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现主义绘画语言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表现主义绘画语言

塑封消毒 正版书 套装书为一本

16.9 2.6折 65 九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丹 著

出版社西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

上书时间2025-01-04

福宝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二手书不缺页不掉页不影响阅读,部分有笔记划线,没有光盘书签书腰等赠品,套装书为一本。拍下即代表接受该情况描述,不再另做通知,也不接受另外留言备注关于品相的要求。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罗丹 著
  • 出版社 西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69711295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18页
  • 字数 203千字
【内容简介】
  表现主义绘画的核心不是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而是注重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并传达其内在信息。由于表现主义绘画自身所具备的当代性,使其不仅包含了多元的文化意识,更蕴藏着当下各种新锐的艺术观念和操作技法。所以对表现主义绘画的学习与探索,与其说是对一个单一的艺术流派的探究和采纳,不如说是让自己在绘画的观念和实作上与当代的前沿艺术接轨。表现主义绘画不只局限于某国或某个民族所特有的绘画体系,它包括对画家内在精神欲望的大胆挖掘和表现,对材料技法胸襟开阔并勇于实践,甚至打破传统绘画的时空限制,从而在更为广大的社会现实中实现画家的美学标准和表达欲望。
  《表现主义绘画语言》不仅对表现主义绘画的产生、发展及其代表性艺术家做了详尽的介绍,还展现了近年来油画系师生在表现主义绘画语言教学中所取得的成果。尤其是后者,笔者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以便教材使用者了解“表现主义绘画语言”课程的教学近况,并掌握更多更鲜活的学习素材。
  在油画系尽力营造的开放活跃的教学气氛中,笔者希望学生能够进入一个较佳的绘画状态,可以不受限制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进行个性化语言的探索与深入。同时能以丢弃套路式和步骤式的作画方法的主观写生为载体,并在画布上大胆直接地使用色彩和进行材料试验,尊重并重视和利用画面在形成过程中的突发因素,使绘画的过程和结果得到同样的意义。做到这一点必须经过长期有效的训练,以期达到从意识上的根本转变,其中开阔的眼界和审美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具备现代性的资料和观点,更重要的是还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绘画的积极性,以培养他们自身的探索能力。
【作者简介】
  罗丹,1981年出生于中国重庆,现为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在读博士。200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2003年为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交流学生,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学士学位,2006年为英国威尔士卡地夫美术学院交流学生,200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硕士学位。2017至2018年为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目录】
第一章 课程设置与解读
第一节 课程设置
第二节 课程解读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
三、课程特色与创新
第三节 课程体系
一、课程内容及学时分布
二、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三、考核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表现主义绘画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表现主义绘画的概念
第二节 表现主义绘画的产生和形成
第三节 表现主义绘画的团体及派别
一、桥社(1905-1913年)
二、青骑士(1911-1914年)
三、狂飙运动(1910-/1928年)
四、新客观派(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
五、美国抽象表现主义(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
六、眼镜蛇画派(1948-1951年)
七、德国新表现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
第四节 表现主义绘画代表性艺术家
一、表现主义先驱艺术家
二、表现主义艺术家
三、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
四、新表现主义艺术家
五、其他艺术家

第三章 中国表现性绘画的语言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表现精神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油画的表现性探索
第三节 中国表现性绘画语言个案
一、赵无极(1921-2013年)(图3-41至图3-50)
二、朱德群(1920-2014年)(图3-51至图3-57)
三、吴冠中(1919-2010年)(图3-58至图3-67)
四、罗中立(1948-)(图3-68至图3-75)
五、许江(1955-)(图3-76至图3-84)
六、马路(1958-)(图3-85至图3-90)
七、周春芽(1955-)(图3-91至图3-97)
八、曾梵志(1964-)(图3-98至图3-105)

第四章 训练方法
第一节 主观写生
第二节 突破习惯的绘画方式
一、丢掉调色板
二、材料试验
第三节 绘画过程中的可变性
附录 作品赏析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