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研究/部门宪法学系列丛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研究/部门宪法学系列丛书

正版 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研究

11.5 2.5折 46 全新

库存9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刚志、钱宁峰、管华 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

上书时间2024-06-02

京书苑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库存书非二手无翻阅
商品描述
E10-27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刚志、钱宁峰、管华 著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4
  • 版次 1
  • ISBN 9787562074816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7页
  • 字数 2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部门宪法学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弱势群体权利得到保护,对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多数国家的宪法、法律和国际人权公约中直接或者间接地规定了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纳入宪法司法保护轨道。《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研究/部门宪法学系列丛书》首先对弱势群体的宪法权利的一般原理进行了论述,包括释义、类型和保护三方面内容。然后,对老年人、儿童、妇女、城市贫困人群和农民等弱势群体的具体宪法权利进行了论述和研究。
【作者简介】
  周刚志,男,1977年2月出生,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宪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中国文化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东北大学人社科学院、刑事司法学院访问学者;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沙市法学会常务理事,2013年入选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
  主要从事宪法、文化法、财税法的研究、教学工作,已在《法学评论》《法商研究》《税务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CSSCI等核心刊物2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文化法律体系及其实施机制研究”(14AZD145)、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国家文化法制体系研究”(15ZD03),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财政转型的宪法原理”(11FFX031)、司法部项目“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研究”(09SFB2016)等国家、省部级项目8项,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4本,参编各类法学教材10多本。《公法学刊》主编(法律出版社出版),“部门宪法学系列丛书”总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钱宁峰,1975年生,江苏省常熟市人,法学博士,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现已在《法律科学》《中外法学》《法学》《法商研究》《政治与法律》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出版专著《统治权类型:权力一元化法律文化观的宪法表达》和《行政组织法立法论研究》。
  
  管华,1977年生,河南省光山县人,法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人权研究院副院长,教育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校“党内法规研究”青年学术创新团队主持人。中国宪法学会理事,中国立法学会理事,《陕西学前教育条例》主持起草专家。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法学评论》《中国教育法制评论》发表论文数十篇,专著《儿童权利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权利与保障》(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目录】
总序
导论 “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的文化基础
一、欧美“弱势群体”宪法权利之文化基础
二、中国“弱势群体”宪法权利之文化基础
三、“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弱势群体宪法权利
结语

上编
第一章 弱势群体宪法权利之释义
第一节 宪法权利的概念与性质
一、宪法权利之概念辨析
二、宪法权利之性质辨析
第二节 弱势群体的概念与类型
一、“弱势群体”之社会学内涵
二、弱势群体的宪法学内涵
三、弱势群体的宪法类型
第二章 弱势群体宪法权利之类型
第一节 宪法权利之类型及体系
一、伯林的自由类型理论与宪法权利类型学说之区别
二、耶利内克的公法地位论对宪法权利类型学说之影响
第二节 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的类型及体系
一、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的基本体系:中国公民与国家间权利义务关系之规范基础
二、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的法律保护:中国公民与国家间权利义务关系之法规分析
三、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的制度保障:中国公民与国家间权利义务关系之经济分析
第三章 弱势群体宪法权利之保护
第一节 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的范围与限制
一、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的范围
二、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的限制
三、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的正当性
第二节 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的制度保护
一、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的行政保护
二、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的司法保护
结语

下编
第四章 老年人的宪法权利及其保护
第一节 作为宪法权利主体的老年人
一、宪法上的“老年人”
二、宪法上的“老年人权利”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与老人宪法权利的制度保护
一、“人口老龄化”与老人宪法权利保护的困境
二、老年人宪法权利的制度保护
第五章 儿童的宪法权利及其保护
第一节 作为宪法权利主体的“儿童”
一、“儿童”年龄的法律界定
二、定义“儿童”的法理依据
三、我国“儿童”年龄上限的界定
第二节 儿童的特殊弱势与弱势儿童权利的保障
一、儿童的特殊弱势
二、弱势儿童的“权利贫困”
三、儿童权利的保障
结语
第六章 妇女的宪法权利及其保护
第一节 作为宪法权利主体的“妇女”
一、妇女的界定
二、妇女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妇女的弱势群体特征
四、妇女成为弱势群体的根源
第二节 妇女的宪法权利清单及其实施状况
一、妇女的政治权利
二、妇女的文化教育权益
三、妇女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
四、妇女的财产权益
五、妇女的人身权利
六、婚姻家庭权益
余论
第三节 妇女宪法权利的制度保护
一、妇女宪法权利的立法保护
二、妇女宪法权利的行政保护
三、妇女宪法权利的司法保护
第七章 城市贫困人群的宪法权利及其保护
第一节 城市贫困人群的界定、现状和特征
一、城市贫困人群的界定
二、城市贫困人群的现状
三、城市贫困人群的特征
第二节 城市贫困人群的宪法权利分析
一、城市贫困人群的政治权利
二、城市贫困人群的经济权利
三、城市贫困人群的社会权利
四、城市贫困人群的文化权利
第三节 城市贫困人群的宪法权利的制度保护
一、城市贫困人群宪法权利的立法保护
二、城市贫困人群宪法权利的行政保护
三、城市贫困人群宪法权利的司法保护
第八章 农民的宪法权利及其保护
第一节 宪法上的“农民”概念及其宪法权利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农民”概念
二、中国现行宪法文本中的“农民”概念
三、中国宪法上“农民”权利的保护
第二节 农民工的宪法权利及其保护
一、立法滞后:中国立法中农民工宪法权利保护的漏洞
二、宪法失能:农民工宪法权利保护欠缺的制度根源
三、制度重构:农民工权利保护之宪法前瞻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库存书非二手无翻阅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