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关电源故障诊断与排除
  • 开关电源故障诊断与排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开关电源故障诊断与排除

正版9成新

215 九品

仅1件

贵州贵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马尼克塔拉(Maniktala S.) 著;王晓刚、谢运祥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正版9成新,没有笔记
商品描述
没有笔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马尼克塔拉(Maniktala S.) 著;王晓刚、谢运祥 译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2
  • 版次 1
  • ISBN 9787115245502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9页
  • 字数 339千字
  • 丛书 图灵电子与电气工程丛书
【内容简介】
《开关电源故障诊断与排除》基于作者SanjayaManiktala多年从事开关电源设计工作过程中收获的经验与教训,利用大量真实的事例论述了开关电源故障和排除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高频环境下的去耦、输出噪声和滤波、电容的选用、接地层的铺设技巧、印制电路板的布局、设备的有效使用、提高效率的手段、EMI和噪声等基础知识和上述原因造成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并视角独特地提出开关电源故障诊断的一家之言。书中还利用解答网络论坛问题的方法讨论了业内公司和工程师应持有的态度及与数据手册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开关电源故障诊断与排除》可供各层次开关电源工程人员、设计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SanjayaManiktala是世界级的开关电源专家。曾在飞思卡尔、西门子和美国国家半导体等著名公司担任高级工程领导职务,拥有“浮动Buck调整器拓扑”等多项专利。他也是广受赞誉的技术作家,除本书外,他的另外两部著作《开关电源故障诊断与排除》(人民邮电出版社)、《开关电源设计与优化》也都是世界级的名著,他还是EDN、ElectronicDesign等杂志的专栏作家。
【目录】
第1章关于电源的思考
1.1实践与理论:硬币的两面
1.2抛开成见
1.3谨慎地选择朋友
1.4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5电源中的连锁反应
1.6经验很重要,对此没有假设、拖延或反对
1.7不要忽视任何一个问题,问题发生时已经为时太晚
1.8熟练使用仪器
1.9对症下药的故障排除方法
1.10因果关系是第一个灾难
1.11从(别人的)错误中获取经验
1.12与解决问题有关的问题
第2章高频的影响与输入去耦的重要性
2.1大谎言与原理图
2.1.1pcb走线的阻抗
2.1.2ic内部的接地反弹
2.1.3接地层
2.1.4分压器及其正确布局
2.1.5效率的测量与直流电阻
2.1.6开尔文感测法
2.1.7电源与地之间走线的电感
2.1.8避免使用绕线电阻
2.2职业性危害
2.3细心观察反馈走线
2.4物理距离成为关键
2.5估计谐波的幅值
2.6高频输入去耦
2.7别忘记紧邻ic放置0.1tf的陶瓷电容
2.8你也需要大容量电容
2.9缺少的电流来自何处
2.10检查你的实验电源
2.11未使用大容量电容以及电容的esr过大会引起严重问题
2.12只用一个电容来抑制噪声和纹波?
2.13控制ic也需要无噪声的电源走线
2.14升压变换器的去耦稍有不同42
第3章输出噪声与滤波
3.1测量输出噪声和纹波
3.1.1输出噪声和纹波,及其与输入噪声和纹波的关系(psrr)
3.1.2接受噪声,但不接受振荡
3.1.3噪声太严重了?尝试降低mosfet的速度
第4章明智地使用电容
4.1简介
4.2第1部分:铝电解电容
4.2.1elko电容的结构和类型
4.2.2免费获得阻尼电阻(esr)
4.2.3谨慎使用elko电容
4.2.4elko电容能容忍滥用
4.2.5elko电容的谐振频率
4.2.6振动测试的牺牲品
4.2.7elko电容的预期寿命
4.3第2部分:陶瓷电容
4.3.1mlcc的结构
4.3.2陶瓷电容的分类
4.3.3电容/电阻的标准尺寸
4.3.4不同的材料的esr
4.3.5揭开x7r电容的面纱
4.3.6x7r电容的温度系数
第5章使接地层的效用最大化
5.1并联输出电容以实现均流
5.2两种解决方案的对比:开关ic与控制ic
5.3快速地检验铝电解电容的电流
5.4二次侧走线电感及其对效率的影响
5.5接地层中电流的返回路径
5.6并联走线以降低电感
5.6.1多层板及其接地层
5.6.2同步控制器和开关ic的死区时间
第6章ac-dc与dc-dc变换器的印制电路板布局
6.1简介
6.2评估板(evb)
6.2.1降压变换器的pcb
6.2.2升压变换器的pcb
6.2.3升降压变换器的pcb
6.2.4正激变换器的pcb
6.2.5反激变换器的pcb
6.2.6布局时的一些要点
6.2.7热管理问题
6.2.8制作便于故障诊断的电路板
第7章不使用接地层
7.1基于384x系列控制器的单层板
7.2一次侧电流回路
7.3二次侧电流回路
7.4真正的“调换”(switch)
第8章故障诊断策略的一家之言
8.1剥洋葱
8.1.1提出正确的问题
第9章让设备有效地工作
9.1简介
9.2基本设备
9.2.1实验室须知
9.2.2时钟的稳定性和抖动
9.2.3理解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9.2.4变换器不稳定:与控制环有关
9.2.5单次捕获模式示波器的捕捉问题
9.2.6电流尖峰测试
9.2.7高dv/dt测试
9.2.8锡焊技巧
9.2.9世上最快的故障诊断工具
9.2.10杂项
第10章效率原则
10.1确保足够的驱动电压
10.2使电容寄生参数最小
10.3合理设计缓冲电路和钳位电路
10.4改变频率
10.5分时原理
10.6正确理解降压变换器的效率曲线
10.7估计通态损耗与开关损耗之比
第11章磁性元件、电磁干扰和噪声
11.1愿望
11.2改变处理emi问题的方式
11.3钳位电路的位置同样能影响噪声
11.4emi故障诊断备忘录
第12章论坛、数据手册以及其他实际问题
12.1思考很关键
12.2反复核对一切
12.3产品责任问题
12.4全新全意为客户
12.5问题与解答
12.5.1问题1
12.5.2问题2
12.5.3问题3
12.5.4问题4
12.5.5问题5
12.5.6问题6
12.5.7问题7
12.5.8问题8
12.5.9问题9
12.5.10问题10
12.5.11问题11
12.5.12问题12
12.5.13问题13
12.5.14问题14
12.5.15问题15
12.5.16问题16
附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9成新,没有笔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