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师承学堂:陈亦人医案医话(伤寒家)
  • 中医师承学堂:陈亦人医案医话(伤寒家)
  • 中医师承学堂:陈亦人医案医话(伤寒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师承学堂:陈亦人医案医话(伤寒家)

不退不换。最后一页有圆珠笔数字153。见图片

99 九品

仅1件

山东济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喜奎 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06-2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最后一页有圆珠笔数字153。其他没有了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喜奎 著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8
  • 版次 1
  • ISBN 9787513210386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3页
  • 字数 21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医师承学堂
【内容简介】
《中医师承学堂:陈亦人医案医话(伤寒家)》为伤寒大家陈亦人教授的学术思想整理,内容为陈亦人师徒教学记录,并经陈老亲自审阅修改,力求真实完整反映陈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陈亦人教授医案,选取陈亦人先生临床典型验案加以分析;下篇为陈亦人教授医话,总结陈老一生学用《伤寒论》的心得。全书真实完整地反映了陈亦人教授的学术特点和临床诊疗经验。适合广大中医院校师生、临床中医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目录】
上篇·医案
肢软筋弛肌萎缩化瘀通阳畅经络
洪洪水势急非尽肾肺脾
“意外疗效”须分辨颈椎病治获效验
紫菀胥吏入肺府佐相谋划主治节
心急尚需调五脏立断机因莫差迟
骨肉奇痒烦难耐温阳通经畅血脉
两耳轰鸣不止咎由阳虚水泛
前列腺疾癃淋坠补升开通治从肺
鼻鸣喉抽面瞤动化瘀通络畅肺经
室性早搏心动悸化裁复脉疗今疾
莫道消渴属燥热治需辨证化瘀血
数载美发飘然下屡进滋阴疗效寡
哮喘屡作缘伏痰升降宣化舒管挛
胃脘膨胀隐隐痛法当滋柔缓缓通
椎管狭窄眩晕起非风非痰系血瘀
喘悸憋闷心功衰非皆阳虚寒饮塞
汗出沾衣柏汁黄清化湿热通郁阳
不寐同属痰热疾清化却需辨药力
足跟痛缓柔当先施方药辨证为要
高血压非独阳亢升散药大胆投放
头风灼灼痛难已祛痰化瘀缓肝急
额窦炎头痛脓涕辨治重清肝调肺
皮肌炎表现不一施方药随证治之
肢颤勿忘息肝风却病仍当寻因机
痛风关节灼热痛清化通阳佐凉营
三泻心因机需究摒玄谈正虚邪实
经血淋漓久不止通因通用下瘀血
精神病幻听幻视调心肝化痰化瘀
痛痹累年久不已变通经方以应机
饮停神浮发为郁温化安神方应机
眼疾自古多责肝邪郁肺经不鲜见
鼻窒当理肺临证莫忘肝
仲师经验不我欺通变桂枝疗汗疾
芍甘汤养阴活血疗血尿效果确切

下篇·医话
《伤寒论》名实考
论《伤寒论》的特色与优势
《伤寒论》的科学价值
略论“六经钤百病
太阳病篇平议
阳明病篇首条刍议
胃家实刍议
阳明经证商榷
略论《伤寒论》阳明腑证辨治理论的实践意义
少阴病提纲刍见
厥阴病篇析疑
《伤寒论》疑难病辨治方法探讨
《伤寒论》与“坏病”
对《伤寒论》论脉的几点体会
略论《伤寒论》痞证理法方药的运用
“六气本标中气不明,不可读《伤寒论》”争论
浅谈《伤寒论》的理论学习和运用
怎样学习《伤寒论》才能提高效果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最后一页有圆珠笔数字153。其他没有了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