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晋建康城市权力空间:兼对儒家三朝五门观念史的考察
  • 东晋建康城市权力空间:兼对儒家三朝五门观念史的考察
  • 东晋建康城市权力空间:兼对儒家三朝五门观念史的考察
  • 东晋建康城市权力空间:兼对儒家三朝五门观念史的考察
  • 东晋建康城市权力空间:兼对儒家三朝五门观念史的考察
  • 东晋建康城市权力空间:兼对儒家三朝五门观念史的考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东晋建康城市权力空间:兼对儒家三朝五门观念史的考察

15 3.8折 39 九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庞骏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号4层

上书时间2023-07-27

墨香书缘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庞骏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4134518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8页
  • 字数 316千字
【内容简介】
《东晋建康城市权力空间--兼对儒家三朝五门观念史的考察》(作者庞骏)是关于中国古代都城空间制度方面的基础性研究。主要探讨两个话题:一是对东晋建康都城空间与中国古代都城空间模式之关系进行讨论。从都城规划思想、皇权政治制度、建筑实体空间等三个层面探讨东晋都城的规划特色;并重点解析建康都城中的宫城权力空间的形成、演变过程,揭示古代宫城制度所体现的政治实用、文化象征两大功能。二是探讨中国古代都城权力空间规划特征的成因,尤其是儒家仁政思想下的三朝五门观念的形成、内容、性质,及它所承载的顺天应民终极文化价值等。《东晋建康城市权力空间--兼对儒家三朝五门观念史的考察》由序言、正文、余论三部分构成,正文共分四篇。第一篇探讨都城内外部政治空间。首先,从国家政权控制的角度剖析都城的地位与作用,影响都城规划的思想和原则。其次,指出东晋江南定都的利与弊,它对都城建设、发展的深远影响。再次,从一般的城市物质构成出发,探讨建康都城形制、都城六门制度及空间发展轨迹等。第二篇对都城内部空间中的核心权力空间——宫城制度进行考察。首先,比较了作为周汉典型政治制度的内(中)外朝制度与汉儒复古《周礼》理想王朝都城模型规划下的三朝五门制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其对宫城制度的影响,儒学三朝异于匠师三朝。从现实空间的实用功能和政权的合法性象征物两个层面解析宫城规划的主导思想。其次,从现实实用空间入手,具体考察宫内主要机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趋势。第三篇对另一核心权力空间东宫进行探讨,从东宫的位置和宫内建筑名称、格局了解东宫空间的特征。 第四篇对都城礼制中的郊祀加以重点探讨。余论对东晋建康城市重要权力空问的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本书以东晋建康为例,主要探讨了儒学三朝与匠师三朝的异同,分析东晋建康城市重要权力空间的特征及成因。建康都城是统治者实行“仁治”合法性统治工具,儒家礼制理想与王权政治现实交媾的复合产物,体现了形神兼备的城市整体设计理念。
【作者简介】
庞骏,女,1969年12月出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历史博士后。现为上海对外经贸学院会展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文化,城市遗产保护与利用等。曾在《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建筑学报》、《城市规划》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
【目录】
序言 1.研究目的与意义 2.几个基本概念界定 3.中国古代的权力空间 4.文献综述 5.当代研究现状1 都城制度 1.1 建康都城制度与东晋政权立国江南 1.1.1 古代都城形制的制约因素 1.1.2 城与国 1.1.3 东晋建康都城的选址 1.1.4 短暂的江南二都制时代 1.2 建康都城形制 1.2.1 建康城的历史回顾 1.2.2 东晋建康都城形制 1.2.3 建康城市空间规模 1.3 都城六门制度 1.3.1 六门制度 1.3.2 都城军政2 宫城制度 2.1 宫城形制研究起点 2.1.1 一个基本问题:主殿是否南北朝向 2.1.2 考古学上的先秦宫城形制 2.1.3 西周至唐的内外朝 2.2 两汉至南北朝官僚政治制度 2.2.1 两汉的中外朝官僚政治制度特点 2.2.2 西晋的中外朝 2.2.3 北魏的内外朝 2.2.4 北齐邺宫三朝之制 2.3 东晋宫城形制 2.3.1 东晋建康宫城制度 2.3.2 微观考察:宫城正南门问题的提出 2.3.3 比较:礼制空问与现实政治空间视野下的宫城正南门 2.3.4 南朝建康的中外朝与宫中政治 2.4 儒学三朝与匠师三朝 2.4.1 儒学观念变迁史下的三朝制度 2.4.2 三朝五门与宫城内外的南北空间序列结合关系 2.4.3 外朝空间 2.4.4 内朝空间3 东宫城 3.1 前朝储君宫室简况 3.1.1 西汉储君宫室不固定 3.1.2 东汉储君宫室 3.1.3 西晋洛阳储宫位置进一步固定在皇宫之东 3.2 东晋建康东宫 3.2.1 东宫位置变迁 3.2.2 南朝的东宫制度 3.2.3 东晋东宫主体建筑格局略考 3.2.4 东宫官署机构建筑 3.2.5 东宫官制发展趋势及特征对东宫官署建筑的影响4 都城郊祀礼仪与礼制建筑 4.1 都城礼仪 4.1.1 东晋的礼仪制度内容与特点 4.1.2 郊坛的起源 4.2 东晋郊坛制与礼仪路线 4.3 郊坛制度对城市内部交通路线的影响余论 1 建康城市权力空间特色形成的儒道政治文化原因分析 2 建康城市权力空间特征、影响分析参考文献后记图片目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