20001xEV-DO特点 292
7.3.2 cdma20001xEV-DO网络结构 294
7.3.3 cdma20001xEV-DO空中接口 296
7.3.4 cdma20001xEV-DO组网方式 300
7.4 cdma20001xEV-DV 301
小结 304
练习题 306

第8章 LTE 307
8.1 概述 307
8.2 LTE的系统结构 311
8.2.1 LTE/SAE的网络结构 311
8.2.2 E-UTRAN的结构及接口 312
8.2.3 核心网(EPC)结构及接口 316
8.3 LTE的空中接口 319
8.3.1 空中接口协议 319
8.3.2 物理层 321
8.3.3 数据链路层 323
8.3.4 RRC层 326
8.4 LTE关键技术 327
8.4.1 OFDM 327
8.4.2 MIMO技术 334
8.4.3 空时编码 337
小结 341
练习题 342
参考文献 34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