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别离:陪伴母亲日记
¥
10
2.2折
¥
46
九品
仅1件
作者聂晓华
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聂晓华
-
出版社
广西师大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5
-
版次
1
-
ISBN
9787559817396
-
定价
46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4页
-
字数
172千字
- 【内容简介】
-
:
此稿是作者十五年间陪伴患了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的母亲的日记。作者聂晓华的母亲于2001年被诊断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母亲的病情从开始健忘,发展到不断失去行走、进食、意识等能力,最终变成“植物人”,身体煎熬,意识远离。作为女儿的作者陪伴在侧,目睹母亲生命渐渐逝去的过程,为了从无助的绝望中挣脱出来,她以日记的形式零零散散、坚持记录了十五年。日记中,除了客观记录病情发生、发展以及症状、应对,也充满了对生命的思索和对亲情的感怀。本书文笔流畅、叙事质朴,没有刻意煽情,但是因其真实、真切的细节,常能让人感同身受,潸然泪下。作为中国版的《恍惚的人》,在当下老龄化问题加剧的背景下,此书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摘要:
…………今天,接父亲出院,离开前先去看看母亲。母亲坐在沙发上。我一进屋,她便说:“来了一个老太太。”我笑了,她也笑了。我问:“我是谁?”她说:“我不管你是谁。”我明白,此时她说不出我是谁,每当她没有答案时,便会这样机警地回答。“我漂亮吗?”我问。“你不漂亮。”她回答得很干脆。父亲出院前也来看母亲。母亲说:“你走吧,不用管我,这儿挺好的,有吃有喝的,什么都不缺,你不用惦记。”母亲说得多好啊,一点也不像一个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人的大脑是多么不可思议,不知是哪根神经回路发挥了作用,母亲会表现出这样间断性的清醒。母亲也想出院,但是她还在发低烧,医生说需要继续留院观察治疗。回家安顿好父亲,本应马上去上班,不知为什么,我眼前浮起了母亲送别我们时依恋的目光,心有不忍,便又返身回到医院。在住院部的楼道里,我看到了让人心酸的一幕:时值中午,护工步履匆匆地要去食堂打饭,母亲目色慌张、寸步不离地紧随其后,那神态就像是一个犯了错误、生怕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我的心一阵阵抽紧,家人不在身边,母亲是那样地无助和可怜。我快步上前,一把拉住了母亲,娘啊。
- 【作者简介】
-
:
聂晓华,197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多年从事国际交流工作。1990年代中期到企业工作,退休后致力于社会公益,曾先后任京城企业协会、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等。曾以自身经历,写下《其实,没有理想国》一书。
主编推荐:
1.中国版《恍惚的人》——直面阿尔茨海默病全病程,真实、真切记录2.用普通人的身份和视角面对母亲的老去和病来,深切的爱与现实的痛相互交织、撕扯,感人至深3.从这本书里,看到渐渐老去的父母,也看到终将老去的我们——每一个人。4.作者提供了面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识和全部心路历程,以期能对读者有所助益。名家推荐:这不是一个“孝女”的故事。女儿用了十五年的忙碌与祈祷,和母亲一起抗击阿尔茨海默病的进逼。甘苦中的隐忍,忙碌中的焦虑,真切而感人。生命的叹惋,人生的哲思,与不离不弃的爱心与责任相融会。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悲情”故事。它如此翔实生动地描述了一个“老年痴呆”患者的病程以及家属的应对,应该说,展示了作者的知识积累,也分享了直面“阿尔茨海默”的经验。 —— 陈建功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每个人都有对人生的不同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痕迹,重要的是你留下了什么? ——任志强读这本书时,我为什么经常泪眼蒙眬?因为作者记录的,是漫长的生离死别。伴随着漫长的情感煎熬,是漫长的照料责任。 ——王克明
媒体评论:
当你不能体面地与我道一声:“再见……”
精彩内容:
序一王克明朋友带他母亲来我新居,老人坐在树荫下看草地、藤萝,笑容可掬,扭过头来高兴地对我说:“我小时候就住在这儿。”那是我第一次面对老年痴呆病患者。那时以为,这个病只是让人忘记痛苦,剩下高兴。读了晓华的“陪伴母亲日记”,才知道那后面还有漫长病程,让人忘记以前,也忘记现在,让人忘记痛苦,也忘记高兴。忘记了所有,就是忘掉了生命。记得米兰·昆德拉说过,遗忘是死亡的一种形式,因为死亡就是让人没有了过去。从这样的意义看,老年痴呆简直就是死亡的一种形式。苏格拉底被杀前说,他终于能摆脱“愚蠢的肉体”,灵魂不受阻碍了。他认知的死亡,是灵魂离去。那么老年痴呆呢?面对面和母亲说话,尽心意对母亲照料,母亲却认知已失,灵魂远走,子女面对的,是生呢,还是死?这样的死亡来得如此缓慢,长夜悠悠,出入于阴阳两界,分不清生死边界。读这本书时,我为什么经常泪眼蒙眬?因为作者记录的,是漫长的生离死别。伴随着漫长的情感煎熬,是漫长的照料责任。我们的文化铺就了“尽孝”的长路,一代一代子女由此走过人生,到终点坐看后人的脚步。曾经的家天下时代,社会的构成成分是家庭,不是个人。家是每一个人的天下,每个人生都回归到家。一代一代以家为单位,共同农耕自给自足,一起面对危机、疾病和老龄,用内部忠诚的家庭关系支撑宅院的天空。家国同构的时候,“孝”也是皇权稳定的要素。“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价值取向是忠君,让大家“一腔鲜血报皇朝”。稳定封闭的农耕秩序,把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混成一团,从中提炼出“孝”的道德价值,搞成行为规范。在固化的传统观念里,它达到了天经地义的高度,延伸成一条贯朝穿代、纫忧缀乐的“尽孝”古道。经过灭孝存忠的百年曲折,中国人对“孝”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作者在尽心尽力“尽孝”的同时,更愿意从本能、亲情和责任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行为,而不愿用美德规范去定义和欣赏自己的付出,从而在价值取向上与传统道德拉开了距离。我们的社会刚
...
- 【目录】
-
:
第一章 2001年 病,来了001第二章 2002年 病情渐重023第三章 2003年 神智乱了053第四章 2004年 战胜死神097第五章 2005年 从失智到失能109第六章 2006年 重返童年133第七章 2007年 轮椅上的日子175第八章 2008—2010年 流淌的岁月201第九章 2011—2013年 人生边缘223第十章 2014年 顽强的坚守251第十一章 2015年 伤离别277后记290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