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史三十讲
  • 中国哲学史三十讲
  • 中国哲学史三十讲
  • 中国哲学史三十讲
  • 中国哲学史三十讲
  • 中国哲学史三十讲
  • 中国哲学史三十讲
  • 中国哲学史三十讲
  • 中国哲学史三十讲
  • 中国哲学史三十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哲学史三十讲

70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丽珠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5—3

上书时间2024-05-22

闲豆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书口有轻微水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丽珠 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3108466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2页
  • 字数 426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史三十讲》立足于文献基础与出土材料,是近数十年学界重新改写中国哲学史的极重要新作。其观点深刻而新颖,纲领清晰,论证翔实,文字流畅。补充了孔孟间百年阙佚的儒家早期性论、老庄心灵哲学一系外的黃老道家思想;摆脱儒家本位,对墨家、法家思想意义,予以重新评价;以全新角度探索、揭橥汉代与清代思想价值;综论民国以来的现代新儒学。《中国哲学史三十讲》作为台湾地区广受赞誉、影响极大的中国哲学史新著,因其重要学术价值,于2009年被台北“国立编译馆”评选为英译出版重要著作,英文全译本(ThirtyChaptersontheHistoryofChi-nesePhilosophy)即将问世。
【作者简介】
张丽珠,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讲授清代思想、中国哲学史、词学课程。除《中国哲学史三十讲》外,尚有“清代新义理学三书”(《清代义理学新貌》《清代新义理学——传统与现代的交会》《清代的义理学转型》),以及《袖珍词学》《袖珍词选》《全祖望之史学》《乾嘉时期的义理学趋向研究》等专著,达数百万言,深具学术声誉。最新力作《清代学术思想史》即将完成,其学术观点新颖、客观,对于学界长期未能正确认识清代思想的现状,具有极大修正性,也是目前最详备的清代学术思想专著。
【目录】
第一讲绪论:中国哲学的特质
第二讲孔子与儒教——用礼乐教化成就人文价值
第三讲孔孟之间的儒家早期性论
第四讲孟子挺立德性主体的心性论
第五讲荀子挺立知性主体的自然人性与师法强调
第六讲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
第七讲庄子“与道冥一”的逍遥精神
第八讲《黄帝四经》与《管子》四篇的黄老道家思想
第九讲重实利的前期墨家哲学
第十讲墨辩及后期墨家哲学
第十一讲析名辨实的名家逻辑
第十二讲强调“法、势、术”治术运用的法家思想
第十三讲董仲舒“天人相应”说的汉代天人同构义理模式
第十四讲王充力破天人之学的“疾虚妄”思想
第十五讲从“名理之学”到“言意之辨”——魏晋玄学的方法论建立
第十六讲“名士”风流的魏晋玄学(一)——正始玄学
第十七讲“名士”风流的魏晋玄学(二)——竹林玄学
第十八讲“名士”风流的魏晋玄学(三)——元康玄学
第十九讲隋唐鼎盛的佛教哲学
第二十讲总说宋明理学
第二十一讲初期的理学家:周敦颐、邵雍、张载
第二十二讲蔚为主流的二程洛学
第二十三讲朱熹集大成的理学思想
第二十四讲再创理学高峰的王守仁心学体系
第二十五讲“明清气学”的思想新动向
第二十六讲清代新义理学的开展
第二十七讲戴震领军的乾嘉新义理学(一)
第二十八讲戴震领军的乾嘉新义理学(二)
第二十九讲从“变器”到“变道”的近现代化启蒙思潮
第三十讲民国以来的现代新儒学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口有轻微水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