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万城 (高建群全集)
  • 统万城 (高建群全集)
  • 统万城 (高建群全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统万城 (高建群全集)

9787569520422

92.8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建群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ISBN9787569520422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货号635863283676

上书时间2024-05-05

问津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高建群,国家一级作家,“陕军东征”现象代表人物,被誉为当代文坛难得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的写作者,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代表作有《最后一个匈奴》《大平原》《统万城》《伊犁马》《我的菩提树》《大刈镰》等,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新闻出版广电总署优秀图书奖、加拿大大雅风文学奖等。   内容简介:   小说以末代匈奴“童话之城”统万城为文化原点,用诗一般的文字再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在这一历史时空中,各种魅力四射的风流人物纷纷登台,赫连勃勃和鸠摩罗什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最为耀眼的英雄。小说通演绎了匈奴英雄和佛教智者的传奇人生,同时也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揭示。   编辑推荐:   ★ 高建群继《最后一个匈奴》之后,续写的一位匈奴王的传奇咏歌,发掘出中国游牧民族和欧洲大历史之间不为人知的奇妙连结。 ★ 作者通过两位具有时代瓜葛的领袖人物,笔锋深深地楔入了中华文明史一个重要节点,生动叙述了烽烟四起的北方五胡十六国的动荡时代。     ★ 最后一个“匈奴王”赫连勃勃带领下的匈奴民族极盛一时的筑城绝唱,以及一代宗师鸠摩罗什东传佛法的荣光。   ★ 一部关于曾深刻动摇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根基的匈奴这个游牧民族的帝国兴衰史,以及佛教进入中国、汉传佛教确立的恢弘历史。   高建群的历史名著,华夏民族基因的再反思,华夏文明血脉的文学寻根  名家推荐/媒体推荐: ★我劝大家注意,高建群是一个很大的谜,一个很大的未知数。     ——著名作家 路遥 ★我一直想找机会请教一下高先生,匈奴这个强悍的骁勇的游牧民族,怎么说消失 就从人类历史进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著名作家 金庸 ★春秋多佳日,西北有高楼。     ——著名作家 张贤亮 ★大家说高建群骄傲、自负、目空天下。我这里想说是,中国这么大,有这么多人口, 如果没有几个像高建群这样自信心极强的作家,那才是不正常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蔡葵 ★高建群是一位从陕北高原向我们走来的略带忧郁色彩的行吟诗人,一位周旋于历 史与现实两大空间且从容自如的舞者,一个善于讲庄严“谎话”的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高洪波   目录: 序歌 走失在历史迷宫中的背影 /001 第一歌 你看那高贵的马 /005 第二歌 生在高车上的男丁 /010 第三歌 赐一位英雄给匈奴草原吧 /013 第四歌 欧亚大平原和游牧古族 /018 第五歌 匈奴人第一个跃上马背 /022 第六歌 迁徙者 /025 第七歌 营地之夜 /029 第八歌 三刀祝福 /034 第九歌 在代来城 /038 第十歌 屠城 /042 第十一歌 三碗酸奶子 /046 第十二歌 叱干城下“掷羊拐”的游戏 /049 第十三歌 将军府 /052 第十四歌 拓跋北魏 /056 第十五歌 山路弯弯 /059 第十六歌 鸠摩罗什 /064 第十七歌 长安城头风萧萧 /068 第十八歌 固远城头上一棵开花的树 /072 第十九歌 女萨满 /076 第二十歌 一个男人的七昼夜 /080 第二十一歌 陕北高原上的龟兹国 /084 第二十二歌 恒河传说 /089 第二十三歌 在菩提伽耶 /093 第二十四歌 在那烂陀寺 /097 第二十五歌 鸠摩炎在路途 /102 第二十六歌 破戒 /105 第二十七歌 别样的入城礼 /109 第二十八歌 反弹琵琶 /113 第二十九歌 好事成双 /118 第三十歌 行走如风 /122 第三十一歌 耆婆 /128 第三十二歌 黄金狮子法座 /131 第三十三歌 兵破龟兹城 /136 第三十四歌 恶牛与恶马 /140 第三十五歌 王女与鸠摩罗什 /145 第三十六歌 食人蚁 /149 第三十七歌 敦煌和月牙泉 /154 第三十八歌 蹉跎凉州十七年 /158 第三十九歌 咸阳古渡口的新冢 /163 第四十歌 长安城咏叹调 /168 第四十一歌 三千匹汗血马 /172 第四十二歌 踩镫上马 /176 第四十三歌 黄河与固远城 /186 第四十四歌 鲜卑莫愁 /190 第四十五歌 胡旋舞 /194 第四十六歌 在草堂寺 /199 第四十七歌 摇唇鼓舌 /205 第四十八歌 围城 /209 第四十九歌 赚城 /214 第五十歌 莫愁之殇 /220 第五十一歌 灭南凉国 /224 第五十二歌 赫连大夏 /230 第五十三歌 乐极生悲 /233 第五十四歌 十年九战 /236 第五十五歌 三声喷嚏 /239 第五十六歌 并辔而行 /243 第五十七歌 骷髅头酒具·大夏龙雀·独耳狼旗 /248 第五十八歌 跑马圈城 /253 第五十九歌 酒谷米 /256 第六十歌 你看这匹可怜的老马 /261 第六十一歌 刘裕伐秦 /266 第六十二歌 叱干阿利筑城 /270 第六十三歌 口述文书 /274 第六十四歌 兵发长安 /278 第六十五歌 破长安 /282 第六十六歌 灞上称帝 /287 第六十七歌 鸠摩罗什晒经 /292 第六十八歌 舌吐莲花 /296 第六十九歌 鲜卑莫喜 /301 第七十歌 千里寻仇 /305 第七十一歌 诛杀叱干阿利 /309 第七十二歌 统万城铭 /313 第七十三歌 北匈奴 /316 第七十四歌 鸩鸟的一根羽毛 /319 第七十五歌 北魏袭城 /326 第七十六歌 冬宰场的最后一只羔羊 /331 第七十七歌 美人归去 /335 第七十八歌 拓跋屠城及后赫连时代 /340 第七十九歌 阿提拉 /345 第八十歌 白城子凭吊 /350 尾歌 天似穹庐 地如衾枕 /354 高建群小传 /358 高建群履历 /359 高建群创作年表 /360 社会评价 /366   内文: 匈奴这个话题,是人类历史的一根大筋,一旦抽动它,无论东方,无论西方,全人类都会因此而痉挛起来!这个来自中亚细亚高原的古老游牧民族,曾经深刻地动摇过东方农耕文明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根基,差点儿改变历史走向。尔后,华丽地转身,突然一夜间消失。只留下一座废弃了的都城,一个匈奴末代王的名字,一任后人临陈迹而兴叹,借此作那无凭的猜测。——作者题记 总 序 文稿一旦变成铅字,一旦成为一本装帧得或粗糙或精美的书本,那它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了。它将离你而去。它将行走于世间。它将开始它自己的宿命。它或被读者供之于殿堂,视为经典, 视为对这个时代的一份备忘录;或被读者弃之于茅厕;或被垃圾处理厂重新化为纸浆,以期待新的人在上面书写新的东西。凡此种种,那就看这本书它自己的命运了。 这时,于作者本人来说,倒是没有太大的干系了。于是他成了一个旁观者。他和这本书唯一的联系是,那书本的额头上,还顶着他卑微的名字。知道《一千零一夜》中的《渔夫和魔鬼的故事》吗?渔夫打开铅封的所罗门王的瓶子,于是一缕青烟腾起,魔鬼从瓶子里走出来,开始在世界上游荡,开始在暗夜里敲打你的门扉。渔夫这时候唯一能做的事情,是一手拿着空瓶子,一手捏着瓶子盖儿,傻乎乎地看着他放出的魔鬼,横行于世界。 此一刻,在这二十五卷本的《高建群全集》即将付梓出版之际,我感到我的已日渐衰老的身躯,便宛如那个已经被掏空的——或者换言之说——魔鬼已经离你而去的空瓶子一样。此一刻,我是多么的虚弱而疲惫呀。 人生一场大梦,世事几度秋凉。一想到这个名叫高建群的写作者,在有限的人生岁月中,竟然写出这么多的车载斗量的文字, 我就有些惊讶。一切都宛如一场梦魇!这是一笔一画写出来的呀! 如果我不援笔写出,它们将胎死腹中。但是很好,我把它们写出来了,把它们落实到了纸上。 那每一本书的写作过程,都是作者的一部精神受难史。 建于西安航空学院的高建群文学艺术馆,要我给一进馆的墙壁上写一段话,于是我思忖了一个星期,最后选定将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中的一段话,写在那上面。那么请允许我,也将这一段话写在这里: 是什么东西迫使一个作家,从事这种庄严的但却又是异常艰辛的劳动呢?首先是心灵的震撼,是良心的声音。不允许一个写作者在这块土地上,像谎花一样虚度一生,而不把洋溢在他心中的,那种庞杂的感情,慷慨地献给人类。 谎花是一种虽然开放得十分艳丽,但是花落之后底部不会坐上果实的花。植物学上叫它“雄花”,民间则叫它“谎花”。 我们光荣的乡贤,以大半辈子的人生履历,驰骋于京华批评界,晚年则琴书卒岁,归老北方的阎纲老先生说: 相形于当代其他作家,高建群是一个马拉松式的长跑者, 他以六十年为一个单元,在自己的斗室里,像小孩子玩积木一样,一砖一石地建筑着自己的艺术帝国。他有耐性,有定力。喧嚣的世界在他面前,徒唤其何。 当我听到阎老的这段话时,我在那一刻真的很感动。感动的原因是世界上还有人在关注着这个不善经营不懂交际的我。诗人殷夫说:“我在无数人的心灵中摸索,摸索到的是一颗颗冷酷的心!” 现在我知道了,长者们一直作为艺术良心站在那里,为当代中国文学保留着它最后的尊严。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这是一首流行歌曲里的话,如果这个名叫《总序》的文字,需要拿出来单独发表的话,建议用这句话作为标题。 我们这一代人行将老去,这场宴席将接待下一批饕餮客!人在吃完宴席后,要懂得把碗放下,是不是这样?!                                                                     2020年10月11日早晨6点写于西安 序歌 走失在历史迷宫中的背影 哦,可怜的不幸的面色苍白的歌者啊,你走入了一座迷宫—— 历史的迷宫——距离今天一千六百年的历史迷宫。你试图走出来但是走不出来。你像一匹被关在马厩里的马一样,不管往哪个方向碰, 碰到的都是栏杆。 “带我走出去吧!”你在胡碰乱撞中,试图寻找把你领出这迷宫的人。 那是一个乱世,中国历史上一个被称为“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的乱世。那也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为黑暗、最为动荡的岁月,那同时又是一个张扬激情、张扬个性的岁月。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南北大融合时期,正如卡尔·马克思所说:“民族融合有时候是历史前行的一种动力!”那又是这个苦难的东方种族历史大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截。 在那乱纷纷的时代里,英雄美人列队走过,各种魅力四射的人物纷纷登场。 不幸的可怜的面色苍白的歌者,他看见了一个人的背影,接着又看到了另一个人的背影。他走上前去问路。 那第一个背影回过头来,这是一个身披黄金袈裟、深目高鼻、胡貌番相的高僧。“你好呀,僧人,我认出了你,你就是那伟大的智者,被称为大智之华的鸠摩罗什。一千六百年的草绿草黄之后, 一千六百年的春凌秋汛之后,你的前额依旧光洁,你的目光依旧睿智。那么,你是在这路口等候我吗?” “是的,我在等待,等待一位面色忧郁的行吟歌手,等待一个周旋于历史与现实两个空间、长袖善舞的歌者。我已经等待了一千六百年之久,终于等到了一位能够写我的人。” “我——笔力不逮的我,能够胜任吗?” “可怜的人,写一部《鸠摩罗什大传》吧!你会写好的!你将因为我而不朽。” “我感到自己有些头晕,不过我应承下这件事情。高僧啊,能为我写这部书说几句祝福的话吗?” “我送四句偈语给你,它将佑护你一路走过,直到完成这部书。这四句偈语是:云远天高古道长,沙漠驼铃震四方。晶莹最是天山月,为尔遍照菩提光。” “让我试一试吧!”歌者有些惶恐地说。 当歌者说完这句话,抬眼看时,那位身披黄金袈裟的僧人,已经远远遁去了,消失在迷蒙的远方。而在那迷蒙的远方,一千六百年前的另一个岔路口上,一位面色愁苦的将军在那里站着,正在向他招手。 歌者认出了那位将军。 他和鸠摩罗什高僧一样,同样是一个有着一身故事、一身传奇的人。不过鸠摩罗什被称为“大智之华”,这位将军则被称为“大恶之华”。 歌者走上前去,他说:“我认出了你,王——万王之王,你就是五胡十六国时代的那位显赫人物,匈奴末代大单于赫连勃勃。你那脸上的三道刀痕告诉了我,是你!你那一身锈了的铁衣告诉了我,是你!你身后那昔日曾辉煌无比,现在已被风沙掩埋、颓败坍塌的统万城告诉了我,是你!” “是的,我是伟大的王者赫连勃勃,一个曾经在塞外旷野之上筑过一座匈奴城的赫连勃勃。请问,歌者啊,坊间还在流传着我的故事吗?众口滔滔,以讹传讹,还在到处传诵着我的恶名吗?” “是的,不好意思,还在流传着,关于王,关于城,关于那个乱世纷争的时代。不独有传说,还有歌,比如,最近就流传着一首歌,人们把那歌归入流行歌曲!” “我也能进入流行歌曲吗?我真想听听那歌是怎么唱的!” “那歌得让大男人用女人的假嗓子来唱,我唱不好,不过我可以试一试:那把酒高歌的男儿是北方的狼族,人说北方的狼族,会在寒风起站在城门外,穿着锈了的铁衣——” 赫连勃勃听了说道:“这说的是我——确实是我!他们看见了我穿着腐朽了的铁衣,像一个孤魂野鬼一样,在我的城——统万城的大门口,拍打门环,扬声叫门的情景!那些传说我不认可,不过, 这首歌我认可!” 歌者说:“ 我想我有责任, 把将军的认可和不认可告诉世界——只要我能走出这个一千六百年前的迷宫!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