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蘑菇云
  • 中国蘑菇云
  • 中国蘑菇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蘑菇云

10 2.9折 35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盐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孟昭瑞、孟醒 著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一47

上书时间2023-08-11

加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孟昭瑞、孟醒 著
  •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0
  • 版次 1
  • ISBN 9787205064334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0页
  • 字数 18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1964年10月16日,还“一穷二白”的中国,终于随着原子弹一声震天响,高昂着头,冲人世界上仅几个国家独占着的“有核国家俱乐部”。中国人民实际上是从这时起,真正站了起来。这一国家战略行为带来的巨大威力,至今仍然能被全世界感受到。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原子弹爆炸引发国际对中国侧目方面的图书并不多见。中国原子弹研制过程有多艰难、又有多“土”方面的图书,则更不多见。中国原子弹爆炸的那一瞬间,形成的“中国式蘑菇云”,又是谁去勇敢地拍摄的方面的图书,则干脆没有出版过。
现在,辽宁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蘑菇云》,就是要把勇敢的拍摄者眼中的“中国原子弹”的故事发表出来,使今天的50后60后们,能再次回到美丽的记忆中去,感受一下当年中国人最牛的时刻;使今天的70后80后甚至90后们,能隔着时空隧道,也可以感受一下当年“做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它的成功试验,与今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一样,是一个时代的特殊符号,它留在当时人们的记忆深处,被今天众多的中国人回忆着。就如北京奥运会,也同样会在几十年后,印象一点不减地被无数中国人回味着,并在回味之中,再次露出会心的微笑。
【作者简介】
孟昭瑞,著名军事摄影记者,1930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从事摄影工作,先后在人民解放军华北画报社、解放军画报社任摄影记者、研究员、高级记者。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12月,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突出贡献摄影家”。
孟昭瑞参加过“平津战役”、“北平入城式”、“政协筹备会”、“新政协会议”、“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两弹一星”、“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名主犯”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采访,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1986年出版了专著《历史的瞬间》;1992年11月,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了“孟昭瑞摄影艺术展”。他一直从事重大新闻采访工作,拍摄了大量共和国领袖及将帅的珍贵照片,许多作品在全国、全军获奖。
其主要摄影作品有近百幅,如《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和平鸽》《北平入城式》《同坦克兵一起欢庆北平解放》《开国大典》《喜迎建国》《建国基石》《毛主席接见英雄中队》《人民万岁》《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周总理在1968》《周总理与青年》《朱总司令与儿童》《人民的军队》《在朝鲜战争停战协定上签字》《彭德怀阅兵》《金日成与京剧演员》等。
【目录】
出版前言
著名军事摄影家孟昭瑞印象记(代序)
第一篇中国“蘑菇云”是如何升起白
第一章美国的核威胁与核遏制
美国曾几次动过对中国使用原子弹念头
解密:美军“统一作战行动计划”(SIOP)

第二章苏联的援助与限制
苏联开始援助中国时的态度是怎样的?
中苏关系出现了什么裂痕?
苏联人不再援助中国可能是好事

第三章中国的高层决策
从“纸老虎”到“正在开始研究”
中国有铀矿!
毛泽东说:“我们不但要有飞机、大炮,还要有原子弹。”

第二篇中国“蘑菇云”的领导者
第一章中央专门委员会主任周恩来
为何选定周恩来担当制造“蘑菇云”的最高指挥?
国家最高机密,邓颖超竞也毫不知情
美国要给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打击”!
周恩来亲自下达了“核装置就位”的命令
中国第一次成功核爆炸并非万事大吉
“文革”中的周恩来如何支撑核发展计划?

第二章国防科技事业的领导者聂荣臻
聂帅主管科技工作的由来
“波匈事件”与苏联对中国关系升温
苏联援建中国原子工业内幕
中苏关系破裂,我“自力更生”方针的实施背景
“文革”中的聂帅

第三章亲赴第一线的张爱萍将军
张爱萍的大将风度
“再穷也要有一根吓人的打狗棍”
林彪说:“原子弹一定要响,就是用柴火烧也要把它烧响了。”
张爱萍亲自坐飞机,升至8500米高空试验
酷爱摄影
1966年,张爱萍没跟着登天安门城楼

第三篇中国“蘑菇云”的制造者
第一章核研制的科学家们
钱学森——“人民满意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钱三强——“你们连钱三强也不相信,你们还能相信谁?”
邓稼先——“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朱光亚——“我们还犹豫什么,彷徨什么?我们该马上回去了。”
程开甲——突破条条框框,实施“塔爆”
郭永怀——你是否愿为美国服兵役?“不!”
陈能宽——“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彭桓武——“回国不需要理由”
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

第二章核发射基地将军的故事
酒泉基地并不在酒泉
美国情报部门惊呼:志愿军20兵团失踪!
苏军少将说:孙司令是真正的军人
两位司令差点翻脸
拖延赴任的李福泽
李福泽的烟酒艺术
严重的粮食问题
发射控制室多了一个人
“东方红一号”成功前的磨难
李福泽被投进了监狱

第三章我拍摄核爆炸
“1964年10月16日,让我们记住这个原子弹爆炸的日子”
“铁塔”的故事
核爆区域的“天气预报”
“零时”已到!
第二次、第三次核试验
八一电影厂为1966年国庆,拍了大型彩色纪录片
空军穿越“蘑菇云”取样
核爆前的准备工作、内容,究竟是
我拍到了最珍贵的“和平鸽”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