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双轨电视制度研究(一版一印)
  • 德国双轨电视制度研究(一版一印)
  • 德国双轨电视制度研究(一版一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德国双轨电视制度研究(一版一印)

6 2.9折 21 九五品

库存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晚红 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h43-2

上书时间2024-06-28

捷途旧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曹晚红 著
  • 出版社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7
  • 版次 1
  • ISBN 9787504358622
  • 定价 2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2页
  • 字数 184千字
【内容简介】
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章——德国广播电视制度的发展变迁。德国电视体制的变迁是和德国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在本章中,将变迁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动因与德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等结合起来展开论述。把德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即魏玛共和国和第三帝国时期,德国电视处于起步阶段,以中央集权广播电视体制为主;第二,“二战”后到1984年德国实行公法广播电视体制,处于公法体制的垄断时期;第三,从1984年开始,私营电视的出现给德国带来广播电视双轨制度。

  第二章——当前德国电视双轨制下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的制度体系比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广播电视法制的角度考察德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制度保障,包括德国广播电视法制的基本状况和其中对双轨制度的相关规定;二是对双轨制度中的两大体系从财政来源、组织结构、传播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德国双轨制度的特点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章——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在传播层面的竞争。双轨制度下,公私两大系统以竞争为主要特征,首当其冲的是节目竞争。二十年来,两大电视系统的节目策略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中,这是本章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采用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节目结构、节目形态到节目内容进行比较;第三部分则关于德国电视的节目品质,德国的媒介政治体系中的核心是“多样化”,但由于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在节目竞争中也出现了“节目趋同”现象,如何保证多样化、保证节目品质成为讨论的对象。

  第四章——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在经济层面(市场)的竞争。目前从整体上看,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在电视市场上基本平分秋色,并进行着激烈的竞争。由于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两大电视系统有着各自不同的财政来源和市场责任,电视市场对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有着不同的意义,因此第一部分对电视市场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研究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对电视观众市场的竞争,第三部分研究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对电视广告市场的竞争。市场竞争带来的一些问题如市场原则对公益原则的入侵、私营电视的高度集中和私营数字付费电视的发展等则在第四部分探讨。

  第五章——双轨电视制度的未来发展。从德国电视业的现状来看,当前的广播电视双轨制度呈现出一种激烈竞争和相对平衡的状态,但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公益原则与市场原则博弈后的结果。这个制度系统与媒介的生态环境、与外部的政治、经济、技术的发展变化始终处于一种互动中,所以这种博弈还在继续,双轨制度的未来发展,也就是博弈的结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本章第一部分将从制度层面、政治层面、技术层面和市场层面来分别分析这两大系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第二部分讨论双轨制度的存在价值。尽管双轨制度在这20年的发展中,出现了种种危机,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更面临着挑战,但是从德国电视制度变迁的动因来看,从公法垄断到双轨并行是一种历史性的制度选择,其存在价值主要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打破公法电视长期的垄断局面,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实现权力的制衡;第二,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节目质量,以促进传播多元化。尤其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双轨制度在德国依然是作为民主社会的比较好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本章最后一部分,研究如何从法制层面、资金层面和节目品质层面等各个方面去保障公法电视的存在和功能,从而实现德国电视的平衡发展。

  结语——中国广播电视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思考和分析德国的广播电视双轨制度对中国广播电视制度变革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曹晚红,现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获法学士学位。2008年获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7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作为访问学者赴德进修。    主要研究领域为广播电视制度、新媒体编辑等。讲授《新闻写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德国广播电视制度的发展变迁

  第一节 “二战”之前的广播电视制度变迁

  第二节 “二战”后到1984年:公法广播电视制度的垄断时期

  第三节 1984年至今:双轨广播电视制度

第二章 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的制度体系比较

  第一节 双轨制度的法律保障

  第二节 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的制度体系比较

  第三节 双轨制度特征分析

第三章 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的传播竞争

  第一节 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的节目竞争策略比较

  第二节 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的节目比较

  第三节 节目品质与节 目多样性

第四章 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的市场竞争

  第一节 “电视市场”的界定和内涵

  第二节 电视观众市场的竞争

  第三节 电视广告市场的竞争

  第四节 市场竞争的后果

  第五节 电视市场的兼并与集中

  第六节 私营付费电视步履维艰

第五章 双轨制度的未来发展

  第一节 双轨制度面临挑战

  第二节 双轨制度存在的价值

  第三节 双轨制度未来发展的前提:对公法电视的制度保障

  第四节 德国电视的数字化战略

结语:中国广播电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