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与鉴别: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思潮流派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比较与鉴别: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思潮流派研究

55.5 7.0折 79.8 全新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美荣 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0004

上书时间2019-08-1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美荣 著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6
  • 版次 1
  • ISBN 9787552023367
  • 定价 7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4页
  • 字数 205千字
  • 丛书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庆60周年暨信息研究所所庆40周年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研究了五四时期对中国影响较大的新村主义、基尔特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四大社会主义思潮,并对这几种思潮的背景、观点及发展历程进行了比较和鉴别,再现了当时不同思潮之间的理论交锋,更完整地描绘出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全貌,对深入了解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启示作用。

 


【作者简介】

朱美荣,1974年生,法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外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多年来一直参与编辑刊物《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和《国外社会科学前沿》,出版译著《社会主义的未来》(合译),先后于学术期刊发表《南茜·弗雷泽:开放式反常规正义理论》、《国外学者聚焦发表160周年的< 共产*宣言> 》、“Why Marxism Got Accepted in China in the Early 1900s”等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 五四前夕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
第一节 国门初开 西学东渐
一、 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
二、 资本危机促使知识分子转向社会主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兴起
一、 知识界普遍关注社会主义
二、 十月革命推进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章 新村主义:短暂的玫瑰色之梦
第一节 新村乌托邦的源起
一、 异域的新村主义
二、 新村主义在国内的译介与传播
三、 早期知识分子的新村梦想
四、 乡村自治的短暂实验
第二节 主要理论观点
一、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人的生活”
二、 “平和的造成新秩序”
第三节 争论和破灭
一、 “个人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新生活
二、 “平和”的改良还是“铁血”的革命
三、 “蔷薇色的梦”破灭了
第三章 基尔特主义:发展实业的“温情主义”
第一节 输入和流传
一、 基尔特在欧洲
二、 基尔特传入中国
三、 罗素访华及其讲学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论战
一、 要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二、 中国有无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
三、 革命还是改良
四、 论战的影响和意义
第三节 销声匿迹了
一、 基尔特在中国兴起的内外因素
二、 失败原因分析
第四章 无政府主义:一种激进革命的幻想
第一节 从欧洲、日本引入到国内
一、 无政府主义在西方
二、 从零星到系统的输入
第二节 派别林立
一、 天义派
二、 新世纪派
三、 民声派
四、 师复后觉者
第三节 与马克思主义的论战
一、 要不要国家和政府
二、 要不要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
三、 要什么样的自由
四、 论战的性质与结果
第四节 偃旗息鼓了
一、 强调个人自由,反对任何形式的组织和纪律
二、 反对一切强权、一切国家
三、 由激进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桥梁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与非科学社会主义思潮的交锋中脱颖而出
第一节 多渠道的传入路径
一、 传教士的最初译介
二、 留日学生开辟首条马克思主义输入的路径
三、 留法勤工俭学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欧洲渠道
四、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苏俄线路
第二节 与改良主义论战的马克思主义先锋者
一、 李大钊:阶级斗争是一条金线
二、 陈独秀:马克思学说是“社会革命的原动力”
三、 瞿秋白:辟一条光明的路
第三节 传播的中国化特色
一、 强调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的精髓
二、 具有民粹主义的情节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胜出的三重主要因素
第一节 天时与地利
一、 战争显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虚伪
二、 十月革命佐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
三、 救亡图存呼唤一种彻底的革命理论
第二节 人和之势
一、 报刊宣传
二、 创立社团、开设课程
三、 多方论战
第三节 理论自身的特质
一、 与中国文化基因的近似性
二、 集科学性与革命性于一身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