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鍾珮 簽贈 劉心皇《我在台北》徐鍾珮創作的第一本書 散文集 (封面缺失,最后附上從網絡中找到的初版封面圖片)
本書是徐鍾珮剛到台灣的心情雜記,掙扎於記者與家庭間的角色轉換,但仍眼之所見心之所想的隨筆手記。全書收錄〈地獄天使〉、〈寄居〉、〈發現了川端橋〉、〈海祿和瑪尼〉、〈重逢〉、〈我的家〉、〈浮萍〉、〈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失去的幼苗〉、〈十年〉等20篇。正文前有徐鍾珮代序〈熊掌和魚〉。
¥
1500
六品
仅1件
作者徐鍾珮
出版社重光文藝出版社
出版时间1951-01
版次1
印刷时间1951-01
印次1
印数5千册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04页
上书时间2024-12-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六品
-
封面缺失,書脊完全破損,書名頁,封底脫落,未丟失。全書内容完整無缺。
- 商品描述
-
书内有些许圈点,少许字迹,不确定是否是刘心皇亲笔。
徐锺珮(1917年2月12日—2006年4月6日),笔名余风,江苏常熟人,作家,是中国文艺协会会员。为中华民国前外交部长朱抚松妻子。她的小说《余音》,描写抗战时期的记者,被誉为四大抗战小说之一。
1917年2月12日生于江苏常熟县。
1939年,毕业于政治大学前身的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是該校新聞系的第一位女學生,因此徐鍾珮遂有中國第一位女記者之稱。1940年,抗战时期,任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新闻检查员。1945年,成为《中央日报》驻伦敦特派员、《中央日报》采访副主任。
1946年7月至9月,撰写〈巴黎会议旁听记〉新闻通讯稿,共14篇。1947年,结束两年伦敦特派员生涯,回到南京。194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英伦归来》。1951年1月出版《我在台北》。1956年,先后随夫婿朱抚松去美、加、西班牙、巴西、韩国等国。1961年,首部长篇小说《余音》出版。1976年,五月《追忆西班牙》出版。
徐鍾珮的作品多為國內外的生活雜感文章、旅遊紀聞,例如《多少英倫舊事》、《我在臺北》,她唯一一部廿萬字長篇小說《餘音》,與王藍《藍與黑》、紀剛《滾滾遼河》並稱為是抗戰三大小說。該書以一個小女孩的眼光,來看大人的世界。黃恩慈認為《餘音》全書的重要角色全部以「女兒的身分」登場,小說藉由小女孩的視角,看盡女兒們的生命起伏,這些女兒們共同特徵,即是所謂「父親的缺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