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咖》 王颖红著
¥
30
¥
30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王颖红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ISBN9787512626157
出版时间2015-12
版次1
印刷时间2015-12
印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纯质纸
页数224页
字数1120千字
定价30元
上书时间2016-02-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最新散文集,见图片。
目录
品蓝
历史的韵味:奎文
家住虞河岸边
818岁的一孔桥
最后的九曲巷
南仲寨石坊
仓上村的砖雕
复园芳菲话星甫
雕梁画栋百年宅
黄叶楼怀想
北下河街90号
秀山大师
胶济线那一弯的风情───二十里堡车站烟草旧影
南下河市场的前世今生
海王府微时
旧红
卧牛草堂小记
我的名字
飘散着姥姥味道的酱香
一件蓝色羊毛衫
我终于见到了毛泽东
小别
家庭相册《素年锦时》序
茗佐天籁───卡尔加里的一天
这份情,你不能不在乎
梦里的小东沟
给天堂里姥姥的信
藤黄
读书•旅行
读《故事》爱上剔红
穿越爱与痛───读安妮宝贝
电影《赤壁》中的风月与爱情
电影是上帝给人类的一件礼物
2012,遇见妙道紫砂
情入五色壶亦诗───史银之的紫砂人生
食印藏趣
天青
那颗千年古樟
惊艳九寨之水
在宏村听天籁之音
台湾文化地标诚品书店
布达拉宫的奢华
寂寞昭君墓
胡杨之歌
秀水文坛三剑客
独自旅行
卡尔加里!卡尔加里!
………
节选
《最后的九曲巷》
幽长曲折的通道,古老的青砖,带有青苔的青石板路面,或光亮或斑驳的门板,或新鲜或退色的楹联,挑担吆喝的小贩,阳光下树荫里或忙碌或怀旧的老人,还有警觉的狗或打盹的猫------,我想象中的九曲巷就是这样的。它的花样年华应该属于“南苏州北潍县”那个年代,那时郑板桥在这当过县令,县衙的牌坊上骄傲地写着“东莱首邑”;那时白浪河沙滩大集赫赫有名;那时东关有七楼八阁九街十八巷------
以为九曲巷早已经被高层楼盘阳光外滩取代,只能在回忆录里搜寻了。所以当来到鱼市街,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来探访这奎文最后的古民居而意外发现了九曲巷残存的一段时,竟有俺不住的惊喜!随即凄然,我看到的,很可能是它的风烛残年了------早就听说,这一带已被开发商买断,另一片阳光外滩即将崛起。
所以这天,我在这最后的九曲巷里走了好久。仿佛对着一位迟暮又残缺的美人,感慨万分,细细注目它余下的风华,想象她当年的顾盼生姿,五色罗裙。
当年潍县叫九曲的巷子有两个,一个在东关,一个在城里西门大街道北,但东关的九曲巷更为人所知。在民国26年的城坞图上,它东西走向,起于北下河街观音阁下,止于李家街,巷长490米,以狭窄多曲折得名。中间有分叉通向错综复杂的杜家过道和鱼市街。1982年的市区街道图上,中间分叉通向鱼市街的巷子也叫了九曲巷,不见了杜家过道。我就是从鱼市街无意中进入九曲巷的。
巷子不宽,够两个人并肩走,鱼市街两旁的其它巷子大部分有青石板铺路,但这段九曲巷没有想象中的青石板。左边的房子南北向,有院墙,是古老的青砖参杂些许现代的红砖,显然是不断翻修的结果。第一个院门上有铁皮蓝色门牌,蝴蝶图形中清晰的印着九曲巷15的字样。右边的房子是东西向,房门大概开在西面,东墙自然成了巷子的壁墙,所以宅子的窗开得很高,也不大。再往里走是九曲巷14号。过了这两户迎面是另一户人家的山墙,巷子自然形成了两个曲折拐弯,然后是相对长一些的直道。右边依然是宅子的后墙,但这家的窗子不高,上面还有现在住房见不到的竹制围栏,大概是防盗的吧?房里传来女人的声音,像是女儿和母亲的对话,纯正的潍县方言。听不清具体内容,好像是一些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这条直道的左边是破旧的砖土墙,有的地方漏出一个大洞,从洞口可以看到墙里人家的房子,团团的蜘蛛网显示这里好久没人住了。又过了一个转角,面对的是一户高高台阶上的人家,大门紧锁,阳光透过院中树木斑斑驳驳洒在红漆大门上,这应该是家境不错的住户,门口就是一个拐弯。再往前走,过了九曲巷19号前面不远就是四平路电子一条街的后墙,右边是北下河街,九曲巷的精华部分就在这里被现代建筑压在了下面。
除了在18号看到院门开着,有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屋门口牙牙学语之外,这弯曲的小巷里没有人进出,在阳光下安静得出奇。让人想起板桥的竹枝词“茅屋深藏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但我知道,现在的安静已今非昔比,板桥说的是“集散人归掩市门”的安静,是幕落幕起的间隙,而现在的安静带着颓败的气息,许多房子已破旧不堪甚至坍塌,好像只等着拆迁了。
让我们从故纸堆中寻找它曾经的美丽时光吧。
潍坊城区以白浪河为界,东边是奎文区,西边是潍城区。潍坊叫潍县的时候,城区也是以白浪河为界,西城是潍县县城,俗称城里,东城俗称为东关。东关在明成化年间起四周筑起了土围墙,其间通道出口又建成了诸多阁子,上供神灵,下设阁门,昼开夜闭,安全设防,称为“八阁围子墙”,那时东关作为潍县东去交通的必由之地已初具规模。清咸丰十一年历时五年在八阁围子土墙外重修东关坞,这时的东关规模已近似县城。八阁围子墙其中一阁就是九曲巷的西首观音阁,所以九曲巷至少在明代已经形成。至清末民初,下河街九曲巷一带银号、钱庄、店铺鳞次栉比,是名副其实的金融商业中心。当年潍县有名的丁、郭、陈、张四大家族生活在政治文化中心的城里,东关则有韩、谭、杜、李、王五大姓氏盘踞。在潍县的街巷中,九曲巷没有状元胡同那样因连出两名状元而引人注目,没有金巷子曾有的金碧辉煌,没有胡家牌坊的御赐荣光,但它南临交通要道,西捱沙滩大集和下河街,北有鲁中最大水产交易市场的鱼店街,东北有永乐大剧院,周围有聚仙楼、福胜居、顺兴馆、仁和馆等较大饭馆,所以它承载的是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是商贾大户的传奇经历,是九千铜匠三千绣女的坎坷人生。 和居住在九曲巷的老人们谈起来,他们说的最多的是当年鱼店街的繁荣,是绿瓦阁的关羽,是名角云集的永乐大剧院,是兴极一时的庆德楼,是无所不有的沙滩大集------。而我,浮想联翩的是清明时节街间巷尾后生小伙大步云飞到沙滩大集跃跃欲试的兴奋,呼妹唤嫂跳跃欢笑想一试秋千架的小家碧玉。 在郑板桥怀念不已的潍县风情中是否有九曲巷的影子,状元曹鸿勋为官外地的日子是否会想起当年他到东关一大户人家伴读走过的曲折弯弯的巷子和他为重修观音阁写的碑文------
值得一提的是,经安阳师范学院陈才生教授考证,文化名人李敖的祖籍就在九曲巷。潍坊民间流传有一段民谣:“西关张,一杆枪;下河李,惹不起;南关丁,一窝蜂;虞店谭,不是玩。”而李敖祖籍就是“下河李惹不起”的李家。 据《李氏族谱》记载,李氏一世祖叫李显兴,他从洪武初年(约1368年)迁到潍县之后,到民国20年(1931)已有22代子孙。传至5世时,分为7支,皆居潍县。长支居九曲巷,四支、七支错处其间,李敖是下河李氏族第四支中的第14世孙。郑板桥在潍县的时候,李敖的祖辈还居住在这,清咸丰年间重修东关坞前后,李敖的爷爷李凤亭出生,那时李家这一支已家道中落, 李凤亭小时候遇荒年跟母亲去要饭,有次母亲为保护他被狗咬死,他流浪一阵,无以维生,不久也去“下关东”了。多年以后,李敖在自传中曾写道:“我的祖籍是山东潍县”,还说:“我生平在勇敢、强悍、精明、厉害、豪迈上,常‘有乃祖风’,也是由佩服爷爷而来。”
卢沟桥事变后,战事频起,鱼市街和北下河街渐渐萧条,解放后,市场迁移,九曲巷渐渐平静。现在,崭新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它在高楼大厦的缝隙间显得破旧不堪,直到现在,生活用水需在固定时间到固定地点取用,所以扁担和水桶仍是必须的。下雨天,这里的泥泞与过去一样让生活变得艰难。但还是有些人情愿守着百年老房子有滋有味的生活着,延续着安宁淡然的日子------
大凡一件东西 年久日深,总有一些特别的事情发生。清末官吏陈恒庆( 潍县人1844~1920)在《谏书稀庵笔记》中记述,“潍县东关九曲巷相传有一物,夜则出,蹒跚而行,或当道蠢然而卧,体大如盎,有毛似刺,不伤人,不为祟,俗名之曰老蹒。今京师谓之财神。九曲巷货栈比栉,为一县财物所聚,前数年明火大盗入则迷,赖有此多年神物耳。”此传说未必可信,但他的记述说明两点,一是九曲巷当年的繁华竟然多到集聚一县财物,以致引来明火大盗,可见它当年的风光。二是巷子曲折多弯,峰回路转,不熟悉的人往往迷路。此两点足以让九曲巷成为潍县古民居街巷的经典和老街文化的代表,它该是一件珍贵的老玉,和十笏园一样散发着值得潍坊人骄傲的润泽,一旦丢失,怎一个痛惜了得!
那天,我站在九曲巷久久不愿离去,想起一首歌,像极了我的心情。
红烛光 细雨敲窗
恍惚间又看到你的剪影在梳妆
九曲巷 琵琶又响
如你的耳语回忆把黄昏刺伤
酒断肠 路醒他乡
我用今宵的思念醉成一座丰碑守望
美人像 宣纸泛黄
可岁月抹不掉那梦里爱你的
旧诗行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