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美学史/西学史丛书朱光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方美学史/西学史丛书朱光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新华系统图书,正版特价新书! 天津,河北,无锡,成都四大仓库发货,70%城市次达!

74.1 7.0折 106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顺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光潜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21312928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6元

货号1202002574

上书时间2023-02-15

轻舟飘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有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非常不错,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著有《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歌德谈话录》《文艺对话集》《拉奥孔》等。

目录
序论
部分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章  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一  希腊文化的概况
    二  毕达哥拉斯学派
    三  赫拉克利特
    四  德谟克利特
    五  苏格拉底
    六  结束语
  第二章  柏拉图
    一  文艺对现实世界的关系
    二  文艺的社会功用
    三  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说
    四  结束语
  第三章  亚理斯多德
    一  亚理斯多德——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
    二  摹仿的艺术对现实的关系
    三  文艺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用
    四  亚理斯多德的美学观点的阶级性
    五  结束语
  第四章  亚历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一  贺拉斯
    二  朗吉弩斯
    三  普洛丁
  第五章  中世纪:奥古斯丁,托玛斯?亚昆那和但丁
    一  奴隶社会的解体与封建制度的奠定
    二  基督教的传播和基督教会对欧洲的封建统治
    三  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教会对文艺的仇视
    四  圣奥古斯丁和圣托玛斯的美学思想
    五  中世纪民间文艺对封建制度与教会统治的反抗
    六  但丁的文艺思想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代:薄迦丘,达?芬奇和卡斯特尔维屈罗等
    一  文化历史背景
    二  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领导地位
    三  意大利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四  结束语
第二部分  十七八世纪和启蒙运动
  第七章  法国新古典主义:笛卡儿和布瓦罗
    一  经济、政治、文化背景
    二  笛卡儿的理性主义的哲学和美学
    三  布瓦罗的《论诗艺》,新古典主义的法典
    四  “古今之争”:新的力量的兴起
  第八章  英国经验主义:培根,霍布士,洛克,夏夫兹博里,哈奇生,休谟和博克
    一  培根
    二  霍布士(附:洛克)
    三  夏夫兹博里
    四  哈奇生
    五  休谟
    六  博克
    七  结束语
  第九章  法国启蒙运动:伏尔太,卢骚和狄德罗
    一  启蒙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二  启蒙运动者对文艺的基本态度
    三  狄德罗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第十章  德国启蒙运动:高特雪特,鲍姆嘉通,文克尔曼和莱辛
    一  德国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
    二  几个先驱人物
  第十一章  意大利历史哲学派:维柯
    一  十八世纪意大利历史背景和文化概况
    二  维柯的生平和思想体系
    三  维柯的基本美学观点
    四  对维柯的评价
第三部分  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
  甲  德国古典美学
    第十二章  康德
      一  康德的哲学思想体系
      二  《判断力批判》
      三  结束语
    第十三章  歌德
      一  歌德的时代和他早年的文化教养
      二  歌德美学思想中几个中心概念
      三  结束语
    第十四章  席勒
      一  《论美书简》和《审美教育书简》
      二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三  结束语
    第十五章  黑格尔
      一   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辩证法,它与过去哲学传统的关系以及它的内在矛盾
      二  黑格尔美学的几个基本观点
      三  结束语
  乙  其它流派
    第十六章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学(上):别林斯基
      一  文化历史背景
      二  别林斯基的思想转变问题
      三  别林斯基的美学观点
    第十七章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学(下):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  车尔尼雪夫斯基与别林斯基的关系,他的哲学基础
      二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黑格尔派美学观点的批判
      三  车尔尼雪夫斯基所建立的美学观点
      四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上的功绩和缺点
    第十八章  “审美的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费肖尔,立普斯,谷鲁斯,浮龙·李和巴希
      一  移情说的先驱:费肖尔父子
      二  立普斯
      三  谷鲁斯
      四  浮龙·李
      五  巴希
      六  结束语
    第十九章  克罗齐
      一  克罗齐的哲学体系
      二  克罗齐的基本美学观点
      三  结束语
  丙  结束语
    第二十章  关于四个关键性问题的历史小结
      一  美的本质问题
      二  形象思维:从认识角度和实践角度来看
      三  典型人物性格
      四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附录:简要书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