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研究
  • 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研究
  • 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研究
  • 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研究
  • 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研究
  • 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研究

100 九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单智勇、石文昌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

上书时间2024-06-17

黄金书楼的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单智勇、石文昌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3
  • 版次 1
  • ISBN 9787030243003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9页
  • 字数 24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网络与计算机安全丛书
【内容简介】
操作系统安全性是计算机安全的重要基础,要妥善解决日益泛滥的计算机安全问题,必须有稳固的安全操作系统作后盾。《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研究》专门介绍作者近年在操作系统访问控制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强制访问控制和角色访问控制,支持多安全政策的访问控制框架和访问控制管理,以及新型访问控制——可用性访问控制和可生存性访问控制等。书中所述大部分内容已经应用到商品化安全操作系统中,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研究》可供操作系统和信息安全研究者及相关专业高校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单智勇,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操作系统、信息安全和虚拟机技术。从事操作系统研究近十年,先后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多项操作系统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在重要国际会议、学报和核心期刊发表操作系统相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石文昌,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安全、可信计算、系统软件与虚拟机技术。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保密专委会委员,开放系统专委会委员,系统软件专委会委员,IEEE会员。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现代操作系统面临的挑战
1.2操作系统访问控制

第2章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研究概述
2.1基础理论的形成
2.1.1访问控制抽象
2.1.2引用监控机
2.1.3BLP模型
2.1.4权能与访问控制表
2.1.5操作系统保护理论
2.2访问控制模型
2.2.1概念辨析
2.2.2安全模型描述
2.2.3安全模型比较
2.3访问控制框架
2.3.1基于策略描述语言的FMP
2.3.2基于安全属性的FMP
2.3.3基于统一模型的FMP
2.3.4FMP比较
2.4安全操作系统
2.4.1安全Multics
2.4.2LinusIV系统
2.4.3安全Xenix系统
2.4.4SystemV/MLS
2.4.5安全TUNIS系统
2.4.6ASOS系统
2.4.7基于Mach的DTOS安全操作系统
2.4.8基于Fluke的Flask安全操作系统
2.4.9基于Linux的SE—Linux安全操作系统
2.4.10中国安全操作系统研究
2.4.11红旗安全操作系统

第3章强制访问控制
3.1多级安全策略的适应性实施方法
3.1.1二层判断空间划分
3.1.2BLP模型的形式化框架简述
3.1.3ABLP实施方法理论框架的建立及其正确性证明
3.1.4ABLP实施方法解释
3.2安全策略格与多级安全策略
3.2.1安全策略格的定义方法
3.2.2多级安全策略的历史敏感性
3.2.3DTOS安全策略格的修正
3.2.4小结

第4章角色访问控制
4.1引言
4.2扩展RBAC96模型
4.3OSR模型的形式化描述
4.3.1有关角色、用户、进程和可执行文件的定义
4.3.2有关客体的定义和规则
4.3.3有关操作的定义和规则
4.3.4有关权限的定义和规则
4.3.5模型中的关系
4.3.6进程角色集合变化规则
4.3.7访问决策的规则与定理
4.4OSR模型实现
4.4.1GFAC实施部分
4.4.2Capability实施部分
4.4.3系统缺省状态的确定
4.4.4继承关系和限制关系的实现
4.4.5安全管理
4.5小结

第5章可用性访问控制
5.1提出问题
5.2模型描述
5.2.1定义
5.2.2保护规则
5.2.3感染传播规则
5.2.4关键标志传播规则
5.2.5总体描述
5.3模型分析
5.3.1安全性分析
5.3.2兼容性分析
5.3.3易用性分析
5.4模型实现
5.5模型评价
5.5.1安全性测试
5.5.2兼容性测试
5.5.3性能测试
5.6与DTE模型的关系
5.7小结

第6章可生存性访问控制
6.1可生存性访问控制
6.2TTC模型
6.3模型证明
6.4模型应用
6.5模型比较
6.6小结

第7章访问控制框架
7.1扩展GFAC
7.1.1引言
7.1.2访问的三层模型及二项缓冲机制的提出
7.1.3带二项缓冲机制的通用访问控制框架
7.1.4DGFAC在RFSOS中的实施
7.1.5性能评价
7.1.6小结
7.2环境适应的多策略支持框架
7.2.1引言
7.2.2评价准则
7.2.3Guards框架的提出
7.2.4Guards框架的描述
7.2.5Guards在RFSOS中的实现
7.2.6Guards与FLASK的比较

第8章访问控制管理
8.1访问控制的管理
8.1.1引言
8.1.2CC标准下的安全管理要求
8.1.3SAMSOS及其实施
8.1.4SAMSOS与FMP的结合
8.1.5结果评价
8.2安全属性的撤销
8.2.1引言
8.2.2安全属性即时撤销分析及框架
8.2.3属性撤销框架在RFSOS安全操作系统中的实施
8.2.4性能影响分析
8.2.5小结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