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质量和测试/计算机系列教材
  • 软件质量和测试/计算机系列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软件质量和测试/计算机系列教材

30 6.7折 45 九五品

仅1件

安徽芜湖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傅兵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2-0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傅兵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9
  • 版次 1
  • ISBN 9787302472575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0页
  • 字数 45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计算机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现在,国内许多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纷纷开设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测试相关课程,以培养更多的软件人才。为了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编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软件质量和测试方面的著作和文献,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从业和教学经验编写了本书。本书的特点是技术介绍全面,实践和理论并重,实例多。
  本书着重介绍软件质量和测试及管理技术理论中*重要、*精华的部分,注重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而不是面面俱到,没有重点和特色。本书中既有整体框架,又有重点理论和技术。
  全书分两篇,共12章。第一篇软件质量包括第1~5章:第1章软件质量概述,第2章软件质量度量和配置管理,第3章软件质量标准,第4章软件全面质量管理,第5章软件评审;第二篇软件测试包括第6~12章:第6章软件测试基础,第7章白盒测试,第8章黑盒测试,第9章集成测试,第10章系统测试,第11章软件测试自动化,第12章软件测试管理。
  本书可以作为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软件开发人员、软件质量保证人员和软件测试人员的参考书,还适合广大计算机用户阅读。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目录】
第一篇软 件 质 量第1章软件质量概述/3 
1.1软件开发过程/3 
1.1.1计算机软件/3 
1.1.2软件开发过程/5 
1.1.3软件开发过程模型/7 
1.2软件质量/10 
1.2.1软件质量概述/10 
1.2.2软件质量保证/13 
1.2.3软件质量模型/17 
1.3软件缺陷/21 
1.3.1软件缺陷简介/21 
1.3.2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21 
1.3.3软件缺陷的严重性和优先级/23 
1.3.4软件缺陷构成/26 
1.3.5软件缺陷的预防和修复/28 
1.4思考题/30第2章软件质量度量和配置管理/31 
2.1软件质量度量/31 
2.1.1软件质量度量概述/31 
2.1.2软件质量度量过程中常见的问题/35 
2.2软件配置管理/36 
2.2.1软件配置管理的概述/36 
2.2.2配置管理的主要内容/38 
2.3思考题/42第3章软件质量标准/43 
3.1软件质量标准概述/43 
3.1.1国际标准/43 
3.1.2国家标准/44 
3.1.3行业标准/45 
3.1.4企业标准/45 
3.1.5项目规范/45 
3.2CMM/46 
3.2.1CMM的含义/46 
3.2.2CMM的五个级别/47 
3.2.3国内软件企业参与实施CMM/48 
3.3CMMI/49 
3.3.1CMMI的含义/49 
3.3.2CMMI的基本内容/50 
3.3.3CMM与CMMI的区别/51 
3.4ISO 9000软件质量标准/52 
3.4.1ISO 9000的主要内容/52 
3.4.2ISO 9000和CMM/CMMI的关系/53 
3.5其他质量标准/53 
3.5.1IEEE质量标准/53 
3.5.2SPICE/54 
3.5.3ISO/IEC/54 
3.6思考题/55第4章软件全面质量管理/56 
4.1软件全面质量管理概述/56 
4.1.1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56 
4.1.2软件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58 
4.2软件全面质量管理的步骤和评审/59 
4.2.1软件全面质量管理的步骤/59 
4.2.2软件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评审/60 
4.3软件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团队和质量控制/60 
4.3.1软件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团队/60 
4.3.2软件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控制/61 
4.4思考题/62第5章软件评审/63 
5.1软件评审概述/63 
5.2软件评审的主要内容/64 
5.2.1软件评审的目标/64 
5.2.2软件评审的过程/64 
5.2.3软件评审的原则/64 
5.2.4软件评审的特点/65 
5.3软件评审的阶段/65 
5.3.1需求评审/65 
5.3.2概要设计评审/68 
5.3.3详细设计评审/68 
5.3.4数据库设计评审/68 
5.3.5测试评审/68 
5.4避免进入评审误区/69 
5.5软件评审中的角色和职能/70 
5.6思考题/71 
第二篇软 件 测 试 
第6章软件测试基础/75 
6.1软件测试的必要性/75 
6.2软件测试概述/80 
6.2.1软件测试模型/81 
6.2.2软件测试用例/83 
6.2.3软件测试技术方法/86 
6.2.4软件测试的复杂性与经济性/87 
6.3软件测试过程/88 
6.3.1单元测试/89 
6.3.2集成测试/89 
6.3.3确认测试/90 
6.3.4系统测试/90 
6.3.5验收测试/91 
6.4软件测试的原则与误区/91 
6.4.1软件测试的原则/91 
6.4.2软件测试的误区/93 
6.5软件测试的发展/96 
6.5.1软件测试的发展历程/96 
6.5.2我国软件测试的发展历程/97 
6.5.3软件测试外包/99 
6.6软件测试工作/99 
6.6.1软件测试工程师/100 
6.6.2软件测试工作特点/101 
6.7思考题/104第7章白盒测试/105 
7.1白盒测试概述/105 
7.1.1白盒测试的含义/105 
7.1.2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106 
7.1.3软件测试与软件调试的区别/107 
7.2逻辑驱动覆盖测试/107 
7.3其他几种白盒测试/114 
7.3.1程序插装测试/114 
7.3.2程序变异测试/115 
7.3.3循环语句测试/115 
7.4代码检查/117 
7.4.1桌前检查和代码走查/117 
7.4.2代码评审和同行评审/118 
7.4.3基于缺陷模式测试/119 
7.5思考题/127第8章黑盒测试/129 
8.1黑盒测试概述/129 
8.1.1黑盒测试的含义/129 
8.1.2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比较/130 
8.2等价类划分法/132 
8.2.1等价类的含义/133 
8.2.2划分等价类的方法/133 
8.2.3设计测试用例/133 
8.2.4等价类划分法测试实例/134 
8.3边界值分析法/138 
8.3.1选择边界值测试的原则/139 
8.3.2几种边界值分析法/139 
8.3.3边界值分析法应用实例/142 
8.4因果图法/144 
8.4.1什么是因果图法/144 
8.4.2因果图法应用实例/146 
8.5判断表法/148 
8.5.1什么是判断表/148 
8.5.2判断表法应用实例/149 
8.6正交实验设计法/152 
8.6.1什么是正交实验设计法/153 
8.6.2正交实验法设计测试用例/154 
8.6.3正交实验设计法应用实例/155 
8.7其他黑盒测试方法/160 
8.7.1故障猜测法/160 
8.7.2状态图法/161 
8.7.3随机数据法/161 
8.8黑盒测试方法的比较与选择/162 
8.9思考题/163第9章集成测试/16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