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心理学基础课系列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心理学基础课系列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塑封消毒 正版 套装书为一本

9.8 1.5折 66 九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琦、刘儒德 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4

版次36

装帧平装

货号加油社科

上书时间2024-11-27

福宝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二手书不缺页不掉页不影响阅读,部分有笔记划线,没有光盘书签书腰等赠品,套装书为单本。拍下即代表接受该情况描述,不再另做通知,也不接受另外留言备注关于品相的要求。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琦、刘儒德 编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4
  • 版次 36
  • ISBN 9787303241576
  • 定价 6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15页
  • 字数 0.64千字
【内容简介】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心理学基础课系列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自首版发行已经二十多年,历经多次修订,广受师生好评,分别获得“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精品教材等重大荣誉。2018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心理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新要求,和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师生反馈,我们对《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心理学基础课系列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从结构、内容和体例上进行了系统而精细的修订。本版将教育心理学分为绪论部分(1章)、学生心理(2章)、一般学习心理(5章),分类学习心理(5章)、教学心理(3章)和教师心理(1章)六大部分,共17章。从内容上,本版尽量找到学习、动机和教学理论家们的原文,领会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历程,然后根据教科书的要求,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并拓展其学习、教学和管理上的应川,同时增加了新的热门研究主题,如人工智能之深度学习、教育神经科学、调节聚焦理论、学业情绪、学习投入、心流体验以及教师的心理距离、解释水平理论等,尽力反映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前沿,并在体例和文字上,力求深度满足读者和教师教学需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理学基础课教材,也是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重要参考资料
【目录】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作用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学生心理
第二章 学生心理发展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二节 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
第三节 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第三章 学生个体差异
第一节 个体的智力差异
第二节 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第三节 社会文化背景与性别差异

第三部分 一般学习心理
第四章 学习心理导论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第二节 学习与脑
第三节 学习理论发展
第五章 行为学习理论
第一节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第二节 联结主义理论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
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
第一节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第二节 认知一结构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第四节 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第七章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一节 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
第二节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节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八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四部分 分类学习心理
第九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第二节 知识的理解
第三节 错误概念的转变
第四节 学习迁移
第十章 技能的学习
第一节 技能的概述
第二节 动作技能
第三节 心智技能
第十一章 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过程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训练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第十二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第二节 认知策略
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第四节 学习策略的促进
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
第二节 道德发展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五部分 教学心理
第十四章 教学设计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第二节 选择教学模式
第三节 设置教学环境
第十五章 课堂管理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第二节 课堂管理过程
第三节 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第十六章 学习评定
第一节 学习评定概述
第二节 标准化测验
第三节 教师自编测验
第四节 真实性评定与评定结果报告

第六部分 教师心理
第十七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第二节 师生互动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