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党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中共党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中共党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中共党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中共党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共党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75 九品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静如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T3-3

上书时间2023-10-06

捡漏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静如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68364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18页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互促进为中心,诠释了中共党史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互关系,考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成果的历史发展进程,探究了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以及中共领袖人物、重要事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容涵盖中共党史学的学科学术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成果的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及重要事件等诸多领域。
【目录】
第一章  中共党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一节  中共党史学基本理论    一、中共党史学诠释    二、中共党史学是一门历史科学    三、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    四、中共党史学的中介理论体系    五、中共党史学中介理论体系的内容  第二节  中共党史学发展历程    一、中共党史学与20世纪    二、改革开放与中共党史学的新发展    三、党的十五大与中共党史学科发展    四、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共党史学    六、科学发展观与中共党史研究    七、中共党史研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节  中共党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    一、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基本问题(一)    二、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基本问题(二)    三、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基本问题(三)    四、中共党史研究要现代化、科学化、社会化(一)    五、中共党史研究要现代化、科学化、社会化(二)    六、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党史研究    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中共党史研究    八、求真务实与中共党史研究    九、创新与中共党史研究    十、中共党史研究必须不断创新研究范式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历史进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二、“中国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阶段    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引进阶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两大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毛泽东思想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    四、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概论    五、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两个问题    六、毛泽东思想发展史是一门新兴学科    七、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八、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九、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世界观    十一、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100年与“三个代表”    十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创建共产党就是为了让中国老百姓过好日子    三、中国共产党建立时期形成的特点(一)    四、中国共产党建立时期形成的特点(二)    五、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群体特征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对旗帜和道路的选择    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四、中国共产党是最富创新精神的党    五、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生命力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源流    二、中国共产党的心理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四、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    五、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第四章  中共领袖人物及重要事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一节  李大钊、陈独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李大钊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二、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的树立    三、李大钊选择马克思主义没有错    四、李大钊与现代化意识    五、李大钊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六、李大钊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贡献    七、李大钊倡导的“求真态度”和“与时俱进”    八、李大钊与五四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九、李大钊的历史功绩    十、散论陈独秀    十一、李大钊和陈独秀  第二节  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宏观把握毛泽东    二、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三、毛泽东是创新精神的倡导者和实践象    四、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理论贡献    五、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贡献    六、刘少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形成的贡献    七、刘少奇关于中国工人运动理论的特色    八、邓小平对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贡献    九、邓小平与中华民族复兴    十、邓小平的中国社会现代化模式    十一、邓小平开创了法制建设的新时代    十二、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走自己的路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