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代善本碑刻:龙藏寺碑
  • 历代善本碑刻:龙藏寺碑
  • 历代善本碑刻:龙藏寺碑
  • 历代善本碑刻:龙藏寺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代善本碑刻:龙藏寺碑

18 9.0折 20 八五品

仅1件

安徽亳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翀 编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

版次1

印刷时间2006-06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4.2

上书时间2024-06-25

续儒书屋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有折痕挤压痕迹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翀 编
  •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6
  • 版次 1
  • ISBN 9787534021534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龙藏寺碑》为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恒州刺史王孝仙为劝建龙藏寺所立,张公礼撰文,不著书人名氏。原碑现在河北正定龙兴寺内,碑阳30行,行50字,碑阴5列,列30字,侧三列,上列6行,中列8行,下列2行,字数不等。
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结束西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动荡局面,人心思定。隋代虽然只有短暂的37年,前二十多年却也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绘画、书法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展子虔的山水画《游春图》就是隋代中国画的代表作品,隋代书法亦“渐染南风,简要清通,汇成一局,遂以上结六朝,下开三唐”,其代表作品有《龙藏寺碑》、《启法寺碑》、《苏孝慈墓志》、《董美人
墓志》等。这些作品,皆风神疏朗,婀娜多姿,婉妙精丽。因此说,隋代书法虽然作品不多,在中国书法史上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龙藏寺碑》的艺术成就之高,为历代书家所推重,它开启了唐代书法的端绪。唐代书法艺术承继隋代书风,直追“二王”,创造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而隋代书法对初唐书家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前人对此也有精辟的论述。王澍的《虚舟题跋》评其“书法遒劲,无六朝俭陋习气,盖天将开唐室文明之治,故其风气渐归于正。欧阳公谓:有虞褚之体。此实通达时变之言”。莫友芝在《龙藏寺碑》跋语中评:“初唐诸家精诣北朝无不具有,至开皇大业间即初唐矣。此碑置褚登善诸石中直无以别,知即所从出也……前辈至谓《砖塔))乃集此碑字为之,固不必然,亦可见波澜莫二矣……其结体,即开《伊阙佛龛》。”此论不谬。
观《龙藏寺碑》,绝无北碑之习,而承南风之韵,应是继承“二王”之衣钵,一派淳雅高古、婉转华美之气息,可以作为我们临习的范本。
然而南北朝书,殊多别体,颜之推谓:“宋晋以来多能书者,不无俗字。”如“践阼”为“践
祚”,“何人”为“河人”,“伽蓝”为“伽篮”,“怀”为“坏”,“五台”为“吾台”,诚所谓“当六朝荒乱之馀,同文之治破灭已尽,此虽已稍归于正,而其宿气尤有存者”(王澍《虚舟题跋》。
这也是我们在临习中应当加以注意的。《龙藏寺碑))治袭北朝不署书者名姓之旧习。然而虽书名不载,其书之工,若非当时名家,岂能有此大手笔。包世臣将此碑定为隋智永书,却也实在缺少证据。何况,一件作品的艺术价值的体现,不在于其为何人书,而在于书法艺术本身。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折痕挤压痕迹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