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借贷纠纷典型案例解析·法官说法丛书(第二辑)(“八五”普法用书)
  • 民间借贷纠纷典型案例解析·法官说法丛书(第二辑)(“八五”普法用书)
  • 民间借贷纠纷典型案例解析·法官说法丛书(第二辑)(“八五”普法用书)
  • 民间借贷纠纷典型案例解析·法官说法丛书(第二辑)(“八五”普法用书)
  • 民间借贷纠纷典型案例解析·法官说法丛书(第二辑)(“八五”普法用书)
  • 民间借贷纠纷典型案例解析·法官说法丛书(第二辑)(“八五”普法用书)
  • 民间借贷纠纷典型案例解析·法官说法丛书(第二辑)(“八五”普法用书)
  • 民间借贷纠纷典型案例解析·法官说法丛书(第二辑)(“八五”普法用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间借贷纠纷典型案例解析·法官说法丛书(第二辑)(“八五”普法用书)

8.8 2.1折 42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娄宇红 编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3-1a

上书时间2024-06-26

古松书店的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娄宇红 编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21623604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5页
【内容简介】
  《法官说法丛书》特点:
  【案情回顾】生动有趣的案例揭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纠纷
  【法理分析】深入剖析法律问题,条分缕析释明法律依据
  【知识拓展】触类旁通,延伸讲解相关法律知识
  【普法提示】一针见血指出应对方案,提升读者法治素养
  《法官说法丛书》总编委会组织来自6个法院的一线法官,选取审判实践中积累的代表性案例改编成册,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宣传相关法律知识。
  《法官说法丛书》丛书共20个分册,主题涉及公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丛书用生动贴切的案例故事,展示与民众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法律情境,讨论当下非常贴近生活的热点话题,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法理,细致解读相关法律条文,拓展延伸法律知识,附带温馨的普法提示,全方位、多层次地为民众释疑解惑,指点迷津。
【作者简介】

娄宇红,女,1966年10月生,汉族,浙江绍兴人,法学硕士,现任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高级法官。

【目录】

第一章 借贷法律关系的认定

 

案例一?
微信记录能否作为认定借贷关系的证据/ 003

 

案情回顾/ 003

 

法理分析/ 005

 

(一)微信记录作为认定借贷关系的证据资格/ 005

 

(二)微信记录作为认定借贷关系的证明力/ 008

 

知识拓展/ 008

 

普法提示/ 010

 

(一)保留原始载体/ 010

 

(二)内容具体明确/ 010

 

(三)运用公证方式/ 011

 

案例二?
无借贷合议的款项往来不应认定为借贷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6条之理解/ 012

 

案情回顾/ 012

 

法理分析/ 015

 

(一)本案涉及的法律规范/ 015

 

(二)本案审理思路/ 016

 

知识拓展/ 017

 

普法提示/ 017

 

(一)借贷形成过程中的证据收集问题/ 017

 

(二)诉讼过程中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 018

 

(三)诚信诉讼问题/ 018

 

案例三?
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019

 

案情回顾/ 019

 

法理分析/ 020

 

(一)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 020

 

(二)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021

 

知识拓展/ 024

 

普法提示/ 026

 

(一)出借人应该增强防范意识和守法意识/ 026

 

(二)当事人应加强证据收集意识/ 026

 

案例四?
“孤证”情况下借贷关系的认定/ 028

 

案情回顾/ 028

 

法理分析/ 031

 

知识拓展/ 034

 

普法提示/ 035

 

(一)明确借款相对方及借贷的具体事项/ 035

 

(二)明确借款利息、还款期限、归还账户等事项/ 035

 

(三)保留欠条、借条、收据、转账记录等证据形式/ 036

 

案例五?
转账凭证在民间借贷关系认定中的作用/ 037

 

案情回顾/ 037

 

法理分析/ 040

 

(一)民间借贷法律定义/ 040

 

(二)欠缺借款合同案件的举证责任/ 041

 

知识拓展/ 042

 

(一)自然人之间借贷的特殊性/ 042

 

(二)民间借贷案件起诉条件/ 043

 

(三)举证责任/ 044

 

普法提示/ 044

 

(一)出借人应当优先选择书面形式订立借款合同/ 044

 

(二)当事人应当注意保存证据/ 045

 

第二章 特殊情形下借贷法律关系的认定

 

案例一?
合伙人向自己的合伙企业借出资金,借贷关系和合伙人责任如何认定/ 049

 

案情回顾/ 049

 

法理分析/ 051

 

(一)刘老板与昌盛煤矿的借款关系/ 051

 

(二)
刘老板与被告卢老板、宋老板之间签订的合伙协议合法、有效/ 051

 

知识拓展/ 052

 

普法提示/ 052

 

(一)经营者个人债务与企业债务区分/ 052

 

(二)合伙企业内外法律关系要分清/ 053

 

案例二?
借钱没有打条,能要回恋爱期间的借款吗?――解析恋爱期间的转账如何认定借贷合意/ 054

 

案情回顾/ 054

 

法理分析/ 055

 

(一)适用举证责任认定法律事实/ 055

 

(二)适用经验法则进行合理性判断/ 056

 

知识拓展/ 057

 

(一)以单一转账凭证主张借贷未获支持/ 057

 

(二)规律性及特殊意义的小额转账被认定为赠予/ 057

 

(三)以大额转账主张借贷胜诉/ 058

 

普法提示/ 060

 

案例三?
家庭成员之间的款项往来究竟是不是借款?――兼谈家庭成员共同借款的认定/ 062

 

案情回顾/ 062

 

法理分析/ 064

 

(一)是赠与还是借款/ 064

 

(二)借款的金额和利息如何确定/ 065

 

知识拓展/ 066

 

(一)家庭成员之间借款往来需追根溯源/ 066

 

(二)家庭成员共同债务的认定/ 067

 

普法提示/ 069

 

案例四?
“飞来”的债务――以个人名义签订的公司借款合同之效力/ 070

 

案情回顾/ 070

 

法理分析/ 072

 

(一)什么是“借贷合意”/ 073

 

(二)民间借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借贷合意的重要性/ 073

 

(三)
在公司员工以个人名义签订公司借款合同时,法院如何认定是否存在“借贷合意”/ 074

 

知识拓展/ 075

 

(一)
借款协议以员工个人名义签署,但出借人明知借款用于公司的,员工是否应承担还款责任/ 075

 

(二)
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个人名义借款,用于公司生产经营的,公司与个人应如何确定还款责任/ 075

 

(三)
企业员工盗用、冒用企业公章以其个人名义签订借款合同的,企业是否应当承担还款责任/ 076

 

普法提示/ 077

 

(一)规范公司借贷程序/ 077

 

(二)加强安全管理,防范经济损失/ 078

 

(三)规范委托手续,厘清各自责任/ 078

 

(四)尽量避免“私贷公用”/ 078

 

第三章 借贷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分

 

案例一?
股东之间的汇款应认定为民间借贷还是股权转让?――分析民间借贷关系在案件中的认定/ 081

 

案情回顾/ 081

 

法理分析/ 082

 

知识拓展/ 084

 

普法提示/ 085

 

(一)书面协商/ 085

 

(二)公司股东之间的借款更需要明确目的/ 086

 

(三)留存凭证/ 086

 

案例二?
项目合作协议可以是借款合同吗?――从合同实际内容及履行情况认定合同性质/ 087

 

案情回顾/ 087

 

法理分析/ 091

 

知识拓展/ 092

 

普法提示/ 093

 

案例三?
借款合同与保理合同之辨析/ 094

 

案情回顾/ 094

 

法理分析/ 096

 

(一)是否应当追加案外人为诉讼当事人/ 096

 

(二)保理公司主张风云公司支付4994万元及利息的诉讼请求是否应予支持/ 097

 

知识拓展/ 099

 

(一)保理的概念/ 099

 

(二)保理业务的实质/ 099

 

(三)有追索权保理合同与借款合同的辨析/ 100

 

普法提示/ 101

 

(一)严格规范业务操作流程/ 101

 

(二)保理人严格履行审查义务/ 102

 

(三)保理人应当注意做好对债务人的通知/ 102

 

案例四?
借贷关系抑或投资关系的区分认定――解析名为投资、实为借贷的法律情形/ 103

 

案情回顾/ 103

 

法理分析/ 106

 

(一)本案中李家乐的投资行为不能视为对万鼎阁饭庄的入股/ 107

 

(二)李家乐的投资不能视为其与王国庆的个人合伙/ 107

 

(三)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书符合民间借贷关系的法律特征/ 108

 

知识拓展/ 108

 

(一)关于利息预先从本金中扣除情形的审查/ 108

 

(二)关于民间借贷纠纷与追偿权纠纷的案由适用问题/ 109

 

普法提示/ 109

 

第四章 如何鉴别借贷当中的“套路”

 

案例一?
警惕小额贷款合同中的套路――浅析非法放贷的行为模式及法律后果/ 113

 

案情回顾/ 113

 

法理分析/ 114

 

(一)案例问题解答/ 114

 

(二)几种典型的非法放贷行为模式/ 115

 

(三)非法放贷的法律后果/ 116

 

知识拓展/ 117

 

(一)重复涉案率高/ 118

 

(二)表面证据完备/ 118

 

(三)缺席审判率高/ 118

 

(四)借名贷更隐蔽/ 118

 

(五)暴力索债多发/ 119

 

(六)变相高利频出/ 119

 

(七)规避管辖屡见/ 119

 

普法提示/ 119

 

(一)明确审理思路,统一裁判尺度/ 119

 

(二)建议完善立法,打击违法放贷/ 120

 

(三)强化沟通交流,共同防控风险/ 120

 

(四)联络监管部门,提出司法建议/ 121

 

(五)构建大数据库,促进信息共享/ 121

 

(六)加强宣传普法,提高风险意识/ 121

 

案例二?
民间借贷花样多,以房担保需谨慎/ 122

 

案情回顾/ 122

 

法理分析/ 123

 

(一)判定是否存在民间借贷关系/ 124

 

(二)查明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真实意图/ 125

 

知识拓展/ 125

 

(一)民间借贷中常用的典型担保方式/ 125

 

(二)非典型担保方式/ 127

 

普法提示/ 128

 

(一)对出借人的建议/ 128

 

(二)对借款人的建议/ 129

 

案例三?
“消失”的借款――借贷关系中“金融服务费”的神秘面纱/ 130

 

案情回顾/ 130

 

法理分析/ 132

 

(一)中介服务费的问题应如何认定与解决/ 132

 

(二)如何确定借款本金金额/ 133

 

(三)如何认定借款利息、罚息及违约金的标准/ 134

 

知识拓展/ 135

 

(一)以各种名目收取“服务费”是否能够得到法律的支持/ 135

 

(二)“服务费”纳入借贷关系中一并调整的特殊情况/ 136

 

普法提示/ 137

 

(一)金融机构遵守法律规定、规范借贷流程/ 137

 

(二)借款人尽量选择正规贷款机构,避免盲目选择/ 138

 

(三)出现纠纷时积极应诉与举证/ 138

 

第五章 借贷案件利息计算

 

案例一?
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情形下利息如何认定?/ 141

 

案情回顾/ 141

 

法理分析/ 142

 

(一)双方是否约定了利息?/ 142

 

(二)逾期利息如何计算?/ 143

 

知识拓展/ 143

 

(一)约定不明时的利息认定/ 143

 

(二)关于利息约定的举证责任分配/ 144

 

(三)逾期利息的计算/ 145

 

(四)利息不能在本金中预先扣除/ 146

 

普法提示/ 147

 

案例二?
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并存时的处理规则――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 149

 

案情回顾/ 149

 

法理分析/ 150

 

(一)关于借款利率、罚息的标准/ 151

 

(二)关于剩余借款本金具体数额/ 151

 

知识拓展/ 152

 

(一)司法解释对于利息部分是如何规定的呢?/ 153

 

(二)出借人是否可以一并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 154

 

普法提示/ 155

 

(一)选择正规贷款公司/ 155

 

(二)认真评估借款人偿还能力/ 155

 

(三)严格签订借款合同/ 155

 

(四)利息不能在本金中预先扣除/ 156

 

(五)超出法定上限的已付利息可以要求返还/ 156

 

第六章 借贷案件其他法律问题

 

案例一?
借款人可以起诉出借人吗?――债务人起诉债权人确认债务消灭案件中的诉权与举证责任分配/ 159

 

案情回顾/ 159

 

法理分析/ 161

 

(一)
债务人包宇、杨新提起的确认债权、抵押权消灭的诉讼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161

 

(二)本案原、被告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162

 

知识拓展/ 162

 

(一)当事人行使诉权需要具备的要件/ 163

 

(二)消极的确认之诉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 164

 

普法提示/ 165

 

案例二??
借贷行为涉嫌经济犯罪情形下保证合同之效力探析/ 167

 

案情回顾/ 167

 

法理分析/ 168

 

(一)借款合同是否存在无效的法定情形/ 168

 

(二)此类合同是否符合有效合同的要件/ 170

 

知识拓展/ 171

 

普法提示/ 172

 

(一)本案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 172

 

(二)涉该类民间借贷案件普法警示/ 17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