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真的了解中医吗? 全新塑封
  • 你真的了解中医吗? 全新塑封
  • 你真的了解中医吗? 全新塑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你真的了解中医吗? 全新塑封

22 4.6折 48 全新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裕民 著

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平装

货号T6

上书时间2024-06-19

捡漏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裕民 著
  • 出版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3
  • ISBN 9787567915060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中医中药乃中华民族之瑰宝,在历史长河中,她护佑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新时代的疫情当中,她更是发挥了其胜过西医现代手段无法企及的功用。然而,就是这样的瑰宝,曾被质疑甚至被声讨退出医学舞台,对于她的争议为何如此之多之深?中医的优势是什么?中医有待提高之处有哪些?医学和科学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讨论这些问题是否可以做到客观、冷静?此书是解答这些问题的经典之作,本书作者何裕民教授以他广阔的视角、雄厚的知识储备从哲学、医学、科学以及历史等多角度进行阐发,并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向读者将这些问题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目录】

序1:中医,站在山顶才能看到的风景

 

序2:从头越······

 

 

 

第一章、诺奖获得者告诫说:你我都需“慢思考”

 

一、从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尔:人是理性的吗?

 

二、临床诊断思维中哪一种方式占主导:是本能?还是“应该”?

 

三、权威结论:诺奖研究提示人在多数情况下是非理性的

 

四、身为国人,你真的了解中国吗?

 

五、亟需确立一些思维底线及基准

 

1、180年来的中国国势跌宕起伏

 

2、这既源自内忧,更困于外患

 

3、过激反应:否定一切传统

 

4、清流浊水,全盘接受

 

5、月亮是西方的圆

 

6、我们找到了发展之路,但民族精神心理呢?

 

7、接续传统,复兴国学,吾当奋而有为

 

8、医学关照文化,文化反观医学:亟需整合考量

 

六、一些预设的相关前提及基本观点

 

1、民族发展无法摆脱文化的滋养

 

2、多元文化是世界常态,不同健康方式并存也非坏事

 

3、医学,本质上是一类生活方式

 

4、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生老病死等健康生存技术(医疗)

 

5、通向未来文明之路不止一条

 

6、重要的是看待世界方法及思维模式

 

 

 

第二章、历史:可以告诉你可信结论

 

一、以史为鉴:人类最好的老师

 

二、历史如是述说:很多文明/民族因疫病而衰败

 

三、是病菌与枪炮、钢铁,改变了人类命运进程

 

四、欧洲疫病史,同样惨不忍睹

 

五、中国人口变迁及疫病史启示录

 

六、有比较,才会有自豪及自信

 

七、历史人口学权威如是总结

 

八、定论:历史上,天佑中华有中医

 

第三章 抵御外感,中医药可提供矛与盾

 

一、除“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外,至少还要有“矛”与“盾”

 

二、史界定论:人类消灭天花,源自中医做法

 

1、史上杀人最多的疫病:天花

 

2、源自中医的“人痘”接种术

 

3、英国医师改良后的“牛痘接种”,现代免疫学之始

 

4、人类唯一一次战胜一种疫病,原创于种“痘”

 

三、值得珍视的近/现代人类抗疫之艰辛历程

 

1、晚晴中国疫病“攻防”之鸟瞰

 

2、古人的经验,是值得珍视的

 

3、20世纪中医抗击疫病之简史

 

四、一战以降,世界阻击疫病之简史(需修改,去重复)

 

四、蒲老治乙脑很有效却不科学?――需要改变的是评价尺度

 

1、谈乙脑而色变

 

2、同为乙脑,仅因“岁气”不同而处理有异 

 

3、是高明的中医呢?还是非科学的?

 

4、其实,这是不同思维模式/类型之异

 

五、鲜活的现实:从SARS说起,中医药还是很管用的

 

1、SARS事件的反思:粤港的不同结局

 

2、沉痛的教训:明明有后发优势,北京何以如此被动?

 

3、一味“征服”后之后果:患者能承受吗?

 

4、SARS事件后的国家科技部总结报告

 

① 降低了死亡率  

 

② 降低了治疗成本

 

③ 减少了后遗症

 

5、本质上,还是认知模式之差异  

 

六、作为旁证:借助中医药援非抗“埃博拉”,同样有效

 

七、2020年的新冠病毒,对医学是新的“大考”

 

八、甘肃,综合实力不占优势,何以新冠肺炎防控遥远领先?

 

九、被看好的抗病毒药:临床研究结论居然“无效”

 

十、中医药防范疫病,并不都在于直接“对抗”

 

十一、对抗“炎症瀑布”的最新解:提高“疾病耐受性”

 

十二、人类与疫病的抗争:长期进行中,永无休止

 

十三、多余的话:此领域并非中医药最大优势所在

 

第四章  面对内伤杂症:中医药可助你调整适应

 

一、中医药真正优势:在于慢病及复杂性疾病之防控

 

1、调查研究结论:中西医学临床各有短长

 

2、慢病求中医,强大民意背后的

 

3、给宽松的若干年,中医药会拿出傲人成绩的

 

二、难治性疾病管窥:胰腺癌的中医药治疗

 

1、公开下战书,但对方没能应战

 

2、胰腺癌患者中西医治疗的总体情况比较

 

3、胰腺癌患者按照疗法分组的疗效比较

 

4、胰腺癌纯中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组别疗效比较

 

5、中医药为主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6、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六、优势在于中医学的慢病纠治模式

 

1、几位博士不约而同的胰腺癌临床疗效结论

 

2、《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的追踪

 

3、中医医疗论文必须写在临床诊疗中

 

4、资深临床中医师,各有千秋

 

5、优势在于看问题的模式

 

四、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同样具有 

 

1、从CA注 到AD,中医药只有应对难题,才能回应社会需求

 

2、阿尔茨海默病之防治,初战告捷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

 

②认知功能

 

3、典型案例:家属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4、何以能独辟畦径,对退行性病变(AD)“逆流行舟”

 

①痰湿型

 

②精血不足型

 

③肝郁型 

 

④瘀血型

 

⑤外伤型

 

5、模式的互补,方是人类健康事业之幸事

 

五、退行性骨病变,动不动手术,还是可以另行选择?

 

1、一位逃脱了癌魔的藏民,却深陷踝关节大手术之窘境

 

2、膝骨关节炎,完全可换一种思路,以非创伤性治疗为主

 

3、应对农耕伤损经验丰富,非创伤性治KOA,中医药疗效突出

 

①中医药内服疗法 

 

②针刺疗法

 

③灸法

 

④推拿手法

 

⑤中药外用

 

⑥中医综合疗法

 

 4、KOA疗效各家大拼比,各秀所长

 

(1)青海省中医院的李选民医师

 

(2)甘肃省宋贵杰教授

 

(3)重庆刘渝松医师等

 

(4)何峰医师等治疗KOA

 

5.中医综合治疗KOA疗效的Meta分析: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

 

六、系统性疲劳不耐症(SEID),城市新“瘟疫”,如何应对?

 

1、为什么病名不断被更替,不断被强调!

 

2、何以重新命名,说明新“瘟疫”之错综

 

3、重启研究,激起了全球巨大关注

 

4、借助中医智慧,可对SEID的防范提出“中国方案”

 

七、一个严重肺疾患者的前后对照启示录

 

八、借助中医理论精髓,理性地深究特点,以引领未来

 

1、内伤杂病的主要特点

 

2、应对:只能求之以缓,不讲治愈,只讲控制

 

3、内伤杂病成因的共性规律

 

(1)慢病“成因”的演化医学观点

 

(2)防范,需生态医学之举措

 

(3)与分形理论相通,慢病背后有共通规律

 

(4)有机论、结构论,到可塑论

 

(5)躯体有智慧,调动躯体智慧才是防治疾病之上上策

 

(6)对慢病过度干预,属有违底线的鲁莽行为

 

九、方式活泼多样,中医诊疗不像“衙门”那般冷酷

 

1、让医疗变得可爱可亲,向“好医学”靠拢

 

2、中医临床医疗纠纷就是少,何也?

 

3、从快乐门诊说起,希望酝酿“快乐医疗” 

 

4、形式的多样化、轻松化,提升了慢病之疗效

 

十、五大资源:亟需很好整理、开发、弘扬  

 

1、国家层面的战略认识:中医学是“五大资源”合一

 

2、要让中医药学老枝吐新芽,其路漫漫

 

 

 

第五章 “真正优秀的西医从不排斥中医”

 

一、从排斥到挚爱――笔者的医学探索历程

 

1、科学的第一精神是批评与质疑

 

2、讨论的两大基点:历史主义与不断自我更新

 

3、因排斥曾放弃读中医专业研究生

 

4、是什么,促使了我的改变呢?

 

5、转身后的“自白”

 

二、作为当代西医学大咖,他们为何力挺中医?

 

1、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力挺中医,理由有四点

 

2、 钟南山:新冠肺炎肆虐,“中医一开始就要介入”

 

3、肿瘤院士不约而同的呼声:必须重视中医药的运用

 

(1)肿瘤内科治疗鼻祖:我对中西医结合情有独钟

 

(2)白血病院士:称自己“是个中药迷”

 

(3)肝胆外科先行者:辨证论治才能够显著提高肿瘤患者的疗效

 

(4)国际肝癌协会主席、外科大夫:术后中药调理方开得好

 

(5)分子机理研究院士:也许中药会在抗肿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4、当代西医师对中医认识:临床阅历越丰富,认识越客观

 

三、海外医学家坦陈:当代人类不能缺乏中医!

 

1、对待中医药,日本韩国医学界的态度是参照

 

2、德国医学教授如是说:当代人类不能缺乏中医!

 

四、医学外的学者:透过迷雾的清晰认识

 

1、制度经济学家:中医药“输在缺乏验证理论的支持条件”

 

2、两种应对模式之异:“科学合理(人类)的” PK “自然合理的”

 

3、科学哲学的视野:中西医只是不同的学科范式(Paradigm)

 

4、中医学,优质的生态医学范本

 

1)遵循生态定律

 

① 多效应定律

 

② 相互联系定律

 

③ 勿干扰定律

 

④ 自然智慧定律

 

⑤ 蝴蝶效应定律

 

⑥ 万物赖生态以生存

 

2)恪守保健的基本精神

 

① 注重万事适度

 

② 生态

 

③ 行为后果长效应

 

④ 规律不可违

 

⑤ 越是自然的,就越生态

 

⑥ 生态有着整体效应

 

⑦ 学会尊重与敬畏自然(生命)

 

⑧ 调控手段的多样性

 

⑨ 自然智慧定律

 

 

 

 

 

第六章 “黑中医者”们的思想根源分析

 

一、从十多年前的一次媒体采访说起

 

1、中西医之争,需要反思的和值得回味的

 

2、三类人中,“装睡的人,永远不用去叫醒他”

 

二、《新华文摘》转载:《对中西医世纪大论争的反思》

 

1、“这次争论与“五四”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2、中医是以哲学为基础的,擅长从宏观上捕捉现象

 

3、其实医学是一门人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4、中医可称是“生态医学”

 

5、我不得不承认经络和针灸的奇妙

 

6、西医让人明明白白死,中医让人糊里糊涂活

 

7、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告别谬误的过程

 

8、中医理论:寻找第三条途径的突破

 

三、从医学的本质及真相说起

 

1、医学的本质特点,你我了解了多少?

 

2、普利策奖得主、资深美国医生的发问,值得深思

 

3、医学,不完全是科学――不应该用科学范式来束缚医学

 

4、作为既古老又年轻的医学,正在向科学“靠拢”途中

 

5、国家规划教材定义:中医学是个庞杂的综合体

 

四、在“真理唯一”的旗下,医学的大量尴尬

 

1、何以都把子宫切除了? 

 

2、同种病,美国手术率超出数倍,何以解释? 

 

3、紧步美国后尘,是喜是悲? 

 

4、治癌的同仁们,为什么争执不下

 

5、常规的“三素一汤”,何以剂量差得离谱

 

6、循证医学体系正在走向崩溃?

 

五、以科学大旗来“碾压”中医学,本身就是个闹剧

 

1、批判者逻辑起点之“批判”

 

2、韩启德:科学只是“一部分地球人所认定的一种体系”

 

3、前沿物理科学家,所有模型都只是“近似的有效理论”

 

4、暗物质、暗能量的挑战:我们都在“盲人摸象”

 

5、霍金的诘问:金鱼物理学“肯定它比我们的更不真实吗?”

 

6、奥斯勒的告诫:一大弊端是“历史洞察的贫乏”

 

六、生物学与物理科学关系的理性审视

 

1、生命科学哲学的不同声音

 

2、生物学是依附于物理科学,还是有所区别的?

 

3、生物学自主论者的不同见解

 

① 基本框架不同

 

② 体系之异同

 

③ 规律问题

 

4、新生命科学哲学与迈尔思想

 

① 物理科学不是科学的标准范式 

 

② 还原是徒劳的

 

③ 历史叙述比定律更重要

 

④ 重要的不是本质而是个体  

 

⑤ 解释和预言的不对称

 

⑥ 观察、比较与实验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5、涉及生命的学科需与物理学保持适度的“间隔”

 

七、唯科学主义批判

 

1、唯科学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

 

2、逻辑实证主义在近代中国,根深蒂固

 

3、历史主义对唯科学主义的超越

 

4、历史主义对中医学之评价:总体是客观而积极的

 

5、后现代主义:消解了唯科学主义

 

八、“五十步笑一百步”,谁有嘲讽历史之资格?

 

1、百多年前的西方医药,究竟比中医药强多少?

 

2、木乃伊粉是好药,可治百病?

 

3、人的尸骨入药,英法国王及培根等都奉为至宝

 

4、鲁迅:古人留下的经验,“有些实在是极可宝贵的”

 

5、历久的经验,不断锤炼,而有后人很大的益处

 

6、临床还存在着“遴选”机制   

 

7、你我都行走在告别泥潭的长途跋涉中

 

九、“黑中医者”无稽之谈的回应

 

1、一些谬误之批判

 

理论荒谬说

 

中药有毒说

 

旧医障碍说

 

中医是大杂烩,且药食混用,所以不可信

 

2、一些奇谈怪论之正视听

 

临床医疗,经验主义没有意义?

 

需找到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是对的

 

菲尔普斯拔火罐,仅安慰剂效果人们会盲从吗?

 

以对某些药商的商业行为之指责来埋汰中医药

 

古巴的例证:不借助传统医学照样领先世界? 

 

3、你可以不喜欢那盏灯,但不要毁坏那盏灯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