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22年铜版画《斯德哥尔摩凯旋门》
  • 1722年铜版画《斯德哥尔摩凯旋门》
  • 1722年铜版画《斯德哥尔摩凯旋门》
  • 1722年铜版画《斯德哥尔摩凯旋门》
  • 1722年铜版画《斯德哥尔摩凯旋门》
  • 1722年铜版画《斯德哥尔摩凯旋门》
  • 1722年铜版画《斯德哥尔摩凯旋门》
  • 1722年铜版画《斯德哥尔摩凯旋门》
  • 1722年铜版画《斯德哥尔摩凯旋门》
  • 1722年铜版画《斯德哥尔摩凯旋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1722年铜版画《斯德哥尔摩凯旋门》

9000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静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绘制者埃里克·永森·达尔贝里

年代1722-01

类别铜版

印制方式黑白

材质纸本

尺寸60.7 × 31.4 cm

货号2018-09-23(3)

上书时间2023-01-1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照片与实物之间,存在色差以及明暗的差异。电脑、手机……,在不同的终端上所看到的效果也会不同。如有疑问,请在下单购买前咨询。

纸张60.7×31.4cm;画芯:57.1×23.7cm;古典版框,版框尺寸略大于画芯少许。因手动压印机的局限性,当时的铜版画无法压制大画面,画面由两块铜版拼接而成。左侧部份背有衬纸,是制作发行的原始状态,非后人所为。阿姆斯特丹名牌手工纸,帘纹清晰,中央有完整的阿姆斯特丹市徽水印,是辨识度最高的初版本标志。

斯德哥尔摩凯旋门于1680年落成,是年瑞典国王查理十一世与丹麦公主乌尔丽卡•埃莱奥诺拉成婚,这座凯旋门是为迎接公主既瑞典王后的抵达所建,现已不存。他们的女儿是瑞典第一位女王。这幅铜版画描绘的景象不仅是凯旋门,而是从北面望去的首都斯德哥尔摩与斯德哥尔摩港的景象,是这一系列铜版画中的大总筋,主题价值最高,雕刻致精。

铜版画来源:

铜版画来自瑞典帝国时代最重要的书籍铜版画制作——埃里克•永森•达尔贝里的《古今瑞典》1772年版。

《古今瑞典》铜版画描绘了十六世纪瑞典(部份地区今天属于芬兰)的景象,展示“三十年战争”等沙场赢家强大的大国地位同时,抒发宏伟的愿景。因此在准确性很高地描绘同时,难免掺入美好的想象。后者中,有当时贵族对于自家庄园与城堡改键扩建的设想。但这些预演的画面元素,从未在现实中被实施。《古今瑞典》在可信度打折的同时,记录了一些历史的可能性。此外是建筑与人的比例不真实,用很小的人物烘托与渲染出建筑物过份的高大。

作者是具有数学与绘画两种天赋的埃里克•永森•达尔贝里。年轻时在德国和意大利的工科学校和学院接受民用和军用建筑以及模型绘图的培训,三十年战争的最后两年里成为一名瑞士军人。防御工事工程师,古斯塔夫十世的副官以及工程顾问和帝国防御工事总监。在著名的“穿越冰冻带”以及哥本哈根和克伦堡围攻中,他是卓越的军事工程总指挥。英国查理二世以重金诱惑他叛变,却被赤胆忠心爱国主义情怀强烈的达尔贝里严词拒绝。此人人格伟大,1701年向查理十二世请辞时说:“我不要求任何封地、礼物或赡养费, 只求让我疲倦的身体休息,让我的思想不受干扰地转向上蒂——我的救士主”。斯堪尼亚战争以及里加围攻等战争中,达尔贝里又屡建奇功。古斯塔夫十世封他伯爵,先后出任不来梅、弗登以及利沃尼亚的总督,在陆军元帅一职上退休。达尔贝里是瑞典工程兵团的创始人,被誉为“瑞典沃邦”(沃邦是法国著名的军事工程师)。

三十年战争结束后,达尔贝里前往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地旅行。在此期间收获了丰富的建筑知识,成为瑞典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归国后出任利沃尼亚总督兼塔尔图大学(爱沙尼亚)校长,于1661年接受瑞典皇家与政府的委托,制作《古今瑞典》铜版画。1703年达尔贝里去世后,由议员和元帅萨穆埃尔•沃凯日耶尔姆接管。《古今瑞典》的大部份图稿是达尔贝里的作品,剩余由瑞典贵族画家大卫•科洛克•埃伦斯特拉尔和出生于芬兰的瑞典艺术家,绘图师和古迹学家埃里亚斯•布伦纳绘制。先后参与铜版画制作的团队由18人组成,主要来自法国与荷兰。其中包括法国宫廷铜版画师尼古拉与阿丹•佩雷勒兄弟、路易十四初期以前法国最杰出的建筑景观主题铜版画师让•马洛、“法兰西学院”绘图师和铜版画师让•勒波特。此外的主要铜版画师,有荷兰肖像与卷首铜版画师狄奥尼修斯•帕特布鲁赫、荷兰绘图师与铜版画师威廉•斯威德、埃里克•赖茨、彼得•马丁•迈腾斯、约翰内斯•范登•阿维伦,以及德国肖像铜版画师萨穆埃尔•冯•布莱森多夫。

《古今瑞典》的文字,由瑞典宫廷史学家乌普萨拉大学教授约翰内斯•洛塞尼乌斯奉旨撰写。由于写得太简单未被采纳,皇上让另两位教授去写。铜版画的制作从1661年起直到1715年结束,前后耗时15年。1716年印制了为数极少的印本,全部用于赠送。这种印本存世寥寥,均在公共收藏无一私藏。1722年由皇家印刷厂印制的少量印本,是公开发行的第一个版本,其中部份是“中式裱褙”;当时瑞典需要偿还因战争发行的国债,有人提议将库存的《古今瑞典》铜版画卖了还债。于是,将1722年库存的600套绑订,1729或1730年其发售。这个版本没有文字只有铜版画,直到十八世纪方才卖完,价格高。这两个版本的铜版画是同一版印本,价值价格相同。因此,我们将1856年的版本称为第二版,1864或1865年的版本称为第三版。由于印版保存不当导致磨损与腐蚀,这两种再版本是典型的“幽灵”——对于画质糟糕印本的戏称,幽灵的特点是似有若无。截止二十世纪前期,作为巴洛克时代重要的铜版画,《古今瑞典》还有许多使用其它印刷术印制的印刷品,石印、照相版、珂罗版和胶印,它们的价值仅限于装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