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籍文化史研究
  • 中国书籍文化史研究
  • 中国书籍文化史研究
  • 中国书籍文化史研究
  • 中国书籍文化史研究
  • 中国书籍文化史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书籍文化史研究

正版书籍,一版一印,扉页有字迹(见图),介意勿拍。

50 6.4折 78 九品

仅1件

江西萍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翠玲 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于翠玲 著
  •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2
  • ISBN 9787565730153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书籍是历史悠久的传播媒介。书籍史涉及书籍从产生到传播的复杂过程,与媒介史、阅读史、编辑出版史、印刷技术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领域有交叉关系,可以说是以书籍为对象的文化史。本书借鉴了西方书籍史研究的视角,同时还注重辨析中国的书籍文化史与西方书籍史、阅读史之间的文化差异。

 

    本书选择中国古代有典型意义的书籍作为具体案例,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及文化系统之中,探讨多种类型的书籍(字书、类书、选本等)在文化观念、编辑体例、知识分类等方面的特征,还有不同群体(儒者、隐士、女性、近代文人等)对书籍阅读和接受所产生的文化影响;勾勒书籍从古代到近代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变迁的轨迹,以及在当今对于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各章均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参考多学科的研究路径;引据文献资料丰富翔实,具有古典文献学的扎实基础;写作思路清晰,内容新颖,便于阅读;对学界及业界多年来不断探讨的中国特色的编辑出版学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于翠玲,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编辑学会会员,曾任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中国编辑出版学、文献信息学、中国典籍文化与传播史等。出版《朱彝尊< 词综> 研究》(获第九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印刷文化的传播轨迹》、《现代出版信息检索》(获首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教材一等奖)等书,参著《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文明史》《普通编辑学》等书,主编并撰写《大学生媒介文化素养概论》《教师与媒介教育》《媒介文化素养的多维视野》等教材。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一、总体思路/ 

 

二、各章要点/ 

 

三、修订情况/ 

 

 

 

一、古代书籍的编辑概念/ 

 

二、古代编辑与出版的关系/ 

 

三、古代书籍编辑与刊刻的总体格局/ 

 

 

 

一、以媒介为关键词的历史比较:《古今图书集成》是典型案例/ 

 

二、以印刷书为标志的传播革命:不能仅以西方为尺度/ 

 

三、以工具书为案例的跨文化比较:中国类书有特殊的文化语境/ 

 

四、书籍“交流圈”流通环节比较:《古今图书集成》刊印方式变化/ 

 

五、书籍文本形态的革命:从抄本到数据库/ 

 

六、中、西书籍史比较的启示/ 

 

附录:汉字文化圈的书籍史比较/ 

 

 

 

一、编辑动机:“同文之治”的特殊意义/ 

 

二、编辑顺序:《清文鉴》在前、《康熙字典》在后/ 

 

三、注重声韵:《佩文韵府》与《康熙字典》比较/ 

 

四、特殊效应:奉为“字典”与文化控制/ 

 

 

 

一、政治环境变化:打破偶像/ 

 

二、字典观念改变:推陈出新/ 

 

三、印刷流通方式变化:进入市场/ 

 

 

 

一、标榜文治的编辑理念/ 

 

二、文献一统的编辑体例/ 

 

三、以类相从的编排方法/ 

 

四、类书编辑传统的终结/ 

 

五、古代类书的文献价值/ 

 

 

 

一、中国古代的“博物”观念/ 

 

二、中国古代博物知识的分类体系/ 

 

三、西方“博物学”概念的引进/ 

 

四、西方博物学概念与中国博物资料比较/ 

 

五、中国近代新式博物书籍的特点/ 

 

 

 

一、狐的动物属性与祥瑞说/ 

 

二、狐的形象与诗文/ 

 

三、狐的幻化与小说/ 

 

附录:古籍中的“司晨鸟”/ 

 

 

 

一、“别出梅花一类”/ 

 

二、参照类书体例/ 

 

三、汇辑评注资料/ 

 

四、梅花文献的文化价值/ 

 

 

 

一、摘句与诗歌品评/ 

 

二、诗选与“秀句”集/ 

 

三、摘句品诗的特点及评价/ 

 

 

 

一、儒士的读书方式/ 

 

二、隐士的读书方式/ 

 

三、陶渊明的读书生活/ 

 

 

 

一、读书目的:士人的志向与技能/ 

 

二、读书方法:苦读与“涵泳”/ 

 

三、图书收藏:读书种子不绝/ 

 

 

 

一、为“女德”作《女诫》/ 

 

二、为《诗经》动情肠/ 

 

三、才女的读书空间/ 

 

四、媒介变迁与女性解放/ 

 

 

 

一、布衣文人走进宫廷的机遇/ 

 

二、抄录宫廷图书的条件/ 

 

三、抄录宫廷图书的启示/ 

 

 

 

一、书籍史、阅读史的视角及其启示/ 

 

二、朱彝尊对西洋传教士的看法/ 

 

三、朱彝尊对传教士书籍的评价/ 

 


 

四、媒介功能与社会变革/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