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恨都已倾城-私房阅读民国女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爱恨都已倾城-私房阅读民国女子

6 2.4折 25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咸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伊北著

出版社万卷出版社公司

ISBN9787547006054

出版时间201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5元

货号9787547006054

上书时间2024-06-15

墨紫轩图书的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伊北,又名陈亮,1983年生于安徽,先后就读于江南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专栏作者,小说写作者,出版作品《风尚六十年:中国流行热潮1949-2009》。

目录
辑 背后的女人
朱安:一颗锈了的图钉
许广军:纸面以下的情爱密码
江冬秀:顺流逆流
张兆和:理解万岁
第二辑 自由的荆棘鸟
庐隐:所谓自由
后评梅:独身是谁的错
凌权华:说有这么一回事
萧红:爱情的密度
鲁迅是萧红生命中温暖的岛
第三辑 金枝玉叶
昌碧城:成全之美及其遗憾
林徽因:太太客厅今何在
在认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陆小曼:行走的烟
张幼仪:后来,终于明白什么叫爱
蒋碧微:双城纪
第四辑 海上花
黄逸梵:少奶奶走后怎样
张爱玲:黄逸梵张爱玲几度团圆几度离散
炎樱是映在张爱玲灯前窗纸上的花
张茂渊的公寓是张爱玲最好的书房
因为胡兰成懂得,所以张爱玲慈悲
桑弧如流星在张爱玲的天空划过
张爱玲是船,赖雅是迂回曲折的转弯
苏青:妇女生活
歧途佳人
苏青在1943
苏青的人民装
第五辑 战地玫瑰
泰德君:火凤凰涅粲
自薇:爱情的轻与重
谢冰莹:突破花木兰藩篱
关露:偷偷地活了之后又偷偷地死去
项美丽:爱难,分亦不易
陈掌陪、丁玲:从陈学昭的工作到丁玲的三八节
后记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别致的书。作者以清丽细腻的笔触写下了对中国现代目前二十三位女性的“私房阅读”。这样的“私房阅读”是感性的,自由挥洒的,但同时又带有理性思考,有学术含量在。这自然与作者目前所从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关,有没有这样的学术训练,“私房阅读”的结果一定不一样。
不妨把这二十三位女性的身份稍作分类,这是很有意思的。我们马上会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文学家,这自然又与作者所学的专业有关。庐隐、石评梅、凌叔华、萧红、吕碧城、林徽因、张爱玲、白薇、谢冰莹、关露、陈学昭、丁玲等十三位的大名早已载入现代文学史册,虽然吕碧城主要写作旧体诗词。许广平、张兆和、陆小曼三位其实也有相当的文学才华,三卷本《许广平文集》、短篇小说集《湖畔》(叔文,即张兆和著)和《陆小曼诗文》等书就可为证,只不过她们的文名分别被鲁迅、沈从文和徐志摩的文坛盛誉所掩罢了。剩下七位,蒋碧微和黄逸梵都留过洋,秦德君是职业革命者,项美丽因为邵洵美在上海文化圈引人注目,张幼仪后来在商界大出风头,很后二位,朱安和江冬秀则是典型的家庭妇女——所谓男性“背后的女人”了,但这并不意味她们没有受到一点新思潮的冲击,即便是朱安,不也在临终前不久说出“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吗?她们本人虽不是文学家,但或多或少都与文学挂点边,至少,她们的恋人、丈夫或女儿是文学家,她们的经历都与文学有所牵扯。
由此可见,作者选择这二十三位女性来“阅读”和书写,是经过认真考虑的。这些女性中的大部分都非等闲之辈,都曾得风气之先,都具有某种意义的代表性。几乎每位都有一部生动曲折的现代知识女性的成长史:事业奋斗史和情感变迁史,事业史和情感史又交集纠缠,难舍难分。作者的“私房阅读”十分投入,十分专注,他写出了这些非凡女性的迷茫和痛苦,搏击和挣扎,以及她们成功或失败背后的无奈和辛酸。

主编推荐
由有名学者陈子善作序推荐,是很详尽的民国女子情感启示录。
读民国女子的优选意义,不仅仅是发掘“轶事”,更要从她们的人生风景里,照出我们自己的影子。
朱安,许广平,江东秀,张兆和,庐隐,石评梅,凌叔华,萧红,吕碧城,林徽因,陆小曼,张幼仪,蒋碧微,黄逸梵,张爱玲,苏青,秦德君,白薇,谢冰莹,关露,项美丽,陈学昭,丁玲
她们是传奇,在时代中逆流而上。她们不传奇,华丽背后也苍凉。
许广平:纸面以下的情爱密码
江冬秀:顺流逆流
庐隐:所谓自由
石评梅:独身是谁的错
萧红:爱情的密度
林徽因:太太的客厅今何在
张幼仪:后来,终于明白什么叫爱
张爱玲:炎樱是映在张爱玲灯前窗纸上的花
苏青:歧途佳人
秦德君:火凤凰涅槃
关露:偷偷地活了之后又偷偷地死去
……

精彩内容
    鲁迅的恋爱观是标准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光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学习。恋爱的指向是婚姻,可恋爱和婚姻之间,却又并不是一个顺接关系,恋爱不讲实际,婚姻则多少要讲求实际,恋爱的浪漫与婚姻的现实,对接起来,难免会有痛苦。鲁迅说他明白自己的各种缺点,这是多么可贵的自知之明。年纪大、身体差,更大的阻碍是他已经有了一段名义上的婚姻,虽然他有他不凡的地位,他有他的经济保障,但是他依旧为恋爱的对方着想——他可能不能给她名分,他怕辱没了她。
    离开北京的家,抵达厦门,在生活条件相对较差,派系斗争依旧严酷的厦门大学国学院,鲁迅无疑是寂寞的。这中间的苦闷,向谁诉说?惟许广平而已。在厦门的日子,鲁迅于情感上,更加依赖许广平,许广平也以鲁迅为自己的心灵安慰。
    乍分离,相思无解。在船上,他们就开始给对方写信。许广平乘的船路过厦门,她还要格外望一望厦门在哪里,顺便打听从广州到厦门的路怎么走,并开始使用新的署名H.M.(害马之意)。
    在“厦门——广州”通信里,除两人大量谈聊的工作情况外,总会有些十分有趣的微小的部分,使人眼前一亮。鲁迅身体不好,许广平很担心,在信中,鲁迅时不时便会向广州方面,汇报一下自己的饮食状况:不喝酒了他要提一下,饭吃一大碗(方底的碗,等于尖底的两碗)他也提,停止吃青椒改吃胡椒、吃牛肉罐头不吃火腿、吃点心和香蕉不吃肉松、吃了从未吃过的南方水果杨桃、见了却不敢吃的桂花蝉和龙虱……巨细无遗,他都向许广平说明。许广平则教鲁迅用湿石膏粉在食物周围划圆圈来抵御蚂蚁,并奉劝他自爱少喝酒,细心解释杨桃为何,桂花蝉、龙虱为何。这样的交流,似乎已经露出了夫妻的神气。许广平女士,俨然有了鲁迅后勤部长的样子。鲁迅在生活上,也开始渐渐遵守许广平的指示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