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复性刑事责任的价值与实现【签名本】
  • 修复性刑事责任的价值与实现【签名本】
  • 修复性刑事责任的价值与实现【签名本】
  • 修复性刑事责任的价值与实现【签名本】
  • 修复性刑事责任的价值与实现【签名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修复性刑事责任的价值与实现【签名本】

70 九五品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毛煜焕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P6

上书时间2022-08-12

捡漏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毛煜焕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1896926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7页
  • 字数 294千字
  • 丛书 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精品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认为刑事责任的核心内容是行为人因其自身的犯罪行为所承担的一种否定性的法律后果。作者还独辟蹊径,用刑事责任的目的作为线索,回顾刑事责任的目的流变,展示刑事责任从客观实在到理性规制的发展。刑事责任理论不能成为以刑罚理论为模本的简单复制和推演,要发展刑事责任理论,必须拓展刑事责任的目的。随着修复性司法的兴起,被害人被重新发现,面对司法资源的紧张,对犯罪控制效果的反思,刑罚目的不再主宰刑事责任的目的,刑事责任的目的从报应性、预防性走向综合性,又呈现出修复性的特征。修复性刑事责任旨在于缝合业已存在的社会冲突,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和合法秩序,预防将来可能的伤害;促使加害人对犯罪行为承担积极责任,全面关注被害人的需要,力助加害人复归和帮助被害人,建立一种有利于预防犯罪的社区。也就是说,刑罚不再是修复性刑事责任的唯一形式,体现修复性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会更多地走向前台。因此,“修复性”成为该书的点睛之词,也是该书学术精神的高度概括。
【作者简介】
毛煜焕,1971年生,浙江上虞人。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士(1994年),北京大学经济法硕士(2002年),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2015年)。现为浙江省临安市人民法院院长(2015年该院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兼任浙江省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杭州市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获聘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实务导师及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客座教授。在《法学》、《浙江社会科学》、《法律适用》、《法治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十余次荣获全国法院系统论文研讨会及中国法学会法学青年论坛征文二等奖、三等奖,获“浙江法院1—20届学术讨论会先进个人银奖”;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法学青年,2014年被浙江省高院授予第二届审判业务专家。
【目录】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进路 

第一章修复性刑事责任的基础展开 

第一节修复性刑事责任的提出背景 

一、报应性刑事责任挥之不去 

二、预防性刑事责任渐行渐远 

三、综合性刑事责任风靡当下 

四、修复性刑事责任呼之欲出 

第二节修复性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一、修复性刑事责任的概念界定 

二、修复性刑事责任的本质特征 

三、修复性刑事责任的追求目的 

第三节修复性刑事责任的方式与功能 

一、修复性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 

二、修复性刑事责任的复合功能 

第二章修复性刑事责任的理论根据 

第一节修复性刑事责任的法理支撑 

一、维护秩序的内在动因 

二、守望正义的必然要求 

三、促进自由的理性选择 

四、增进效益的源泉所在 

第二节修复性刑事责任的社会支持 

一、治理模式的转型保障 

二、人性关怀的彰显途径 

三、谦抑宽容的实现方法 

四、社会和谐的有力体现 

第三节修复性刑事责任的文化认同 

一、夯实伦理基础 

二、契合和合文化 

三、合乎中庸之道 

第三章修复性刑事责任的实践检视 

第一节修复性刑事责任的域外考察 

一、国际会议决议及公约规定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实践 

三、大陆法系国家的主要实践 

四、我国港台地区的主要实践 

五、对域外经验的评价与启示 

第二节修复性刑事责任的本土审视 

一、传统刑事责任观的理论反思 

二、修复性刑事责任的法律雏形 

三、修复性刑事责任的地方探索 

四、修复性刑事责任的实践困境 

第四章修复性刑事责任的司法实现 

第一节宏观层面:理念转变 

一、强化对话沟通 

二、强化纠纷解决 

三、强化文书说理 

第二节中观层面:机制建设 

一、探索“刑民并重”诉讼模式 

二、改进案件绩效考核机制 

三、重视刑事司法建议机制 

第三节微观层面:制度执行 

一、细化缓刑适用标准 

二、推进判前社会调查 

三、优化社区矫正制度 

四、改进减刑假释程序 

第五章修复性刑事责任的立法完善 

第一节实体法完善 

一、充实修复性刑罚和执行方式 

二、确立赔偿影响刑事责任机制 

三、赋予被害人精神损害求偿权 

四、规定修复性行为为从宽情节 

五、扩大非刑罚处理方法的适用 

第二节程序法完善 

一、强化被害人诉讼权利 

二、完善刑事和解制度 

三、健全暂缓起诉制度 

四、建立认罪协商程序 

结语:理性对待修复性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