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自我与社会存在
  • 时间、自我与社会存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时间、自我与社会存在

基本全新,内无痕迹

80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帕特里克·贝尔特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05-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帕特里克·贝尔特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7
  • 版次 1
  • ISBN 9787303096206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0页
  • 字数 155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章探讨了各种时间观,并拓展了其中的一个——开放历史观——作为我的时间观的起点,同时讨论了我的时间观确指什么。第二章讨论了四种比较完善的社会学理论:实证论、功能主义、常人方法学及结构主义,展示了上述各种理论未能充分考虑时间性的程度,并总结了各种理论中我要继承的观点。第三章和第四章以米德的著述为依据,提出了时间化观点。第三章讨论了自我、反思性与认知力问题。第四章详细阐述并探讨了自我与时间性的关系。第五章试图把舒茨(Schutz)所说的时段中的更短时段(第三、四章中讨论过)与长时段联系起来,并且侧重于结构和非意图结果的概念。第六章理清所有脉络,总结全书内容,提供实际应用的情况和实例,最后进一步评述了历史在我的时间观中的作用。
【目录】
第一章  社会学中的时间引论

  关于时间的争论与观点

  社会学对时间日益关注

第二章  社会学理论重构

  实证论

  功能主义

  规范整合模式和常人方法学

  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历史研究

  结论

第三章  自我与认知力:米德的方法

  米德的社会心理学

  批判性重估

  结论

第四章  时问性与自我:米德的方法

  米德的时间观

  批判性重估

  结论

第五章  时问性、结构化与重构化

  社会结构

  非意图结果

  结论

第六章  走向时问化社会学

  时间与知识:概述

  应用与实例

  历史与社会学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