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意义·指称
  • 语言·意义·指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语言·意义·指称

65 九品

仅1件

山东青岛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闯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1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叶闯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2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66871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4页
  • 字数 33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丛书(第2辑)
【内容简介】
  意义与指称问题是分析哲学乃至整个哲学的一个具有根本重要性的问题,它是哲学领域中其他问题和讨论的概念基础。长期以来,在意义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观念,都把指称解释为语言与世界中对象的关系,并据此而把意义与世界联系起来。传统观念在理论上造成一系列困难,不能解释虚构对象的名字等诸多语言现象。《语言·意义·指称:自主的意义与实在》针对过去流行理论的困难而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它力图重新解释指称概念,并由此而解释意义对指称的直接决定作用。在此方案之下,意义与世界的关系不再是一种直接的概念关系,而是一种发生学的关系。这个分析的结果同时修改了弗雷格关于意义与指称关系的理论,从而确定了意义所具有的自主的性质。
  《语言·意义·指称:自主的意义与实在》从对当代语言哲学的主流观念的分析入手,提出了对于指称问题、指称与意义的关系问题、分析性概念的性质问题、意义本身的性质问题等一系列基本的主张,这些主张建立在语言相对于世界的自主性质的基础之上。对于意义与指称概念的不同于传统的解释,引出对真理,对语言的历史发生,对语言的社会性等的重新理解。它的直接结果将使哲学中困扰人们多年的否定存在等问题,有了不同于传统解释的可能。
【作者简介】
  叶闯,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副教授。著有《科学主义批判与技术社会批判》(珠海出版公司,台北,1996年),《理解的条件——戴维森的解释理论》(商务印书馆,北京,2006年),并在主要哲学期刊上发表一系列关于语言哲学、科学哲学等方面的文章。主要学术领域为分析哲学,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在语言哲学和知识论。
【目录】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丛书”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指称及“指称”概念的性质
第一节指称词语的指称功能与指称物的实际存在
1-1传统意义理论中指称对语言外世界的依赖
1-2 塞恩斯伯里的“没有指称物的指称”(RWR)
第二节语义学理论中恰当的“指称”概念
2-1 两个概念:“指称”与“指称物”
2-2 克里普克的“说话者指称”与“语义学指称”
2-3 “语义学指称”概念的适当含义
2-4 指称本质上是一种语义学的规定

第二章 关于名字的语义标记
第一节指称功能与第二类语义标记的必要性
1-1具有指称功能的词语及其存在的必要性
1-2 在词库中表达“关于名字的规定”之必要性
第二节可能的指称词项的第二类语义标记
2-1第二类语义标记的内容与表达
2-2 词项与短语之语义表达的基本结构特性
2-3 选择规则及其限制作用
第三节第二类语义标记的性质及其与形而上学存在的关系
3-1第二类语义标记是对名字的描述
3-2 虚构事物的名字与现实的存在

第三章 新指称观念的哲学语义学结果
第一节意义决定语义学指称
1-1心理意向与社会实践决定指称的传统观念
1-2 因果世界与指称决定
1-3 意义产生指称
1-4 指称理论归并到意义理论
第二节新指称观念下两个哲学问题的理解
2-1 否定存在语句
2-2 普特南的孪生地球思想实验

第四章 语义系统与分析性
第一节分析传统中的分析性概念及其批评
1-1 奎因对分析与综合区分的否定
1-2 奎因所批评的分析性与语义学上的分析性
第二节分析性概念及其语义学性质
2-1 分析性概念的若干典型理解
2-2 语义学系统中的分析性概念
2-3 分析性与纯粹语义学的真概念
第三节“猫是哺乳动物吗”:一个哲学问题的重新理解
3-1 问题为何而提出
3-2 在分析性概念基础上对问题的回答

第五章 作为抽象实在的语言和意义
第一节两个基本的概念区分
1-1第一个区分:语言表达的意义与交流中有意义表达的使用
1-2第二个区分:语言表达的意义与意义的历史发生
第二节作为一种实在的意义概念的必要性
2-1意义的实在论与意义的非实在论各自所面对的难题
2-2行为与意义的构造
2-3作为一种抽象实在的意义概念的必要性
第三节作为实在的语言与意义
3-1意义与其他抽象实在的并行存在
3-2语言表达是意义与符号相结合的复合体
3-3语言及意义的存在与时间性
第四节语言与语言的“社会性”
4-1“社会性”概念
4-2“语言社会性”之不同理解
4-3社会中的语言
简短的总结与说明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