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珞珈语言文学学术丛书:学科观念与文学史建构
  • 珞珈语言文学学术丛书:学科观念与文学史建构
  • 珞珈语言文学学术丛书:学科观念与文学史建构
  • 珞珈语言文学学术丛书:学科观念与文学史建构
  • 珞珈语言文学学术丛书:学科观念与文学史建构
  • 珞珈语言文学学术丛书:学科观念与文学史建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珞珈语言文学学术丛书:学科观念与文学史建构

0.01 九品

仅1件

河北石家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国恩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5/4

上书时间2023-04-09

史村书屋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国恩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0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12434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2页
  • 字数 30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珞珈语言文学学术丛书
【内容简介】
《珞珈语言文学学术丛书:学科观念与文学史建构》是新世纪语境下探讨现代文学学科观念与文学史重构问题的一部力作。举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和现代旧体诗词的入史,“民国文学史”、“汉语新文学史”概念的功能意义,海外华文文学的基本问题及研究模式,当前文学批评中的批评家角色和批评功能,纯文学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文学经典的意义变迁与中国形象问题等,皆为当前学术研究中的热点,既具前沿性,又有理论价值。作者在精细分析中展示了敏锐的眼光和严谨的态度,诸如华文文学不能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等观点是海内外首度提出,得到学术界充分肯定。书中各篇文章先后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月刊》、《江汉论坛》等重要刊物及高校学报上发表,或被《新华文摘》作为封面推荐文章全文转载,影响广泛,文采卓然,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陈国恩(1956-),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闻一多研究会会长,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秘书长。出版著作《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等10余部,主编教材《中国现代文学》等4种,发表论文200余篇,合作主编博士原创学术论丛19种、闻一多学术会议论文集4种、《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2种、苏雪林学术会议论文集1种。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个和教育部项目1个,省部级项目4个,多次获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政府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图书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2006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鲁迅与二十世纪中国研究”,主持国家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建设。
【目录】
第一辑学科观念与文学史编写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起点问题的对话
少数民族文学怎样“入史”?
民国文学与现代文学
“汉语新文学”的功能优势及研究方法
能够写出一部什么样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学科调整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编写问题
再谈现代旧体诗词慎入现代文学史的问题

第二辑华文文学学科及研究模式
3W:华文文学的学科基础问题
海外华文文学不能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从“传播”到“交流”: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模式的选择
香港电影的后现代性流变
澳门新移民文学的语境及发展前景

第三辑批评观念与批评家角色
文学批评的状态和批评家的角色
纯文学究竟是什么?
寻根文学的寻根之失
新保守主义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现代性问题
40年代左翼期刊译介俄苏文学文论的流派特色
挣扎在欲望与救赎之间——论西方人性观的演变

第四辑文学经典与中国形象
鲁迅的经典意义与中国形象问题
伦理革命的困境和传统文化的绵延:从《伤逝》到《寒夜》
经典阐释与当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
京派文学的时代性与超越性
闻一多的信仰者心理
论《原野》戏剧音响的多重功能
……

第五辑珞珈学苑之风景线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