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 战国时代文汇出版社池上裕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织丰政权与江户幕府 战国时代文汇出版社池上裕子

新华系统图书,正版特价新书! 天津,河北,无锡,成都四大仓库发货,70%城市次达!

23.8 3.1折 78 全新

仅1件

北京顺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池上裕子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34453

出版时间2021-05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432页

定价78元

货号1202351589

上书时间2022-12-21

轻舟飘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特价正版新书,无翻阅,无划线,无笔记! 新华库房直接发出!品相有保证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节 信长上洛 拥戴义昭上洛 永禄十一年(1568)七月,织田信长将朝仓义景庇护下的足利义昭迎到美浓。九月七日,他终于动身上洛。此时是信长三十五岁的秋天。他以拥戴义昭为将军、再兴室町幕府为名义,率领尾张、美浓、伊势各地的大军经琵琶湖东岸南下。敌对的江南战国大名六角承祯(义贤)、义治父子不战败退,本城观音寺城被信长接收。 二十六日,信长进入京都,但为了攻打三好三人众的城寨,他继续挥军西进,跨越桂川,攻陷山城胜龙寺城(今京都府长冈市),然后又进军摄津,攻陷芥川城(今大阪府高槻市)和越水城(今兵库县西宫市),打退了三好三人众。盘踞在池田城(今大阪府池田市)的池田胜正献上人质投降。由此,信长控制了京都的西大门,于十月十四日携义昭返回京都。十月十八日,义昭终于如愿以偿地坐上第十五代将军之位,并出任从四位下、参议左近卫权中将。 战国乱世由此迎来优选的转机。这并不是说信长名副其实地复活了中央政权——幕府和将军,而是说他在摸索构筑新政权的同时,以统一天下为明确目标不断前进——这样一种战国大名权力挺进京都一事本身具有意义。有一种不同的观点认为,信长上洛很初的目的是复兴幕府和朝廷非常不错、用自己的力量来维持幕府体制,而并非要建立独立的政权(至少在天正三年以前如此)。确实,此时信长实现了幕府形式上的复兴。但笔者认为信长真正的目的并不在此。为了说明这点,让我们把历史的指针往回拨一下。 将军及上洛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将军和上洛对战国大名来说具有何种意义。 实际上,信长初次上洛是在此前的永禄二年二月,当时只带了很少的人。时间是桶狭间之战的前一年,信长连尾张一国都还没有接**定。他为何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洛,其目的并不明确。据《信长公记》(信长的臣下太田牛一所著信长传记)记载,当时信长游览了京都、奈良、坍等地,拜会了第十三代将军足利义辉。从两个月后以及六年前曾两次上洛的越后长尾景虎(上杉谦信)的行动来看,《信长公记》的记述应该基本无误。 足利义辉在前一年的冬天结束了近江朽木谷的亡命生活,回到京都,但细川等管领家已经失去统治能力,三好长庆正在着手创建自己的独立政权,所以足利义辉的权力基础很好脆弱。因此,他试图模仿室町时代各国守护驻京拱卫将军那样,让战国大名上洛来支持自己的政权。足利义昭后来也是这种想法。作为一个没有自己直属部下、没有常备军力的战国时期将军,这也是无奈之举。所以他一直催促各国大名上洛。 永禄二年,长尾景虎拜见足利义辉,表示愿意效忠。足利义辉很好感激,也对长尾景虎寄予很大期待。但是长尾景虎也和其他战国大名一样,更加看重本国的安全,没有在京长居的余力。于是将军命令互相敌对的大名和解。他的逻辑是:大名因为互相争斗而不能长时间离开自己的领地,所以只要他们和解,就可以全体上洛、效忠将军。 将军的这一行动并非接近没有意义。诸大名大概会回答说,虽然想听从将军的命令,但无奈敌人挑起战争,所以不得不应战。他们并非故意无视将军,只要于己有利,大名们也有意响应将军的召唤。毕竟,他们也需要大义名分来正当化自己发动战争、侵略别国的行为。而在他们的认识里,能给自己提供这种大义名分的便是将军和朝廷。比如说,长尾景虎就因为向将军表示效忠而获得了正当化其出兵关东和信浓(川中岛)行为的“御内书”,而他上洛的优选的目的就在于此。织田信长家虽然坐拥那古屋等城寨,但从门第上看也不过是一个守护代的家臣,是从其父亲织田信秀一辈才开始发家的。所以信长上洛,目的大概也是为了和将军搞好关系,正当化自己对尾张的统治。 尽管如此,也不能说战国大名们想要维持室町幕府和守护体制。长尾景虎和织田信长已经从守护家篡夺了领国的统治权,对室町时代的体制来说,他们本身就是一种异质的存在。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对领国的统治——这一点与其他时代不同,是战国时代的特征之一。然而事实上,在凭实力夺取之后,或者在夺取的过程中,很多人还是会从与朝廷、将军的联系当中寻找正当性,甚至向朝廷索要官位(而不是相反)。与此同时,还产生了不想给予敌人这种正当性和名分、想要夺走甚至独占的意向。因此,战国大名为了不失去与中央政权和非常不错的联系,就变得对中央政局很好敏感,从不怠慢收集相关情报。这是很多战国大名的共同特征。 P2-6

作者简介
何晓毅,1961年生于陕西省长安县北留村。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就职于西安外国语学院。1987年赴日留学。现为日本国立山口大学教授。主要译著有《文学部唯野教授》、《先秦社会与思想:试论中国文化的核心》、《丰臣秀吉》、《中国化的日本》、《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合译)、《日本味道》、《新史太阁记》(《丰臣秀吉》修订改版)等。主要监译有《铃木敏文的感情经济学》、《铃木敏文的统计心理学》、《孙正义与软银帝国》(预)等。主要日文著作有《世界の歷史と文化:中国》(合著)、等。

目录
章天下布武

 节信长上洛

 第二节将军与信长——打错算盘的双头政治

 第三节反信长同盟的结成与解体

 第二章信长与都市、流通

 节长岛、长筱、越前攻略

 第二节修筑安土城

 第三节使用金银的经济

 第三章遭遇挫折的人间之神

 节濑户内海势力集结

 第二节本能寺之变

 第三节天下人的构想

 第四章关白政权成立

 节天下布武路线的转换

 第二节就任关白

 第三节总无事令与平定战

 第五章检地与刀狩

 节重新研究太阁检地

 第二节刀狩令与海盗停止令

 第三节身份法令与基督教禁止令

 第六章村落社会

 节村落自治与领主

 第二节百姓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农道与兵道

 第七章丰臣秀吉的重商政策与都市发展

 节对流通和贸易的促进和掌控

 第二节创造新的都市空间

 第三节豪商的活跃与町人自治

 第八章出兵朝鲜与政权动摇

 节丰臣秀吉的外交政策

 第二节侵略战争的强制实行与破产

 第三节丰臣政权的末路

 第九章江户幕府成立

 节关原合战

 第二节征夷大将军的政权

 第三节大坂之阵

 结束语

 附录

 年表

 参考文献

 出版说明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特价正版新书,无翻阅,无划线,无笔记! 新华库房直接发出!品相有保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