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长春中医实践经验录(增编版)
  • 魏长春中医实践经验录(增编版)
  • 魏长春中医实践经验录(增编版)
  • 魏长春中医实践经验录(增编版)
  • 魏长春中医实践经验录(增编版)
  • 魏长春中医实践经验录(增编版)
  • 魏长春中医实践经验录(增编版)
  • 魏长春中医实践经验录(增编版)
  • 魏长春中医实践经验录(增编版)
  • 魏长春中医实践经验录(增编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魏长春中医实践经验录(增编版)

48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沧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睦森、陈蓉蓉 编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6

上书时间2024-05-25

新诚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有划线笔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魏睦森、陈蓉蓉 编
  •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9121092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5页
  • 字数 2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医临床家丛书
【内容简介】
  《魏长春中医实践经验录》荟萃已故名老中医魏长春先生研探医理、临床实践60余年的心得体会。经验总结的自撰文稿与诊治案例,是一部堪称近代中医临床带教的的经典著作。全书分为10卷,收录了医家本人的医论、医案、医话和20多位医界耆宿的学术经验;涉及中医诊断、辨证、治疗等多方面的内容;除单列“效方选辑”卷外。全书共收载其常用验方近百首。
  《魏长春中医实践经验录》还专篇讲述中医养生保健、饮食治病的方法,对大众读者也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魏长春(1898——1987),宇文耀,浙江宁波慈城人(今属宁波市)。初学药业,后学中医,继拜浙东名医颜芝馨为师,1918年悬壶,1956年受聘赴杭,翌年任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省中医学会副会长。1980年被评为主任医师,1983年荣膺浙江省名老中医称号。
  从医6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早年以治疗外感时病为主,后又专攻内伤杂病调治,擅长诊治消化系统疾患及急重症,享有盛誉。曾当选浙江省四届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协常委等职。
  著有《慈溪魏氏验案类编初集》、《魏长春医巢》、《魏长春临床经验选辑》、《中医实践经验录》等,并发表论文数十篇。本书为作者的代表作之一,深受读者推崇和医家好评。
【目录】
魏长春传略
卷一医论选录
熟读精思反复实践
因人施治维护本元
祛邪务尽开郁为先
卷二读书体会
对《内经》“治病必求于本”的体会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中医治病要诀
对《素问·上古天真论》的体会
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调神”二字的体会
对《素问·玉机真藏论》“五实死,五虚死”的体会
读《素问》“五脏已败,其色必夭”的体会
对“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的体会
劳风是外损之源
“久服轻身”亦可作服药见效解
《难经·七十五难》可作内伤病治则
历代名医因生活环境不同各有不同发明
读《内经》但于可信处精研之
读《格致余论》罗太无治久病虚赢有积滞先养后攻的体会
阳明燥渴与少阴厥逆之预后
对汗后脉躁疾为阴阳交死证的体会
对“阳脉之极”的体会
对急劲弦强乃真脏死脉的体会
以校勘考证法读古书
论《医说》所载张仲景治汉武帝消渴之误
对“平人脉缓而迟者多寿,脉急而数者多夭”的体会
《研经言》论中暑与瘪螺痧治法
劳瘵人只知为虚而不知为实蛊胀人只知为实而不识其虚
内外俱伤便是两感
气血凝滞脉络不能贯通衍义
理中汤随证变换示例
《研经言》明药论
用药宜随证重轻
温寒须行气清热要活血
麻口之药亦能麻肺
《宋元明清名医类案》所载陈修园医案乃易思兰医案改名
毒药外敷疥疮之害
卷三师友经验
张禾芬用甘霉消毒丹治阴虚湿痹似劳证
张禾芬治热痧误补腹胀验案
颜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水肿
颜师用雪羹梨汁竹沥治郁怒引动肝风
颜师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妊娠春温
颜师用黄芪苡仁粥治小儿虚体湿热证
颜师用轻剂清肺养胃法治肺劳兼秋燥证
颜师用重剂参附治妇人崩血脱证
颜师治暑热吐血先清解止血后用养肺胃培本验案
宋星斋治疗妇科胎前产后病的经验
黄志棠儿科谈乳儿疾患须查询乳母健康状况
范文甫用乌梅安胃丸和白蜜治胸脘剧痛
范文甫治危证诊趺阳脉
刘达人诊久咳伤肺下见悬痈案
刘达人谈治杂病以保脾胃为主
曹炳章辨舌柔硬以察胃气存亡
胡炳藻谈治疗湿温证要使湿热分离
胡炳藻谈《温疫论》学说二则
严鸿志谈治病要法
张生甫谈《内经》养生祛病法
张生甫谈察舌通变
舒绅斋儿科治麻疹经验
夏思襄外科治疥癣不用毒药外敷
杨楚和治温热病及湿热病经验
徐莲塘用生化汤经验
郑慎安治妇女乳病经验
沈汀舫用张景岳新方治病经验
钟纯泮治结胸证验案
钟纯泮治消渴病验案
王赤南谈血证先清外感后治内伤
莫尚古治肝肾亏损体患痰饮用药法
颜伯卿用桃仁承气汤治胸痹咯血
姚精深用桑皮益元散治暑瘵
郑纯甫治病宗王孟英之法
徐炳南医师治病一方到底不惑
宋鞠舫治疗经验记述
卷四诊断举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卷五辨证论治
昏厥诊治举隅
高血压辨证论治
附验案
胆病治疗经验
胃病诊治与预防
郁证辨治
水肿辨证论治
久病低热审因论治
从流行性感冒谈到外损似痨
麻疹证治
用开胃药也要辨证审因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治法医话二十八则
卷六医案选编
发热
疟疾
咳喘
肝热伏湿
黄疸
呕吐
脘痛呕血便血
泄泻
痢疾
腹痛腹胀
臌胀
淋证
癃闭
水肿
厥证
盗汗
痹证
口眼喁斜
中风



郁证
厥阴头痛
阳痿

瘾瘕
痰阻经络颈歪
卷七效方选辑
方剂漫谈
麻杏薏草汤加绛矾丸治湿热黄胖
加味二金汤治湿热黄疸肿胀
清肝饮治慢性肝炎血分伏湿低热烦躁
豆卷连翘茵陈汤治黄疸型肝炎
疏滞养肝汤治慢性肝炎气郁血瘀证
疏肝散黄汤洽传染性肝炎黄疸变臌
消臌利水汤治湿热夹气成臌胀
瞿鞭四逆散治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
软坚消胀汤治虫臌血臌肝脾胀硬
清肺六二汤治大叶性肺炎
清肺开音汤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
加味桔梗苇茎汤治肺脓疡
三子贞元饮治慢性气管炎咳喘
蛤蚧虫草黑锡丹合生脉散治咳喘自汗脱证
开摄汤治肾虚痰饮咳喘
瞿附通阳汤治阳虚水肿
济生肾气玉壶汤治水臌虚证
导水茯苓汤治水肿喘胀
五叶二根白薇汤治外感伏邪低热
三合散治阴虚体消耗热
五参汤治虚热腹胀
五参五皮饮治脾劳
十全大补汤加驴皮胶大枣治虚体紫斑病
当归四逆加姜萸汤治手术后肠粘连腹痛
金钱开郁散治右胁作痛
醉乡玉屑散治瓜果积滞下利
血余茅根汤治热淋血淋
豆卷玉屏桂枝汤治劳倦伏湿盗汗
麻杏薏草防枝汤治风湿痹
五桑四藤防己汤治痛痹证
五花芍草汤治虚体气郁肝胃失调证
三花二香胃苓汤治脾胃虚弱夹食痛泻
养胃止痛汤治阴虚体胃痛日久证
建理汤治虚寒体溃疡病出血
理中吴萸汤治胃下垂脘腹隐痛
乌梅安胃丸和白蜜泡汁治胸腹剧痛
降压调肝汤治肝阳上升头晕痛
补脑汤治脑虚头晕痛健忘
清震汤治湿热内陷头晕便溏
百合龙琥甘麦大枣汤治脏躁证
百合夏枯草汤治失眠
柔肝消炎汤治肝胀胁痛
滑氏补肝散治肝病日久虚弱证
桂枝茯苓汤治妇女瘕瘕块及子宫肌瘤症
瓜萎汤治乳房胀痛乳痈红肿
芦根饮子治妊娠子嗽
加味生化汤治产后血瘀腹痛
鹭鸶涎丸治小儿百日咳
卷八要药分类
药性气味功用忌宜总诀
要药分类
卷九保健防病
保健防病要旨
对中医学摄生保健学说的体会
心神以静为贵躯体以动为主
男青年要注意节欲保精
妇女须慎防风从下袭而成痼疾
老年须防食伤、药伤
小孩须防外感风寒内伤食积
疾病愈后保健防病常识
慢性病不能光依赖药物
不用药也能愈病
预防药伤提倡食养疗法
卷十饮食治病
食养疗法的起源饮食代药的实践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久病不痊以所喜食物诱之
颜师治久病胃伤用饮食代药用药露代饮
注意饮食调理运用食物治病
从能食与不能食辨病证轻重
食性的改变可以推测身体强弱的转化
问饮食嗜好辨证论治
胃肠不清者应忌食荤腥油腻
治疗胃病应以饮食为主药物为辅
从临床实践看饮食治病的疗效
部分食物性质作用简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划线笔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