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国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研究(1649-1861)
  • 俄国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研究(1649-1861)
  • 俄国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研究(1649-186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俄国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研究(1649-1861)

239.8 九五品

仅1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爱林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0-15

石头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罗爱林 著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1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69355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4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俄国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研究(1649-1861)》回顾了俄国农村公社的演变过程和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的类型,重点分析了封建晚期领地制村社的组织结构、赋税制度、土地制度、社会职能以及村社内部的社会分化,并据此探寻村社的行为机制和富有生命力的原因。《俄国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研究(1649-1861)》还就村社制度对俄国农民的心理及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作了尝试性的探索。作者认为,封建晚期农村公社既是农民的自治机构,又是地主和国家实行农奴制统治的工具;村社制度是俄国农奴制度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作者指出,经济和社会的二重性是村社的本质特征;村社的二重性调和了农民、地主、国家三者的利益,是它能够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村社的二重性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延缓了农民的分化;同时,村社的二重性也是土地私有制度趋势和农奴制度瓦解的诱因。作者最后提醒,研究俄国问题包括当代问题决不可忽视村社制度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作者简介】
罗爱林,湖南茶陵人,1964年6月生,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理事,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俄国史的研究。曾赴俄国圣彼得堡大学和喀山师范大学进修、访问。在《史学集刊》《史学月刊》《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转型时期俄国农村公社研究(1861—1917)”。
【目录】
序言刘祖熙
前言
第一章从自由村社到农奴制村社
第一节关于俄国农村公社的名称
第二节从氏族公社到农村公社
第三节从自由村社到农奴制村社
第四节封建晚期俄国农村公社的类型

第二章村社的组织管理体制和司法制度
第一节村社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村社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三节米尔会议
第四节村社内部的司法制度

第三章农村公社的赋税制度
第一节封建时代俄国征税制度的演变
第二节封建晚期村社内部的赋税分摊制度
第三节农民的赋税义务种类
第四节连环保制度在村社征税中的作用

第四章农村公社的土地制度
第一节村社内部的土地关系
第二节村社内部的土地分配原则
第三节村社内部的土地分配机制
第四节土地平均重分的后果

第五章村社内部的社会分化
第一节关于村社内部社会分化的理论问题
第二节出让和买卖赋税地
第三节农民外出打工
第四节农民的工商业活动

第六章农村公社的社会职能
第一节农村公社与农民的兵役义务
第二节农村公社与农民的家庭生活
第三节农村公社与农民的宗教生活
第四节农村公社与农民的反抗运动

第七章村社制度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村社生活的原则和村社制度
第二节村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第三节村社制度在俄国长期存在的原因
结语
附录与J.H.弗多维娜关于“mazno”的通信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地名译名对照表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