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

45 全新

库存3件

山东潍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柏铨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3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30

百文斋書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丁柏铨 编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
  • 版次 3
  • ISBN 9787040415773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15页
  • 字数 5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新闻采访与写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第三版。在第一、二版的基础上,主编丁柏铨教授广泛搜集使用者的反馈意见,从头至尾进行了全面审读和修订:增加了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相应内容;对“新闻写作的创新”一章作了较大修改;对书中的若干文字表述进行反复推敲,力求更加准确;在保留富于生命力的经典案例的同时,删除某些略显陈旧的个案,大量增加鲜活的新例,努力做到中西经典案例兼收并蓄;注重对新闻采访与写作成功经验的学理思考,注重将近期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吸纳到《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之中。编者通过各种努力,力求使《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臻于完善。《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体例新颖,是当今新闻采访写作教学、研究领域一本颇有特色的教材,既可作为高等学校新闻学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传播研究人员的业务参考书。
【目录】
绪论
第一节新的舆论格局对新闻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的舆论格局的特点
二、新的舆论格局对新闻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重要地位
一、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起始点
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一、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
三、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
第四节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一、能敏感地觉察生活中的异常
二、能活跃地进行创新思维
三、能富于成效地与人交流
四、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语言
五、能不畏艰辛地战胜困难

第一章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
第二节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一、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
二、新闻采访本质上是特定主体的一种认知活动
第三节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
二、采访对象:新闻采访不可忽视的另一主体

第二章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第一节获得线索:采访的起始点
一、新闻线索的含义及特点
二、新闻线索在实践中的作用
三、新闻线索的多种来源渠道
第二节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
一、获得新闻线索有赖于新闻敏感
二、新闻敏感:发现和判断
三、新闻线索离不开新闻敏感
四、新闻线索的追寻与跟踪
第三节采访与新闻报道策划
一、报道策划的实际含义
二、策划对于新闻报道的意义

第三章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
一、采访前资料准备的重要性
二、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内容
三、坚持资料准备的“十比一”原则
第二节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
一、从个性心理层面对采访对象进行分析
二、从社会心理层面对采访对象进行分析
第三节拟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
一、确立采访活动的意图目标
二、制订行之有效的采访计划
第四节想方设法创造采访机会
一、在合适场合创造采访机会
……
第四章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新闻采访的其他方法
第六章采访素材的整理和加工
第七章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
第八章新闻写作:因媒体而异
第九章消息写作(上)
第十章消息写作(下)
第十一章通讯写作(上)
第十二章通讯写作(中)
第十三章通讯写作(下)
第十四章深度报道的写作
第十五章新闻评论的写作(上)
第十六章新闻评论的写作(下)
第十七章新闻写作的创新
后记
修订版后记
三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