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听证制度研究:行政法与法经济学的双重视角/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前沿文库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价格听证制度研究:行政法与法经济学的双重视角/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前沿文库

正版 价格听证制度研究——行政法与法经济学的双重视角

12.25 2.5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尹少成 著;喻中 编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

上书时间2024-06-16

京书苑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库存书放心购买
商品描述
E11-06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尹少成 著;喻中 编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2076841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前沿文库
【内容简介】
  《价格听证制度研究:行政法与法经济学的双重视角/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前沿文库》的选题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展价格听证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检索发现,当前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听证制度,而对价格听证的研究明显不足。作为行政听证的一种重要形式,价格听证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实际上与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有着密切联系。因而,从听证制度相关理论入手,结合国外关于听证和价格听证的相关理论,采取多学科的视角,可以进一步深化价格听证制度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藩篱。关于听证和价格听证的研究传统主要从行政法视角展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理论研究的滞后。而事实上,价格问题本身是一个经济问题。因而,如果能将法学和经济学相结合,运用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研究价格听证问题,无疑有利于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藩篱,挖掘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因此,采取法学和法经济学双重视角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打破法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学科藩篱。
  三,促进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价格听证作为政府价格决策中的一项重要程序,对于价格决策的民主、科学和透明意义重大。但是,当前价格听证正面临社会公信力严重不足的窘境。通过对当前价格听证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结合国外价格听证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完善我国价格听证制度提供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因而,本研究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尹少成,男,1986年生,湖南衡阳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行政法、政府规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法学会、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各1项;在《法学杂志》《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学术论坛》《行政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曾获第十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二等奖、第四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全国高校论文竞赛”一等奖。
【目录】
总序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价格听证制度的法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听证制度的起源及其法理基础
一、听证制度的起源
二、听证制度的法理基础
第二节 听证制度的价值分析
一、听证对行政主体的价值
二、听证对行政相对人的价值
第三节 价格听证的内涵及基本原则
一、价格听证的内涵
二、价格听证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价格听证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法经济学:理论与方法
一、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法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三、法经济学的基本定理
四、法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 法经济学进路下的价格听证制度
一、成本收益分析与价格听证
二、信息不对称与价格听证
三、外部性与价格听证

第三章 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第一节 我国价格听证的历史沿革
一、初步探索阶段
二、立法规范阶段
三、实际应用阶段
第二节 我国价格听证的现状
一、立法现状
二、实践现状

第四章 我国价格听证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价格听证定位不够明确:听取意见会或价格决策会
二、听证主持人独立性、中立性不足
三、听证会参加人遴选机制不科学
四、听证会程序设计存在缺陷
五、听证中信息严重不对称
六、听证笔录的效力不明确
七、听证后意见回应和救济机制缺失

第五章 价格听证制度的域外考察及启示
第一节 价格听证制度的域外考察
一、美国
二、英国
三、德国
四、法国
五、日本
第二节 域外考察的启示
一、重视听证在价格决策中的作用
二、规范价格听证的程序
三、增强听证会主持人的独立性
四、扩大非正式听证的适用范围
五、明确听证后的价格决策及反馈程序

第六章 完善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思考
一、重新阐释价格听证的性质和定位
二、增强听证会主持人的中立性、独立性
三、完善听证会参加人的遴选机制
四、改革价格听证的程序——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运用
五、消弭价格听证中的信息不对称
六、明确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引入案卷排他原则
七、完善价格听证中意见回应和救济机制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库存书放心购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