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现象学:观念与方法
  • 教育现象学:观念与方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教育现象学:观念与方法

360 全新

仅1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卫华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16

石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卫华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7
  • ISBN 9787520366823
  • 定价 108.00元
【内容简介】
  发轫于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构成了各门科学的“根”,这种“根”体现在它为各门科学提供了一般性的思维原理与方法论指导。以现象学思想为基础建构的教育学我们称为教育现象学。该书主要针对“如何认识教育”这一基本问题展开,从理论上认识教育,主要包括教育直观、教育体验、教育意义和教育发生;从实践上认识教育,则是通过教育相关者的研究实践,以获得对教育的某种洞察。教育现象学虽然要借鉴现象学的理论思想,但它仍立足于教育学自身的立场,而不是变成现象学概念或理论的简单移植。在现有的教育现象学研究中,《教育现象学:观念与方法》试图以一种相对完整、系统和新颖的理论建构形式,为教育现象学以至教育学的研究和发展注入股新鲜活力。
【作者简介】
  王卫华,男,1974年生,湖北仙桃人,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入选湖南师范大学“世承人才计划”,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BGsu)访问学者。现工作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及教师教育。出版专著《教学机智与智慧课堂》、译著《新教师入门指导》,参编著作《教育评价》《教育研究方法》《中国儿童教育30年(1978―2008)》《学校教育学》;在《教育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曾获湖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目录】
第一章 走进教育现象学
第一节 现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 现象学的产生
二 现象学的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与现象学的相遇
一 教育学的困境
二 教育学与现象学的契合
三 现象学视野中的教育
四 教育现象学的历程
第三节 教育现象学的研究价值
一 寻找到教育学的理论原点
二 彰显教育中人的真实存在
三 促进过程式教育有效实施

第二章 教育直观
第一节 教育直观是本质直观
一 教育本质直观
二 教育直观与教育抽象
第二节 教育直观的类别和作用
一 教育直观的类别
二 教育直观的作用
第三节 教育直观的实现
一 本质直观的原理
二 个别与一般的贯通
三 教育还原

第三章 教育体验
第一节 教育体验是原子单位
一 教育体验的规范品质
二 忽视教育体验的原因
三 教育体验来自于身体
第二节 身体在场与身体参与
一 身体在场
二 身体参与
第三节 利用教育体验与丰富教育体验
一 利用教育体验
二 丰富教育体验

第四章 教育意义
第一节 教育意义的意义
一 教育意义是体验的内容
二 教育意义独立于物理事实
三 教育意义的显现
第二节 教育生活世界
一 教育生活世界的提出
二 教育生活世界的在先性
第三节 教育意义的领悟
一 充实生活世界
二 营造领悟意境
三 教学中的虚化

第五章 教育发生
第一节 教育存在发生中
二 教育存在的特点
第二节 教育发生的非对象性
一 非对象性与教育目标
二 学生学的非对象性
三 教师教的非对象性
第三节 教育的无为与有为
一 教育的无为
二 教育的有为

第六章 教育现象学实践
第一节 “做教育现象学”的过程
一 选择问题
二 描述体验
三 反思提问
四 概括主题
五 探寻意义
六 提出建议
七 写作文本
第二节 “做教育现象学”的案例
一 案例呈现
二 研究讨论

结语 追寻教育的事情本身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