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刑法罪名适用(第1分册):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
  • 图解刑法罪名适用(第1分册):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
  • 图解刑法罪名适用(第1分册):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
  • 图解刑法罪名适用(第1分册):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解刑法罪名适用(第1分册):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

7 1.2折 59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洋 著;贾向云 注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5

版次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10-26

富泽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于洋 著;贾向云 注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5
  • 版次 2
  • ISBN 9787509336489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6页
  • 字数 45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最新刑事办案实务指导丛书
【内容简介】
在具体写作时我们确定了两个编写原则:第一,要突出文献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第二,要紧密结合考研所需。凡是跟考试无关的内容就不论述或仅做简单介绍;凡是跟考试密切相关的就要重点论述。在此基础上,编辑部确定了《最新刑事办案实务指南:图解刑法罪名适用(第1分册)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体例结构:(1)文献解读。重点介绍文献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理论意义。内容的分析与阐述与教育部组编的《思想理论政治大纲解析》完全一致。(2)真题回顾。通过对历年考研政治真题的回顾,使考生明晰经典文献与考研政治之间的关系,掌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3)模拟试题。按照考研政治题型的要求,编写了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便于读者进行自测,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献内容和满足考研复习的需要。《图解刑法罪名适用(第1分册):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编写是编辑部集体智慧的结晶。贾向云博士负责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著作部分;杨娅娟同志负责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著作和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部分。我则负责对各部分进行审读和修改。由于时间和研究水平的局限,《图解刑法罪名适用(第1分册):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肯定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今后也会对文献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均为司法工作一线人员。根据不同分册读者对象的不同,分别邀请在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工作单位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且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同志撰写。
【目录】
第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文献导读
第一专题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3【专题概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以下简称《提纲》)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中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它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提纲》标志着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基于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大纲考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
(2)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3)人的本质问题。

第二专题《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卷
第一章6【专题概述】《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详细制定和构建"新唯物主义"理论时期所撰写的最重要的著作,同时也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所撰写的唯一一部专门详尽和系统阐述其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著作。同时,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大纲考点】
(1)意识的起源、本质和能动作用。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5)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以及后果。

第三专题《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2【专题概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以下简称《序言》)是马克思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1分册所写的序言。在这篇序言中,马克思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精辟地概括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构建起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总框架,从而使这篇序言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独立的科学意义。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相比,《序言》中对于唯物史观的很多原理,诸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等论述要更为完整和精确。【大纲考点】
(1)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2)社会历史观的核心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3)社会形态与社会有机体理论。
(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以及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第四专题反杜林论16【专题概述】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相互关系,因此被称为"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变成科学的,严厉批判了杜林反动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该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做了百科全书似的全面阐发,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一部重要著作。【大纲考点】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3)真理与谬误的相互关系。
(4)质量互变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
(5)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

第五专题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24【专题概述】如果说《反杜林论》是一部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概论,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则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大纲考点】
(1)发展的过程及其实质。
(2)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哲学的基本派别。
(3)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
(5)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六专题自然辩证法29【专题概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这部著作通过对当时自然科学新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科学基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恩格斯深刻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把人的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联系起来,开创了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先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大纲考点】
(1)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必然性与偶然性、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3)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第七专题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37【专题概述】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本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是一部从哲学上反对修正主义的论战性著作。在该文中,列宁揭露和批判了马赫主义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论述了哲学上的两条基本路线的对立,阐明了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基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对于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标准,分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思想路线,具有重大意义。【大纲考点】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以及哲学的党性。
(2)物质的概念。
(3)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以及关系。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5)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第八专题谈谈辩证法问题43【专题概述】列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系统地研究了哲学史,并重点研究了辩证法史,广泛阅读了赫拉克利特、黑格尔等人的哲学著作和理论,考查了从古希腊哲学到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札记、短文和评论,汇编成《哲学笔记》。《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篇文章,论述了唯物辩证法两大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大纲考点】
(1)对立统一规律。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3)矛盾分析方法。
(4)人类的辩证认识过程。

第二部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经典文献导读
第一专题毛泽东思想萌芽时期的两篇重要文献49【专题概述】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毛泽东在党的早期领导人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这些著作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刻论证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探讨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大纲考点】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标志。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和领导力量。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二专题中国革命新道路形成的三篇重要文献54【专题概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尤其是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大纲考点】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第三专题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两篇重要文献67【专题概述】党的思想路线经历了一个形成和确立的过程。20世纪20、30年代,毛泽东在反对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斗争中,发表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初步形成和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大纲考点】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2)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

第四专题关于革命战争的策略的两篇军事文献73【专题概述】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文章,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阐述了建设人民军队和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形成了完备的军事理论。【大纲考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2)中国革命的复兴、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3)三次"左"倾错误及其危害。
(4)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5)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第五专题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系统哲学论证的两篇文献82【专题概述】1937年夏,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大纲考点】
(1)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
(2)社会主义生活本质是实践的。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性。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关系。
(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7)毛泽东对"思想路线"的哲学论证。

第六专题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两篇文献87【专题概述】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认识是逐步明确的。1939年他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949年,他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这些问题作了更为集中的概括。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贡献。【大纲考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关系。
(2)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工程。
(3)党的建设的有利条件和特殊困难。
(4)"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提出。
(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待民族资本主义的态度。

第七专题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两篇重要文献97【专题概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1948年,他《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大纲考点】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对象、动力、领导力量)。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4)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第八专题论述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的重要文献111【专题概述】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大纲考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2)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第九专题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三篇重要文献118【专题概述】1941年5月,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1942年2月,毛泽东又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遍展开。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起来。【大纲考点】
(1)延安整风运动。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

第十专题评美国白皮书的五篇文献124【专题概述】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就中美关系问题发表了一部重点介绍从1944年到1949年期间美国对华关系的报告书,8月14日到9月16日,毛泽东先后写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和《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五篇评论,以新华社社论的形式陆续公开发表,对白皮书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与批判,揭露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帝国主义本质,批评了党内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美国帝国主义的幻想,并且对中国革命的发生和胜利的原因作了理论上的说明。【大纲考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作用。
(2)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第十一专题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两篇重要文献130【专题概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195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理论问题。【大纲考点】
(1)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论十大关系》的内容及意义。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第十二专题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四篇重要文献140【专题概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拨乱反正,从根本上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徘徊的局面,使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中国由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本专题涉及以下几篇文献: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高度,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大纲考点】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邓小平重新确立并丰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4)邓小平的"先富"和"共富"政策。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首次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的概念。【大纲考点】
(1)四项基本原则提出的背景。
(2)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过程。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
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大纲考点】
(1)邓小平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评价。
(2)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
(3)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过程。
(4)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的概括。
4.《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科学总结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纲考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2)党的领导人关于发展的论述。
(3)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百年不动摇。
(4)"三个有利于"标准。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十三专题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的两篇重要文献171【专题概述】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00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江泽民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是一篇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纲领性文献。【大纲考点】
(1)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阐述。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8)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9)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2)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3)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三部分近代中国重要会议
第一专题建党初期的三次重要会议187【专题概述】建党初期,有三次重要会议需要掌握:
第一,中共一大。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制定了党的纲领和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
第二,中共二大。大会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第三,中共三大。大会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大纲考点】
(1)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特点及其重大意义。
(2)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提出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第二专题国民革命时期的三次重要会议195【专题概述】国民革命时期,又称
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这期间,有三次重要会议需要掌握:
第一,国民党一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第二,中共四大。大会阐述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
第三,中共五大。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重大问题,都未能提出有效的具体措施。【大纲考点】
(1)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
(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对革命领导权问题的认识。
(3)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第三专题土地革命时期的八次重要会议202【专题概述】土地革命时期,又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它是中共党史上的关键时期。它经历了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从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历史性转变。期间,有八次重要会议需要掌握:
第一,八七会议。它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
第二,中共六大。它制定了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三,古田会议。它最大的贡献是"古田会议决议"。
第四,赣南会议。它批评毛泽东的主张,开始排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对红军的正确领导。
第五,中华苏维埃一大。它确立了苏维埃政权的管理制度。
第六,遵义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这次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七,瓦窑堡会议。它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
第八,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会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五项要求四项保证"。【大纲考点】
(1)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2)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3)遵义会议内容及历史意义。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5)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影响。

第四专题抗日战争时期的四次重要会议214【专题概述】抗日战争时期,既是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期间,有四次重要会议需要掌握:
第一,洛川会议。它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具体政策。
第二,六届六中全会。这次全会正确地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规定了党在相持阶段的任务,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规划。
第三,六届七中全会。这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为中共七大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四,中共七大。这次会议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大纲考点】
(1)全面抗战的路线。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3)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4)党的两大优良作风。
(5)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生产力"标准。

第五专题解放战争时期的四次重要会议222【专题概述】解放战争时期,又称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期间,有四次重要会议需要掌握:
第一,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它确认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第二,十二月会议。它成功地解决了革命力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
第三,七届二中全会。它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夺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和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一系列重大方针问题。
第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次全体会议。它通过了《共同纲领》,最终完成了创建新中国的任务。【大纲考点】
(1)政协决议的内容。
(2)土地改革运动的原则。
(3)夺取全国胜利行动纲领的制定。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5)"两个务必"思想。
(6)"两个转变"。
(7)《共同纲领》。

第六专题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230【专题概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党在建国初期的中心任务,并制定了相关的战略策略方针。【大纲考点】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第七专题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六次重要会议232【专题概述】中共八大开始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开始改变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随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被错误的发动起来;期间,考生还需掌握北戴河会议和庐山会议。为了扭转国民经济的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大纲考点】
(1)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3)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4)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重要影响。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6)庐山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7)七千人大会的主要内容。

第八专题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五次重要会议235【专题概述】本专题有五次重要会议需要掌握: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第二,中共十二大。大会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
第三,中共十三大。大会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四,中共十四大。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五,中共十五大。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的发展战略。【大纲考点】
(1)党的基本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九专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两次重要会议247【专题概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有两次重要会议需要掌握:
第一,中共十六大。大会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第二,中共十七大。大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工作布局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了战略部署。【大纲考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和理论体系。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党的建设。
(6)科学发展观。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