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光绪十九年(1893)长沙思贤讲舍精刻本,安庆桐城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存卷11-14(奏议类上编一至四);卷61-67(辞赋类一至七),2册残本;(残册老修,原全套有七十四卷)
  • 清光绪十九年(1893)长沙思贤讲舍精刻本,安庆桐城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存卷11-14(奏议类上编一至四);卷61-67(辞赋类一至七),2册残本;(残册老修,原全套有七十四卷)
  • 清光绪十九年(1893)长沙思贤讲舍精刻本,安庆桐城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存卷11-14(奏议类上编一至四);卷61-67(辞赋类一至七),2册残本;(残册老修,原全套有七十四卷)
  • 清光绪十九年(1893)长沙思贤讲舍精刻本,安庆桐城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存卷11-14(奏议类上编一至四);卷61-67(辞赋类一至七),2册残本;(残册老修,原全套有七十四卷)
  • 清光绪十九年(1893)长沙思贤讲舍精刻本,安庆桐城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存卷11-14(奏议类上编一至四);卷61-67(辞赋类一至七),2册残本;(残册老修,原全套有七十四卷)
  • 清光绪十九年(1893)长沙思贤讲舍精刻本,安庆桐城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存卷11-14(奏议类上编一至四);卷61-67(辞赋类一至七),2册残本;(残册老修,原全套有七十四卷)
  • 清光绪十九年(1893)长沙思贤讲舍精刻本,安庆桐城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存卷11-14(奏议类上编一至四);卷61-67(辞赋类一至七),2册残本;(残册老修,原全套有七十四卷)
  • 清光绪十九年(1893)长沙思贤讲舍精刻本,安庆桐城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存卷11-14(奏议类上编一至四);卷61-67(辞赋类一至七),2册残本;(残册老修,原全套有七十四卷)
  • 清光绪十九年(1893)长沙思贤讲舍精刻本,安庆桐城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存卷11-14(奏议类上编一至四);卷61-67(辞赋类一至七),2册残本;(残册老修,原全套有七十四卷)
  • 清光绪十九年(1893)长沙思贤讲舍精刻本,安庆桐城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存卷11-14(奏议类上编一至四);卷61-67(辞赋类一至七),2册残本;(残册老修,原全套有七十四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光绪十九年(1893)长沙思贤讲舍精刻本,安庆桐城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存卷11-14(奏议类上编一至四);卷61-67(辞赋类一至七),2册残本;(残册老修,原全套有七十四卷)

100 三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姚鼐

出版人思贤讲舍

年代光绪十九年 (癸巳1893)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25.1 × 15.4 cm

册数2册

货号大忍堂1912

上书时间2024-04-17

星城思源书社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三品
实物品相如图所示,品弱,残册老修,已经失去阅读功能;可做了解古书、古书修复的样品;慎重下单;
册一(奏议类上编一至四)
卷11,正文1-15筒子页
卷12,正文1-18筒子页
卷13,正文1-16筒子页
卷14,正文1-9筒子页
册二(辞赋类一至七)
卷61,正文1-15筒子页
卷62,正文1-4筒子页
卷63,正文1-16筒子页
卷64,正文1-9筒子页
卷65,正文1-7筒子页
卷66,正文1-7筒子页
卷67,正文1-13筒子页(末尾缺页)
商品描述
《古文辞类纂》是清代姚鼐所选编,以“唐宋八大家”之作为主;其前选入战国、秦汉的部分作品,其后选入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的作品,中间选入少数元结、李翱、张载、晁补之的作品。魏晋六朝之作,只在辞赋类中选晋代张华、刘伶、陶渊明、鲍照的赋各1篇,潘岳的赋3篇,在颂赞类中选晋袁宏的赞1篇。全书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13类,文约700篇,合为74卷。卷首《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和源流。书成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是代表“桐城派”散文观点的一部选本,曾颇流行。

姚鼐(1732年—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姚鼐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江南乡试,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借病辞官。归里后,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嘉庆二十年(1815年),逝世于钟山书院,享年83岁。 
姚鼐治学以经学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他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著有《惜抱轩诗文集》,编有《古文辞类纂》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实物品相如图所示,品弱,残册老修,已经失去阅读功能;可做了解古书、古书修复的样品;慎重下单;
册一(奏议类上编一至四)
卷11,正文1-15筒子页
卷12,正文1-18筒子页
卷13,正文1-16筒子页
卷14,正文1-9筒子页
册二(辞赋类一至七)
卷61,正文1-15筒子页
卷62,正文1-4筒子页
卷63,正文1-16筒子页
卷64,正文1-9筒子页
卷65,正文1-7筒子页
卷66,正文1-7筒子页
卷67,正文1-13筒子页(末尾缺页)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