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交换技术(第3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交换技术(第3版)

塑封消毒 正版书 当天发货

4.49 九品

仅1件

江苏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中荃 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8

版次3

装帧平装

货号xiao

上书时间2024-06-21

福宝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二手书不保证无笔记划线,不缺页不掉页不影响阅读,不保证有赠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中荃 著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8
  • 版次 3
  • ISBN 9787115321084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8页
  • 字数 47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现代交换技术(第3版)》以程控交换、ATM交换、MPLS交换到软交换的技术发展为线索,对现代交换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重点介绍程控交换技术和MPLS交换技术,简述移动交换的技术特点和ATM交换的基本机理,并简要介绍软交换技术、IMS技术和光交换技术。全书内容分为10章,包括交换技术概述、数字交换和数字交换网络、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系统、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移动交换系统、ATM交换技术、MPLS交换技术、MPLS技术的工程应用、软交换技术,以及交换新技术。
  《现代交换技术(第3版)》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用性,力求做到内容新颖、知识全面,由浅入深、通俗易懂。
  《现代交换技术(第3版)》可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教材和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培训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参考。
【目录】
第1章交换技术概述
1.1交换的基本概念
1.1.1交换的引入
1.1.2交换节点的基本功能
1.2交换技术分类
1.2.1模拟交换与数字交换
1.2.2布控交换与程控交换
1.2.3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1.2.4窄带交换与宽带交换
1.3交换技术的发展
1.3.1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
1.3.2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
1.3.3ATM交换技术的发展
1.3.4IP交换技术的发展
1.4电话交换信令方式
1.4.1信令的概述
1.4.2信令的类型
1.4.3用户线信令
1.4.4局间信令
复习思考题

第2章数字交换和数字交换网络
2.1数字交换原理
2.1.1数字交换
2.1.2时隙交换原理
2.1.3数字交换网络
2.2T型时分接线器
2.2.1T接线器的基本组成
2.2.2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
2.2.3T接线器的电路组成
2.2.4T接线器的实际电路与应用
2.3S型时分接线器
2.3.1S型时分接线器的基本组成
2.3.2S型时分接线器的工作原理
2.4三级时分交换网络
2.4.1T-S-T型时分交换网络
2.4.2S-T-S型时分交换网络
2.5阻塞的概念与计算
2.5.1阻塞的概念
2.5.2阻塞概率的计算
复习思考题

第3章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系统
3.1程控交换机的总体结构
3.2话路系统
3.2.1用户级话路
3.2.2中继器
3.2.3信号部件
3.3控制系统
3.3.1处理机控制方式
3.3.2处理机的备用方式
3.3.3控制系统可用性
复习思考题

第4章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
4.1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组成
4.1.1在线程序
4.1.2支援程序
4.1.3数据
4.2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
4.2.1呼叫处理过程及状态迁移
4.2.2输入处理
4.2.3分析处理
4.2.4任务执行和输出处理
4.3程序的执行管理
4.3.1软件管理技术
4.3.2程序的级别划分
4.3.3程序的启动控制
4.3.4周期级的调度管理
4.3.5基本级程序的执行管理
4.4系统的诊断与维护
4.4.1故障处理的一般过程
4.4.2故障检测与诊断
4.4.3故障排除
复习思考题

第5章移动交换系统简介
5.1移动交换系统概述
5.1.1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5.1.2移动交换控制的特征
5.2移动交换控制原理
5.2.1移动呼叫处理
5.2.2移动交换的基本技术
5.3移动交换接口信令
5.3.1无线接口信令
5.3.2基站接入信令
5.3.3网络接口信令
复习思考题

第6章ATM交换技术
6.1概述
6.1.1ATM的基本概念
6.1.2ATM交换系统的基本构成及要求
6.2ATM交换网络的实现技术
6.2.1空分交换结构
6.2.2时分交换结构
6.2.3总线交换结构
6.2.4令牌环交换结构
6.2.5ATM多级交换网络
6.3ATM交换的分层技术
6.3.1ATM交换的协议参考模型
6.3.2物理层
6.3.3ATM层
6.3.4ATM适配层
复习思考题

第7章MPLS交换技术
7.1IP与ATM的融合
7.1.1融合的技术模型
7.1.2IP交换
7.1.3标记交换
7.2MPLS总体介绍
7.2.1MPLS技术发展动力
7.2.2MPLS网络体系结构
7.2.3MPLS工作原理
7.2.4实现MPLS的关键技术
7.3标记分发协议
7.3.1标记分发协议及其消息
7.3.2LDP操作
7.3.3LDP协议规范
7.4标记交换路径
7.4.1标记交换路径概述
7.4.2LSP路由选择
7.4.3LSP隧道
7.4.4LSP的快速重选路由
复习思考题

第8章MPLS技术的工程应用
8.1MPLS在流量工程中的应用
8.1.1流量工程概述
8.1.2MPLS流量工程
8.2MPLS的QoS实现
8.2.1QoS概念及实现过程
8.2.2MPLS的QoS实现方案
8.3MPLS在虚拟专用网络上的应用
8.3.1虚拟专用网的概念和结构
8.3.2利用MPLS技术实现VPN
复习思考题

第9章软交换技术
9.1软交换概述
9.1.1软交换的基本概念
9.1.2软交换基本功能
9.1.3软交换的好处
9.2软交换的网络结构
9.2.1基本功能架构
9.2.2各功能层描述
9.2.3网络结构实例
9.3软交换的相关协议
9.3.1软交换接口及其协议
9.3.2H.323协议
9.3.3SIP协议
9.3.4MGCP协议
9.3.5H.248/Megaco协议
9.4软交换的应用
9.4.1语音IP化承载
9.4.2综合业务接入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交换新技术
10.1IMS技术
10.1.1IMS的概念与背景
10.1.2IMS的标准化进程
10.1.3IMS的网络架构
10.1.4IMS的相关接口协议
10.2光交换技术
10.2.1光交换的概念
10.2.2光交换元件
10.2.3光交换网络
10.2.4新的光交换技术
复习思考题

附录英文缩写对照表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