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人生美学
  • 中国古代人生美学
  • 中国古代人生美学
  • 中国古代人生美学
  • 中国古代人生美学
  • 中国古代人生美学
  • 中国古代人生美学
  • 中国古代人生美学
  • 中国古代人生美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人生美学

5 1.5折 34 九品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天道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K2/2中

上书时间2024-06-18

有典名堂

十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自然旧,实物拍摄请认真查看。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天道 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67267
  • 定价 3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73页
  • 字数 3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人生美学》简明扼要地探讨了中国古代儒道释三家人学思想基于“三人合一”的和谐观所形成的审美人生境域。这种审美境域要求审美主体、“知行合一”,致力于成就一神伟大的人格,由“内圣”而“外王”或成为“真人”“至人”;肯定人的存在意义,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生成了“直觉了悟”式的审美体验方式,使古代人生美学的审美境域构成更多地指向人的心灵世界,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
《中国古代人生美学》为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科研项目重点课题的成果,也是四川师范大学省级重点学科——“美学”学科和美学创新团队成果之一。全书共分上、下两部分。内容包括儒家之人生美学思想,理学之人生美学思想,心学之人生美学思想,庄子之人生美学思想,道教之人生美学思想等。
【作者简介】
李天道:四川彭州市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四川省美学学会秘书长、理事;中华美学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员;高校美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学学会美育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美学、美育学、中西比较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论以及中国文化。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学术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中国美学之雅俗精神》、《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概要》(合著)、《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论纲》、《文心雕龙审美心理学》,《中国美学体系》(合著),《审美与生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及其现代意义》(副主编)、《当代中国传统美学研究》、《晏子春秋与现代人格》、《慧能评传》等专著。其中《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论纲》一书获四川省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审美与生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及其现代意义》一书获四川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当代中国传统美学研究》一书获四川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文心雕龙的审美智能观》获青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目录】
导论
上编
第一章儒家之人生美学思想
第一节“仁”之人生境域
第二节“天下一体”之人生境域
第三节“天地与我并生”之审美境域
第四节尽善尽美之境域
第五节人格修养

第二章儒家以仁义求同乐之人生审美域
第一节乐以忘忧
第二节“与天地同和”
第三节“和”的审美理想域
第四节“和”的中西异质性
第五节“和”的文化根源

第三章理学之人生美学思想
第一节理学人生境域之心性问题
第二节理学之审美意义
第三节理学之主体修养

第四章心学之人生美学思想
第一节人生境域
第二节审美境域
第三节人格修养

下编
第五章道家以无为求至乐之人生审美域
第一节“赤子之心”
第二节虚静淡泊与返璞归真
第三节“心斋”“坐忘”之域
第四节弃欲守静之域
第五节“以妙为美”的审美理想域

第六章庄子之人生美学思想
第一节庄子其人其事
第二节庄子美学思想的实质
第三节庄子人生美学的终极追求
第四节庄子审美化的人生价值取向
第五节庄子审美化的生死观
第六节庄子审美化的生存方式

第七章道教之人生美学思想
第一节道教的人生境域
第二节道教的审美境域
第三节道教的人格修养

第八章佛家以清心求极乐之人生审美域
第一节清心为极乐
第二节即心即佛
第三节“独超物外”
第四节“定慧一如”审美理想域
第五节“以禅为美”的民族特色
第九章隐士以避世求独乐之人生审美域
第一节归隐田园,纵情山水
第二节避世求独乐
第三节游历神仙之境域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自然旧,实物拍摄请认真查看。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