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工程引论第4版王众托电子工业出版社978712117444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系统工程引论第4版王众托电子工业出版社9787121174445

二手书,此书是一本无赠品和附件,套装不全,购买套装请联系客服

10.83 2.2折 49 八五品

库存59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众托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174445

出版时间2012-08

装帧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9787121174445

上书时间2025-01-06

古籍旧书院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第1章 系统与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1
1.1 系统的概念1
1.1.1 系统的含义与概念1
1.1.2 系统的属性2
1.2 系统的类型3
1.2.1 从系统生成的原因分类3
1.2.2 从系统的构成内容分类4
1.2.3 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4
1.2.4 按系统状态对时间的关系分类4
1.2.5 按照系统的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分类4
1.3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
1.3.1 系统的结构5
1.3.2 系统的功能5
1.3.3 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6
1.4 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6
1.4.1 系统工程的形成和发展6
1.4.2 系统工程的含义8
1.5 系统工程学科的定义与学科特点9
1.5.1 系统工程学科的定义9
1.5.2 系统工程的学科特点与学科位置10
1.6 系统工程的应用举例12
参文献14
思与讨论举例14
第2章 系统思想15
2.1 系统思想和系统观15
2.2 系统与环境16
2.3 系统的秩序与组织17
2.3.1 系统的秩序17
2.3.2 系统的组织18
2.3.3 系统的自组织19
2.4 系统整体性思想20
2.4.1 系统整体性的含义20
2.4.2 系统整体性能的涌现21
2.4.3 整体性思想在系统工程中的应用22
2.5 系统层次性思想23
2.6 系统的演化性24
2.7 系统复杂性24
2.8 系统与信息26
2.8.1 信息的含义26
2.8.2 系统中的信息27
2.9 系统与控制28
参文献30
思与讨论举例30
第3章 系统工程的方法论31
3.1 系统工程的方法体系31
3.1.1 系统工程的方法论、方法、技术与工具31
3.1.2 系统工程方法论31
3.1.3 系统工程的原则32
3.2 硬系统方法论33
3.2.1 系统工程的三维形态图34
3.3 软系统方法论36
3.3.1 软系统方法论的含义36
3.3.2 软系统方法的步骤36
3.3.3 对软系统方法的一些探讨38
3.4 系统方法论的进一步发展39
3.4.1 还原论、整体论和系统论方法39
3.4.2 综合集成方法论40
3.5 系统直觉41
3.6 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42
3.6.1 系统分析42
3.6.2 系统综合43
3.7 系统与知识44
3.7.1 知识的含义与类型44
3.7.2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44
3.7.3 系统中的知识45
3.8 功能和黑箱方法46
3.8.1 功能46
3.8.2 黑箱方法46
3.8.3 隐喻47
3.9 系统工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47
3.9.1 人与天然系统的关系48
3.9.2 人与人工自然系统的关系48
3.9.3 系统工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48
3.9.4 个人内心的各种关系49
3.9.5 综合虑50
3.10 系统工程既是科学又是艺术51
3.11 系统工程的队伍与人才52
3.11.1 系统工程的队伍52
3.11.2 系统工程师的特点53
3.11.3 应在广大领导人员和专业人员中普及系统工程知识54
参文献54
思与讨论举例54
第4章 系统工程过程55
4.1 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55
4.2 系统工程过程的含义56
4.3 系统生命周期57
4.4 系统生命周期模型的演化59
4.4.1 系统生命周期模型的进一步发展59
4.4.2 综合集成方法在系统工程过程中的应用61
4.5 系统的验证与系统的确认63
4.5.1 系统的验证63
4.5.2 系统的确认64
4.6 敏捷系统工程64
4.7 系统再造工程66
4.7.1 企业的再造工程66
4.7.2 系统再造工程67
参文献69
思与讨论举例70
第5章 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建构71
5.1 问的确定71
5.2 需求的开发问73
5.3 需求的调查74
5.4 需求的分析与系统需求的定义76
5.4.1 需求的分析76
5.4.2 系统需求的定义77
5.4.3 需求定义的工作难点78
5.5 系统需求的管理79
5.6 系统的建构问79
5.6.1 系统建构的意义79
5.6.2 整体功能涌现与建构81
5.7 系统建构工作的特点与原则81
5.7.1 建构工作的特点81
5.7.2 建构原则83
5.8 系统建构工作的步骤83
5.8.1 明确系统需求或问83
5.8.2 系统边界的确定84
5.8.3 目标的确立84
5.8.4 指标与指标体系85
5.9 系统建构的实施86
5.9.1 进行功能与体系结构设计86
5.9.2 对各结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87
5.9.3 建立各种属性的体系结构88
5.10 系统建构工作的方法88
5.10.1 规范化方法88
5.10.2 理性化方法88
5.10.3 论证法89
5.10.4 试探法89
参文献90
与思举例90
第6章 系统的设计与集成91
6.1 系统的初步设计91
6.2 工程技术设计92
6.3 系统的运行可行性设计93
6.3.1 系统运行可行性的含义93
6.3.2 系统的可使用性94
6.3.3 系统的可支持性94
6.3.4 系统的可生产性与可废弃性95
6.3.5 系统的可承担性95
6.4 系统集成96
6.4.1 集成的含义96
6.4.2 系统集成的进展97
6.4.3 系统集成的类型97
6.5 系统集成创新98
6.5.1 创新的类型98
6.5.2 系统集成创新的形式99
6.6 系统集成创新的方法论100
6.6.1 系统集成创新的目的:新的功能的涌现100
6.6.2 集成的关键在于综合,而具体实施首先需要进行"系统建构"
(建立系统的体系结构)101
6.6.3 系统集成创新必须同时着重技术和管理101
6.6.4 要恰当掌握集成的"度"101
6.6.5 要注意系统集成创新中的知识集成与创造102
6.6.6 在系统集成创新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思维方式102
6.6.7 系统集成的关键在于接口103
参文献104
与思举例104
第7章 系统的描述与模型建立105
7.1 系统的描述与建模105
7.1.1 系统描述语言105
7.1.2 建模也是一种系统描述106
7.2 模型方法107
7.2.1 模型方法的含义107
7.2.2 概念模型与结构模型108
7.2.3 定性模型与定量模型108
7.2.4 系统建模过程109
7.3 同构性与同态性109
7.4 量化与尺度111
7.5 数据的采集与管理112
7.5.1 数据的类型112
7.5.2 数据的管理112
7.5.3 必须重视数据工作113
7.6 系统的定性描述与知识表示114
7.6.1 知识表示用于系统的定性描述114
7.6.2 逻辑表示法114
7.6.3 关系表示法(特征表表示法)115
7.6.4 产生式规则表示法116
7.6.5 语义网络表示法116
7.6.6 框架表示法116
7.6.7 面向对象的表示法117
7.6.8 本体表示法117
7.7 不确定性描述(一)——随机性118
7.7.1 随机性描述118
7.7.2 回归分析120
7.8 不确定性描述(二)——模糊性121
7.8.1 模糊性121
7.8.2 语言变量122
7.8.3 模糊数123
7.8.4 模糊逻辑与模糊模式识别124
7.8.5 模糊关系125
7.9 非结构化信息的知识表示方法125
7.9.1 半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125
7.9.2 半结构化数据的知识表示126
7.9.3 多媒体信息的知识表示127
参文献128
与思举例128
第8章 系统的结构建模129
8.1 引言129
8.2 概念模型130
8.3 系统结构模型的矩阵表示131
8.3.3 邻接矩阵的运算132
8.3.4 可达矩阵133
8.4 系统结构模型的分解135
8.4.1 结构模型的分解135
8.4.2 分解方法136
8.5 索引矩阵与出现矩阵137
8.5.1 索引矩阵137
8.5.2 出现矩阵137
8.6 结构模型的建立(1)139
8.6.1 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139
8.6.2 具体做法140
8.6.3 简化方法140
8.6.4 实例142
8.6.5 待定元素求法143
8.7 结构模型的建立(2)145
8.7.1 关系划分∏1(S ×S)145
8.7.2 级别划分∏2 (S)145
8.7.3 分部划分∏3(S)147
8.7.4 是否强连接单元的划分∏4 (S)148
8.7.5 强连接子集的划分∏5 (S)149
8.7.6 可达矩阵的变换149
8.8 层次结构分析151
8.8.1 层次结构分析法151
8.8.2 举例153
参文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